“原文”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大意”按照预先制定的考查的准则去决策、计划,就会无形无容,让对方摸不透、抓不着自己的门路,而觉得自己就像天神那样达到至高境界。
在为人处世中,如果能够把语言的艺术发挥到极至,往往就能够得到对方的接纳和信任,并使自己从中获益。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首先就得知己知彼,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某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说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捧腹大笑,但细思之下,定能悟出说好“人话”、“鬼话”的奥妙所在。
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方面,美国前总统里根可谓是将之运用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某一次,他在对农民发表演说时,挑了这么一件轶事来讨好他的听众:
一位农民要下了一块业已枯涸的小河谷,在这片荒地上覆盖着石块,杂草丛生,到处坑坑洼洼。他每天去那里辛勤耕耘,不断劳作,最后荒地变成了花园,为此他深感骄傲和幸福。某个星期日的早晨,他操劳一番后,前去邀请部长先生,问他是否乐意去看看他的花园。“好吧!”那位部长来了,并视察了一番。当他看到花园里瓜果累累时,就说:“呀,上帝肯定为这片土地祝福了!”当他看到花园里玉米丰收时,又说:“哎呀!上帝确实为这些玉米祝福过。”接着又说:“天哪!上帝和你在这块土地上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呀!”这位农民禁不住说道:“尊敬的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独自管理这片土地时,它是什么模样。”
为了迎合选民们对政客的不信任思想,里根幽默地暗示了政府官员们天生愚蠢得无可救药。
此外,对正在访问的特定地区加以奉承也是里根的一大特色。正如总统的一位幽默顾问解释的那样:“幽默的主要价值之一,是让听众明白你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住在哪儿。”里根在到达俄勒冈州波特兰时说:“我的几位辛勤工作的助手们劝我不要离开国会而风尘仆仆地到这里来。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说:‘好吧!让我们来掷硬币,决定是去访问你们美丽的俄勒冈州,还是留在华盛顿。’你们知道吗?我不得不连续掷了14枚硬币才得到使我满意的结果。”
而他迎合“少数民族”的手法就像他迎合不同地区的人民那样变化多端,富有针对性,且颇具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人住在一套稍嫌狭小的公寓房间里,他们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我们都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当里根访问加拿大的一座城市并发表演说时,在此过程中,有一群举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时打断他的演说,表示出明显的反美情绪。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访问的,所以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对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道:“这种情况在美国是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让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吧!”
当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我们可能达不到里根那样高的境界。但最简单的,要学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到对方喜欢什么,就顺着他喜欢的话去说,顺着他喜欢的事去做;看到对方厌恶什么,忌讳什么,就要避开他忌讳的话不说,避开他厌恶的事不做。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便会将你引为知己,即所谓的“同声相呼,实理同归”。碰上事情就会多为你说话、替你出力,在为人处世中,你就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条路。
说得更具体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说话。人们因职业、个性、阅历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的兴趣、爱好还会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年轻时对垂钓感兴趣,而到了晚年,却爱好养花种草。而你若知道你的交际对象对某方面感兴趣,你与之打交道时如果先谈些与其兴趣有关的话题,对方就容易向你打开话匣子。
有一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字幅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幅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看出老先生写的是颜体,于是又问道:“老先生,您对颜体一定下过不少工夫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化了,精神大振,话也多了起来,而且谈锋甚健。最后,老中医终于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所面对的交际对象性格迥异,有的生性内向,不仅自己说话比较讲究方式方法,而且也很希望别人说话有分寸。因此,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就要特别注意说话方式,尽可能对其表现得尊重和谦恭些。当然,也有的交际对象性格比较急躁、直率,讲话犹如拉风箱般直来直去,同时,也不太计较别人的说话方式。所以,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就要开门见山,有话直说,千万不要兜圈子。
有位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在人才招聘会上,想让某公司经理招聘其为办公室秘书,青年人在经理面前作自我推销时说话拐弯抹角,半天不切题旨。她先说:“经理,听说你们公司的环境相当不错。”经理点了点头。接着,高才生又说:“现在高学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经理还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而后,高才生又说:“经理,秘书一般要大学毕业,要比较能写吧?”高才生的话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还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岂料,这位经理是个急性子,他喜欢别人与他一样,说话办事干脆利落。正因为高才生未能摸透经理的性格,结果话未说完,经理便托词离去,高才生的求职也化成了泡影。
由此可见,要想根据别人的潜在心理说话,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就要时刻注意揣摩你的交际对象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你说的话与对方的心理相吻合,对方就乐于接受;反之,你说的话就会使对方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所以,“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