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33268600000068

第68章 孩子寄养会造成心理障碍

点到为智

寄养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视,而缺少精神上的关注和呵护,从而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今后的成长道路要比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多一些困难。

有一个女孩子,在1岁半时,妈妈便把她寄养在没有结过婚的姑姑家里。姑姑对她百依百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结果孩子的生活无法自理。直到初中,她才回到妈妈身边,全家人都对她疼爱有加。但她不但对任何人无一点感情,反而像对待仇敌一样,时时刻刻怀疑,提防着家人。走出家门,与别人交往时,常紧张得咳嗽,以致失态。在家里,对谁都理直气壮。尤其对自己年过花甲的妈妈,她动辄恶语恶言,甚至破口大骂。

女孩子现已22岁,生活依旧不能自理,其它不足之处,亦数不胜数。父母也带她看过心理医生,但无济于事,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怎样去正常工作、生活呢?这让她的父母头疼不已!

目前像这位女孩子一样的孩子有很多,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长大以后才回到父母身边来。寄养是指孩子很小就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们可能没有时间或者精力来抚养孩子,也或者因为经济收入不是很可观,于是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有的是放在亲戚如伯伯、叔叔或舅舅、姑姑家等地方。等到孩子长到父母有能力或者有条件与其一起居住的时候,孩子再回到父母身边。也有的是父母把孩子寄放在托儿所或幼儿园,或全寄宿小学、初中。这类孩子容易被父母忽视,而缺少精神上的关注和呵护,从而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今后的成长道路要比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多一些困难。

由于孩子从小就不生活在这个原本属于自己的家中,所以对家里的一切都觉得是陌生的,即使现在的家比原来的家住起来舒服也会感觉到别扭。因此就会出现一种抗拒心理。有的甚至会不愿意和亲生父母说话,与他们之间总是有一种隔阂在里面。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研究机构曾发表的一项科研结果显示,缺少亲生父母家庭关怀的被寄养看护的孩子比享受正常家庭生活的孩子更具犯罪倾向。此研究机构在1999年~2002年间对1.5万名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数据显示,44%被寄养的孩子至少有过一次被捕的经历,而被亲生父母家庭抚养的孩子中,即使受到了某些不好的压力和影响,也只有14%的人才会有相同的经历。研究机构负责人说,被寄养的孩子比那些生长在亲生父母家庭中的“问题”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可能性大3倍。

一般来说,寄养家庭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不出事为原则,相对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孩子的父母回来时好交待。而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却很少关注,他们往往担心如果对孩子管严了,孩子会将自己的不愉快感受告诉父母,甚至记恨自己一辈子。而且,寄养家庭与孩子之间缺乏或完全不具备血缘上的亲情关系,因而他们对孩子的感情难以代替亲生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这种差别是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凭直觉切身感受到的。特别是当孩子拿寄养家庭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对比时,感受尤为深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处理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寄养家庭中得到健康成长呢?

一方面,为孩子选择一个喜欢的家庭,由于生活所迫或其它各种原因,父母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别的家庭。那么就选择一个孩子自己喜欢的家庭,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那个家庭,享受那个家庭带给的温暖,这样的家长才能当他像自己的孩子看待,平时关心孩子情况,并让其参与家庭的讨论。

另一方面,多与孩子联系、沟通。父母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同样要关心孩子。多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书信,与孩子交流、沟通感情。这里要提醒的是,父母不要只把话题停留在学习上,可以问问孩子近段时间所交的朋友,遇到的困难等等。如果孩子真有问题向父母反馈,自己必须控制好情绪,否则很有可能孩子会莫名其妙地接受一顿大骂,这样既不解决问题,反而增加孩子对自己的敌对情绪。

在这里,要奉劝所有的父母,不管有多忙,也不能推脱养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多出一份力,多花一点心思,我们得到的将比付出的会更多。

心灵自助汤

孩子的成长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除了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孩子的心灵需要父母经常的浇灌和滋润,否则,想让孩子与你“贴心”就很难很难。

第十章 健康从“心”做起:重视孩子的心灵自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在我国,在17岁以下的孩子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一个看起来健康的孩子并不一定心理就健康,可能他把一些不愉快的情绪都压抑在心里,外表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但心里的负性情绪一直没有宣泄出来,也没有渠道去宣泄,这样就会导致不好的后果。为了使孩子不出现精神障碍,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灵自助,努力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