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33143500000037

第37章 做人不要太聪明

“原文”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

“大意”即便有古代贤王的治世经验,有圣智之士的周密策划,如果不懂揣摩之术,探测不到实情,便不能真正探求出这些经验中隐藏着的无穷奥秘。

三国时期,太尉杨彪之子杨修,是位远近闻名的才子。他博学能文,反应机智,聪颖过人,曾在曹操的丞相府担任主簿一职。

不过,也正是因为杨修出身名门,又精通诗文,所以不免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喜好斗智逞才。他很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修造了一所花园,竣工之后,他去视察,觉得不错。只是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杨修对园人说:“‘门’里添一‘活’字,就是‘阔’,丞相是嫌花园门太宽了。”众人听了都觉有理,于是便把门改窄了一些,果然等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这一改动后,连声叫好。

又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酥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便放在了案头。杨修进来看见后,竟然同大家分着吃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杨修答道:“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怎么能够违反丞相的命令呢?”曹操听了,表面上呵呵一笑,实际上心里却对杨修的这种自以为是与诡辩有些反感。

曹操怕遭暗杀,常常吩咐左右侍从:“我经常在梦中杀人。我睡着时,你们千万别靠近我。”某次,曹操午睡时被子掉在地下了,一个近侍忙走上前去拾起来给他盖上,不料曹操却跳起来一剑杀了那个近侍,又上床去睡。半晌,他起床后,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近侍?”左右如实回答。曹操放声痛哭,命人厚葬。

大家也都以为曹操真的是在做梦时杀人,杨修却在下葬时指着那个冤死鬼叹气道:“丞相并没有做梦,你才在梦里头哩!”曹操知道后,对杨修更加忌讳了。

曹操想考验曹丕、曹植的才干,下令他们都各自出城门,暗中却命人吩咐门吏不准放行。曹丕先到,门吏阻挡,他只得退回。曹植于是问杨修怎么办,杨修说:“君奉王命出城,如果有人阻挡,就可以抗王命为由杀了他!”曹植依言到了城门,门吏又上前阻栏。曹植大声叱责道:“我奉了魏王之命出城门,谁敢阻挡?”便拔剑杀了门吏。

曹操听了认为曹植果断、有才干,想立他为世子。但亲近曹丕的人却告诉曹操:“这都是杨修教的!”曹操非常恼怒,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从此,他更恨杨修,连带着也不喜欢曹植了。

后来曹操与蜀军作战时,因蜀军坚守,久攻不下,曹操进退两难,但又不愿就这样轻易退兵。一天晚上,庖官给曹操送来了鸡汤,他正喝着时,部将夏侯渊走进帐来,询问当晚夜间巡逻的口令。曹操看着碗里的鸡骨头,随口说道:“鸡肋!鸡肋!”

杨修听了,便回去吩咐随行的军士各人收拾行装,作好撤军的准备。夏侯渊便问原因,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食之无味,扔了又可惜。如今我军前进不能取胜,后退怕人耻笑,滞留此地无用,不如早点回去。主公也不想在此恋战了,我想明天他就会下令班师,所以早作准备,免得临时慌乱。”

当时,曹操正好睡不着,到各营巡察,见大家都在准备行装,便问夏侯渊何故。夏侯渊如实回禀:“杨主簿已先猜知大王想撤军回去的心意。”曹操把杨修叫来询问,杨修以鸡肋之意答对。曹操听了无明火起,说道:“你怎么敢胡乱造谣扰我军心!”说完,便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首。杨修死时才34岁。

杨修之死,果真是由于犯了军法吗?显然不是。他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在该糊涂时却锋芒毕露。人生在世,善于揣摩,明察世事,洞悉人心,的确可以减少行动的盲目性,避开人生道路上的暗礁险滩,使你走得更加稳健。然而总是希望自己能看透别人而不想自己被别人看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分情况而揣摩、刺探别人的秘密是一种侵犯行为,一旦对方察觉,轻者引起反感,重则招至灾祸,“杀人灭口”的举动正是这种情形的极端表现。曹操杀杨修,哪里是因为他动摇军心,实在是恐于他太聪明了,屡犯其心中最隐秘的禁区。

也许,在这个身边隐藏着各种秘密的世界上,做到心中明察秋毫,脸上却似乎浑然不觉,才是真正的智者,才算“揣”到了为人处世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