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养生金处方
33342400000015

第15章 No.2 在运动中提升你的健康

运动可以增加活力、舒缓压力、放松心情,让你对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更有自信。让心脏更强壮,强健的心脏可以充分把充满氧气的血液送到全身,减少疾病及高血压的发生。

运动中怎么给身体补充水分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健康被不断透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健身的好处,但是细节也能决定健康,在运动和健身过程中,有人因口渴喝起水来没个完,结果引起腹胀、胃痛等不适,肌肉力量下降;有人虽口渴难忍,却不敢喝水,非等到训练结束后30分钟才喝水,以致身体脱水,危害健康。可见在运动中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注意。

据科学研究,当人体经过两小时紧张运动后,体内要失去2.5升的水分,当人体大量流汗丧失过多的水分和盐分时,会使血液变浓,黏滞性增加,脉搏加快,体温增高,身体产生口干、口渴、无力感,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代谢紊乱等现象,此时适当的补充水分和盐是很必要的。

那么在运动中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补水呢?

1.什么时候该喝水

运动中补水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在剧烈运动中和运动前后,均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运动时的饮水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在运动中每隔20~30分钟补充一次水分,每次约200毫升。

2.运动中喝什么水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应该在水里添加4~8%的碳水化合物,如糖、或者在每升水里加0.11~0.15克盐,并将水温控制在15~22℃之间。运动饮料中应该含有少量糖分、钠盐、钾、镁、钙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以补充运动中身体所失及所需。当然,运动饮料的温度也讲究,过高不利于降低体温散热,过凉会造成胃肠道痉挛,一般应口感清凉,温度在10℃左右。

饮白水会造成血液稀释,排汗量剧增,进一步加重脱水。同时暴饮白水还会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果汁中过高的糖浓度使果汁由胃排空的时间延长,造成运动中胃部不适。

运动时间持续2~3小时,最好能及时补充糖分以免出现低血糖,选择一些甜的饮料,如掺水的果汁或运动补糖的运动饮料。如果你的运动超过三个小时,就需要在运动中分次摄入500毫升左右的水,而且要准备一些水果。

剧烈运动时,不要大量喝冷饮。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会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产生胃痛,如果长期不注意,会引起慢性胃病。另外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轻者咳嗽,重者发炎。

3.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补水方法

运动中,除了要掌握补水的时机和方法,针对不同的运动种类也有不同的补水技巧。如今,我们的运动主要分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混合性运动。这三种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补水方法:

进行中长跑、健美、单车、游泳等有氧运动项目时,最好是在运动前15分钟补充500毫升左右的温水,运动过程中多喝水则会引起胃部不适,运动30分钟后可喝上几口水。

在健身房利用健身器械进行无氧运动时,除上述的要在运动前15分钟补充250~500毫升的温水,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每口25毫升左右。

进行球类、体操等混合性运动补水要及时,休息时就要补水,特别是热体操,在温度高的情况下身体的水分蒸发得特别快,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带足1000~2000毫升左右的水进入热体操房,以免引起脱水。

爱心提示

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50~500毫升;运动前即刻补150~250毫升;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120~24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千克需补1升。

运动中几种疼痛可能要你的命

运动有益健康,但这并非绝对,有的时候运动中潜藏着致命的危险,运动时出现的许多身体不适症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运动时,心肌负荷会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特别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会使心脏发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

解决办法:

为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未恢复时,或心绞痛不稳定、疼痛发作较频繁时,不应参加较剧烈的运动。

锻炼时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锻炼,不要慌张,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无缓解,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或其他抗心绞痛药,尽快缓解疼痛,若疼痛剧烈,且超过20分钟仍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运动中出现头痛

几乎人人都有过头痛,故许多人对头痛习以为常,或随便买点止痛片吃了事,还有人以为是感冒了,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如果在运动时经常发生头痛,你就千万要小心了,因为那可能是一种不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典型的心绞痛是胸骨后部压榨性痛觉,可放射至整个心前区和左上肢。但由于某些人的疼痛信号紊乱或神经传导上的问题,可表现为头痛、牙痛甚至腿痛。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在剧烈运动中发生猝死。

解决办法:

凡是经常在运动时反复发作头痛,休息后又能缓解的人,应尽早去医院做检查。

3.运动中出现腹胀痛

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腹部胀痛,这多是由于大量水、盐丢失,体内代谢失调,加上疲劳,引起的腹直肌痉挛性疼痛。

解决办法:

发生腹痛时,应平卧休息做腹式呼吸20至30次,同时轻轻按摩腹直肌5分钟左右,即可止痛。运动出汗时要适当补充盐水,局部按摩腹直肌,做背伸运动拉长腹直肌可以缓解腹痛。

4.运动时出现腹绞痛

上腹绞痛多见于游泳时水温过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量过大等引起的胃痉挛。

解决办法:

做上腹部热敷20~30分钟,用手按压内关与足三里穴各3~5分钟。

要预防胃痉挛的发生,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忌过饱,忌食豆类及红薯、土豆等胀气食物,不要喝冷饮。

5.其他疼痛

运动时,脐部周围或下腹部钝痛、胀痛,多数是肠痉挛。

解决办法:

停止运动疼痛即可减轻。用手按揉双侧合股穴,每穴5分钟,或用热水敷脐区10~20分钟,亦可止痛。为防止肠痉挛的发生,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不要吃生冷食物。

爱心提示

刚开始活动的人,长久停止活动而又恢复活动的人或变换新的活动内容,都可能出现某部位肌肉酸痛,属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引起功能障碍。若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这就不正常了,应停止活动,及时去医院检查关节有无异常。

在运动中为自己的健康打分

运动可以是一种免费的健康检查,具有衡量体能状况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在运动中的变化,随时为自己的健康打分。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不可盲动。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之后,人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就应引起警惕。

1.经常头晕

有些人在运动后总感觉有些头晕,精神不济,这是运动性低血糖造成的,当体内能量不足、血糖含量下降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严重的会晕倒或出现暂时性的精神紊乱。

2.一动就喘

在运动中喘很正常,经休息可恢复正常,这属正常生理现象。如轻微活动就喘,且休息时间很长还不能恢复,就属异常现象。过度喘息是肺受损的信号,因为肺主气,肺气受损则气粗,肺气虚则喘息无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3.恶习呕吐

恶心呕吐是运动过度的先兆,应停止运动。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因为内脏受到激烈震动,神经中枢系统出现紊乱的情况。此时,千万不可强撑,否则易出现生命危险。

4.喝再多水也不解渴

运动后常感到口渴,这属正常现象。如喝很多水,仍不解渴,小便过多,就应检查你的血糖。

5.厌食

激烈运动后,暂不想吃饭,休息后食欲好,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而且厌食则属异常,应去检查消化功能。

6.四肢无力

四肢无力是脾受损的信号,因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胀不食就更应减少运动量。

7.很久不能恢复的疲乏

健身活动后会有疲乏感,一般休息15分钟左右应有所恢复,如果持续数日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量不适应,应减少活动量。如减轻活动量仍感持久疲乏,应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同时还要注意麻、肿等异常感觉。

爱心提示

运动后应该感觉到浑身轻松那才是正常的,如果在运动后感觉到身体不适的话,那可能是你的运动方法不当,或者是运动过量。那么暂时应该以静养为主,等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后再重新安排运动。

运动中你会掌握呼吸吗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食物和氧气便是机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便是发动机。人体的工作恰如汽车的行进,要靠发动机中机油的燃烧提供能量。换句话说,在体育运动中,呼吸动作给人体带来能量,没有呼吸,运动也就不存在了。

进行激烈的体育锻炼时,体内的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因此需要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都相应的增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随之增大,肺通气量增加。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时会气喘吁吁,甚至呼吸困难;而锻炼有素的人却呼吸平稳、轻松自如。

一呼一吸看似简单,在运动过程中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能保证人体从外界摄入足够的氧气,而且有利于将代谢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频率为12~18次。人在运动状态下,呼吸频率加快,开始是鼻呼吸为主,逐渐采用口鼻呼吸或交替呼吸。会呼吸的健身者不仅采用胸式呼吸还会采用腹式呼吸或混合呼吸。

初参加运动的人,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过快,一方面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另一方面,过快的呼吸会造成呼吸肌的疲劳,不能长时间维持高的换气水平。

从事一些高强度运动时,一味屏住呼吸会令血压升高,甚至引起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帮助人体保持平稳的状态,增加运动幅度及心脏功能。

想在运动中随时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的确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也许做体操时,教练会一再提醒你集中精力,保持呼吸;但在骑单车或举重训练时,这些技巧或许就不那么有用了。合理的呼吸方法还应注意呼吸节奏与运动动作的配合。合理呼吸总的原则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要求,有意识地加深呼吸,呼吸节奏与动作配合协调,提高换气能力。

无论什么运动,做完准备活动后,最好做几次深呼吸,运动当中做到“随机应变”。在有氧运动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规律又平稳的呼吸,在温暖的室内运动时,最好通过口腔进行呼吸,而在寒冷的室外则应通过鼻腔吸气,这样有助于呼吸道保持温暖湿润,使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能量。

游泳时的正确呼吸应该是在水中作深呼气,将气吐尽,然后再抬头出水面作吸气。

在力量训练时,由于肌肉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呼吸也要配合这种状态交替进行。正确的呼吸方式应是:在躯体保持紧张状态如在做俯卧撑等胸肌锻炼时吸气,而在起身向上或是双臂向下按压时呼气;在蹲起运动时,躯体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

人在做剧烈运动时,一开始会因呼吸与人体需氧量跟不上,使呼吸变快变浅,感觉胸闷和呼吸困难,这时极想停止运动。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

1.有节奏地呼吸。如长跑应每跑2~4步呼一次、2~4步吸一次;

2.做较大的深呼吸,做到深而慢。这种方法在耐力项目中很重要,如自行车比赛、游泳、中长跑等。

剧烈运动时,还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呼吸不当引起胸腹部疼痛。这时要减慢速度,降低运动强度,有节奏深呼吸,手按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一般疼痛会消失,无效则应停止运动。

不良的体姿和习惯对呼吸会造成影响。如不要养成双臂在胸前交叉的习惯,这往往会把肩胛骨拉离原来位置,形成圆背,阻碍呼吸。

爱心提示

良好的心态可使健身者保持畅快情绪。它直接刺激大脑中枢和自主神经中枢,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呼吸运动的快慢深浅配合得恰到好处,对健身锻炼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别在运动中受伤

运动能带给你健康,但是运动不慎也会危害到你的健康!因运动所造成的伤害小则三五天不能动,大到损害身体机能,甚至危及性命。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运动伤害,但是不论怎样,运动都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只要你遵循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三项原则,不但能达到运动的效果,还能把运动伤害减到最低。

1.防患于未然

在运动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做好准备活动,热身是必须的。通过小强度的有氧健身来使自己的身体逐渐进入状态,到身体微微开始出汗就可以了。热身可以缓慢地提高心跳率、血压、耗氧量、扩大血管、提高活动肌肉群的弹性。让我们的全身关节充分活动开,避免关节受到损伤。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就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尤其要对运动中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的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与训练开始之间的剑阁也不要太长,否则就是做无用功,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分钟。

2.循序渐进地运动

据调查,4/5以上的运动损伤是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

如果你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日日与电脑、文件打交道,偶尔参加一场球赛可能会令你一连几天动弹不得,甚至造成更可怕的运动伤害。

即使你一直坚持运动,但如果某一天的运动量大大超出了平时的习惯,你很可能就因为这一改变而受伤。特别是一些运动高手,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重返“赛场”,不自觉地来点儿“高难度”动作,最容易发生意外之伤。

预防的最佳办法是循序渐进。在尝试一种新的运动时,连续进行不要超过15分钟,隔天增加一些,逐渐达到理想的运动量。

3.大重量训练要适可而止

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没有把握,最好请人保护。不要经常借力训练。做动作时不要速度太快和突然启动。间隔时间较长再练时,要减轻重量、降低强度。

4.运动后的整理

运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运动后不要戛然而止,必须做一些伸展放松练习,以加速运动部位的恢复,使我们的身体逐渐过渡到平静状态。例如,做完硬拉和深蹲后,可悬吊在单杠上,然后做提膝下放或直腿左右摆动等动作,以使脊往恢复原来的机能状态。

5.要注意身体的讯号

如果你出现疲乏、焦虑、长期有时断时续的肌肉酸胀疼痛等是身体发出的警号,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处理,则小伤会酿成大伤。软组织损伤一般恢复较慢,若处理不当,轻则造成慢性损伤,重则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运动时若感觉不适,应立即休息、停止:休息可有效减轻因活动所引起的身体不适,并避免伤害继续加剧。有伤害时,应尽快找医生。

6.如果你受伤了

运动中很容易受伤,如果伤比较重要立即送往大医院医治,不要擅自处理,以免加重伤害。如果只是擦伤、扭伤、青肿、伤筋、韧带损伤等小伤,可以用一下一些办法处理:

(1)擦伤

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表现为皮肤有擦痕、表皮有破损、创面有小出血点。如果擦伤面积较小,用干净的温水将伤口处的血液和脏东西擦洗干净并消毒,不用包扎,较严重时要上医院处理,防止伤口感染。

(2)扭伤

先给受伤的关节降温,比如用冰块冷敷。最好用绷带稳定住受伤的关节,一定要避免让受伤的关节再受力。如果扭伤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立即到医院诊疗。

(3)挫伤

挫伤会导致局部疼痛、红肿甚至皮肤青紫,出现淤斑。受到单纯性挫伤后24小时内应注意休息,可采取冷敷、压迫包扎等原则处理,千万不要按摩。

(4)青肿

剧烈碰撞会引起皮下血管破裂,血流到周围组织里,皮下出现一块青紫的斑。马上给受伤部位降温,最好用有弹性的绷带包扎住青肿的部位。

(5)韧带破裂

崴脚时很容易发生韧带破裂,轻者要马上降温、敷冰袋,休息几周时间;重者要到医院做手术治疗。

有从事过运动的人都曾有过受伤的不愉快经验。就运动伤害来说,大部分的受伤都是暂时的,只要好好休息就可以完全恢复。如果你感觉不适,需要及时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休息、冰敷、按摩、举起伤足。切忌压迫受伤部位。

如果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甚至会搞得你日夜不宁,那就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的急诊室进行处理。此外,如果上述方法用过72小时后,情况仍未得到改善,或者疼痛持续一个星期也没有缓解,就要马上去医院。

爱心提示

伤好后,再度受伤的概率依然很高,所以,恢复锻炼时不应太急,运动量相当于平时的一半即可。此外,进行了3~4个星期的恢复锻炼后,还需要去医院做一次完整的康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