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是人体必须的元素。矿物质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人体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人体内约有50多种矿物质,虽然它们在人体内仅占人体体重的4%,但却是人体的必需组成部分。根据它们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有些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因而必须从膳食中不断得到供给。这些矿物质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磷、氯、硫等,称为常量元素,约占人体所需矿物质的60%~80%。其他一些元素在肌体内含量极少,有的甚至只有痕迹量,一般将体内含量低于0.1克/公斤的称为微量元素,目前已知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碘、铜、硒、氟、钼、钴、铬、锰、镍、锡、钒和硅等14种。
(1)钙
是骨骼、牙齿及软组织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病等。人体缺钙比较普遍,补钙最关键的是人体能否吸收,能否沉积于骨组织内。矿泉水中钙镁含量较多,而且钙镁含量比例相当,易被人体小肠吸收,进入细胞外液,并沉积于骨组织内。因此,含钙矿泉水是人体获得钙的一种钙源。人体每天需摄入钙1100毫克左右。来源:奶与奶制品、小虾皮、海带、豆和豆制品、各种瓜子、芝麻酱和蔬菜等。
(2)镁
是骨骼的成分,与钙有类似作用。制造骨、牙齿,对小孩、孕妇有好处,并使酶活化,能激活许多酶,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调节神经活动,抑制神经兴奋,预防心血管病等。缺乏时引起血管扩张、充血、心悸。人体每日需摄入镁310毫克左右。
(3)钾
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对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能激活一些酶,能保持神经肌肉兴奋,维持细胞新陈代谢。有助调节心脏、肌肉机能。缺乏时引起肌肉无力症、肌肉麻痹、肠闭塞、引起知觉迟钝、反射神经低落、发育不良、慢性疾劳、高血压。人体每日需摄入钾3300毫克左右。
(4)钠
是机体组织和体液的固有成分,它对维持细胞系统和调节水盐平衡起重要作用。钠是肌肉收缩、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体每日需摄入钠4400毫克左右。
(5)磷
构成骨胳、牙齿及软组织,调节能量释放,构成生命物质,构成酶,参与物质活化,调节酸碱平衡。来源:来源广泛,一般都能满足需要。
(5)铁
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分。铁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生长。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人体每日需摄入铁15毫克左右。来源:动物肝脏、畜禽肉类、鱼类等。
(6)锌
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构成要素,参与多种酶的合成。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对婴儿更为重要。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还能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使受伤和手术部位愈合加快。能使皮肤更健美,使人变得更聪明。还能改善味觉,增强食欲。锌被誉为“生命的火花”、“智慧元素”。人体每日需摄入锌14.5毫克左右。来源:牡蛎、畜禽的肉及肝脏、蛋、鱼、豆类、谷类等。
(7)碘
是甲状腺的重要组成部分。碘具有促进蛋白合成,活化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促进伤口愈合,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作用。人体缺碘则导致甲状腺肿大,发育停滞、痴呆等症状。人体每日需摄入碘0.2毫克左右。来源:海带、紫菜、淡菜、海参等。
(8)铜
铜在机体内以铜蛋白形式存在,铜具有造血、软化血管、促进细胞生长、壮骨骼、加速新陈代谢、增强防御机能的作用。抗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和防辐射,有抗癌、抗辐射作用,壮阳,对阳痿有一定作用。缺铜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导致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形成冠心病。缺铜能引起白癜风、白发等黑色脱色病,甚至导致贫血、双目失明等。人体每日需摄入铜1.3毫克左右。来源:动物肝、肾脏、鱼、牡蛎、坚果、豆类等。
(9)硒
是体内谷脱甘肽过氧化酶的主要成分,参与铺酶的合成,保护细胞膜的结构,硒能刺激免疫球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力,有抗癌作用。硒还有抗氧化作用,使体内氧化物脱氧,具有解毒作用,能抵抗和减低汞、镉、铊、砷的毒性,提高视力。人体每日需要摄入硒0.068毫克左右。来源:动物肝、肾脏、肉类、海产品等。
(10)氟
是形成坚硬的骨骼和牙齿必不可少的元素,以氟化钙的形式存在,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生长起到重要作用。缺氟可造成龋牙(蛀牙)。人体每日需摄入氟2.4毫克左右。
(11)铬
能协助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维持正常糖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缺铬会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综合症、胆固醇增高、心血管病等。人体每日需摄入铬0.25毫克左右。来源:肉类、未经加工的带有皮壳的粮食、豆类、啤酒酵母和动物肝脏等。
(12)锰
是人体中多种酶系统的铺助因子,它参与造血过程和脂肪代谢过程,能参加体内物质代谢,能以氧化促进剂的作用提高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吸收,具有促生长,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病的功能。缺锰则骨质的破坏细胞的活性大大增强,出现骨孔增加,骨组织疏松变脆。人体每日需摄入猛4.4毫克左右。来源:坚果、茶叶、豆类、未经加工的带有皮壳的粮食等。
温馨提示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素一样,并不是“多多益善”,每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发挥其生理功能都有它们在体内一定的适宜范围,小于这一范围就可能出现缺乏症状,大于这一范围则可能引起中毒,因此,一定要正确掌握它们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