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隐私。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哪怕你和对方的关系再亲密、感情再好,也不能触碰把别人的隐私,更不能拿别人的隐私当笑料来调侃。
小峰和小石两人不但是儿时的朋友,大学的校友,还是生意场上的伙伴。两人非常要好,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相互开玩笑时也无所顾忌。小峰原在某厂任财务科长,因经济问题被判刑三年,老婆跟他离了婚。出狱后痛改前非,终于事业有成,和小石一起,分别成为某集团公司属下两个分公司的经理。
有一次,在总公司的例会上,轮到小峰发言,小峰谦逊道:“我想的意见大家都说过了,就不用再重复了。”大李对小峰的婆婆妈妈感到不满,开玩笑说:“你谦虚什么呢,还怕别人得了你的真传吗?好,你不愿说,我来替你说,你的成功之处在于掌握了‘三证’,一是大学毕业证,一是离婚证,一是劳改释放证。”在大家的哄笑声中,小峰的脸一下变成了猪肝色。从此,小峰与小石划地断交,形同陌路。
调侃他人的隐私是不对的,上例中小石明显道出了小峰坐牢的隐私,这样令大家都处于尴尬的局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误和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曝光,就会感到难堪而愤怒。因此,在与客户谈话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以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别人的隐私一般不愿为外人所知,如果知道了,应尽量假装不知,给别人留下足够的余地。不经思考地传播、谈论,更不足取。中国有句老话叫“祸从口出”,因此,出言一定要谨慎,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要做到心里有数。一个随意调侃他人隐私的人,不仅会因为他的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还极有可能因此惹祸上身。
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为人应该谨慎一些,说话小心一些,对于他人的隐私应该不闻不问,更不要打探别人的隐私。那些热衷于打探他人隐私的人,总是令人生厌的。这一点在西方显得尤为突出。个人隐私所包括的面很广,如女士年龄、夫妻情感、个人收入情况、他人家庭生活等等,都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
在西方人的交往中,“探问女士的年龄”被看成是最不礼貌的习惯之一,所以西方人在日常应酬中可以对女士毫无顾忌地大加赞赏,却不去询问对方的年龄。但是中国人就不同了,有的人常常一见面便问人家“今年多大了”,弄得女士们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只好在以后的应酬中尽量躲着点。
因此,要想在沟通中获得好的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就不要去探问对方的隐私,这是应酬成功的第一步。当在你打算向对方提出某个问题时,最好是先在脑中想一想,看这个问题是否会涉及到对方的个人隐私,如果涉及到了,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样不仅会使对方乐于接受你,还会对你在应酬中得体的问话与轻松的交谈留下较好的印象,为下一步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交际中的我们千万不要去随意触及他人的隐私。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迫于形势,不得不提及他人的隐私,这时,你应该采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对方你已经知道他的隐私,让他感到有压力而不得不改正。一般来说,知趣的、会权衡的人是会顾全双方的脸面而悄悄收场的。
小贴士:不要调侃对方隐私
调侃时说出了他人的隐私,有时是处于言者无意,但听者却有心。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我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假装不知,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