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六)
十月,祖国!不仅仅是在十月
雷抒雁
一
总是白鸽
唱醒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我知道,这是一个庄严的日子
从大兴安岭密林里
最小的山村
衣履普通的村民
到西沙群岛
白浪簇拥的哨所
着装严整的士兵
都会早早醒来
为了这个日子
擦拭得闪闪发光的铜钗
皮面在火堆上烤得紧绷绷的大鼓
以及弯曲如蛇的圆号
都将以同一张乐谱
演奏欢庆
给祖国
大地,也不例外
天然的色彩
早已编织出祥瑞的图案
枫叶铺展红绸
金菊拥抱
点缀起硕大的五星
那些善于歌唱的鸟儿
像画眉、云雀、夜莺
甚至连跳跃在草丛间的蟋蟀
都一概地亮起歌喉
表达欢乐
二
夜晚,焰火从天空
徐徐散落
狂欢之后舞蹈也已停歇
只有星群俯视大地
华灯绽放,如不眠的眼睛
站立在空阔的广场
你会听见有一种声音
震撼心灵
不是秋声
那不是苍凉的风
穿过黄叶发出的凄厉
也不是七月既望
赤壁之下,舟子
悲怨的管箫
吹奏的孤独
我知道那是汉白玉的基座上
浮雕的历史发出的声音
那些不曾写出名字的献身者
面对梦想与光荣
发出的赞叹
十月,生者与死者共有的季节
绵延的奋斗
是生长着的事业与情爱
三
可是,祖国啊
我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的祖国啊
我年年月月美艳如玉的祖国啊
十月,又不仅仅是在十月
你让我们激动不已
烟雨三月,在江南
我醉心于柳丝后
你朦朦胧胧的面容
当油菜的花朵
镀金大地
我愿是一只小小的蜜蜂
穿行在你的花丛
我的长江,我的黄河
一遍遍歌唱过你的壮美
歌唱白帆如鸟
在你的碧波里
振翅飞翔
可是,纵然是洪水泛滥
你的浊浪你的愤怒你的泥泞
同样是我的歌我的激情
我的赤裸的双脚
奔驰在你的泥水里
我以赤裸的肩背
扛起一袋袋泥沙
垒筑意志与坚定
那一刻,和你的亲近
使我想起祖国、人民
我们共同的家园
共同的呼吸
共同的命运
十月,当然不只是在十月
即使大雪封门
泥炉旁,对一壶烈酒
我与李白共饮
陆游失约,披一袭斗篷
在南方,他正骑驴
笑对雪里红梅
宽宽窄窄的板桥
深深浅浅的诗句
中国,诗意弥漫着
你的每个季节
银杏树扇形叶片下
永远缀满
黄金的果子
四
祖国,我分分秒秒的祖国啊
穿过城市,你以高楼的身影
你以汽笛的鸣叫
你以车水马龙的热闹
甚至以少女时尚衣裙的鲜艳
以小贩们嘈杂的吆喝
争斤论两讨价还价的世俗
让我感受到
你的心跳与活力
而在田野,无论是等待收割的
麦浪
还是刚刚插满绿秧的稻田
发芽与落叶
开花与结果
都很平常,一切的过程
都应和着你,祖国,你匀称的呼吸
黄黄绿绿,阴阴晴晴
去去留留,来来往往
没有什么能使你的脚步
停滞
一千年又一千年
从古老走向年轻
从印满绳纹的灰陶
一步步走向每秒百亿次的
计算机
从龟板上艰难的刻字
和柔软的羊毫写下的
刚劲笔锋
到键盘敲打出的
块垒文章
我的方块字的中国啊
你五千年的恬静创造
今天,成了智慧疾速的闪回
与跳动
五
沉睡,或猛醒
摒弃,或张扬
低吟,或长歌
彷徨,或疾行
我的祖国啊,你的一枝一叶
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牵动着我的歌唱和吟咏
牵动着我的神经
我和考古学家一起
深深发掘
轻轻拂去历史灰尘
探寻你既往的奥秘
和建筑工一起
我们层楼更上
攀立在时代制高点上
瞻望即将到来的
你的世纪
熟悉而又陌生的祖国啊
熟悉了的你的落后你的羸弱
你的迟滞的步履
今天已变得陌生
陌生过的你的繁荣你的强大
你的疾飞的超越
今天又变得这样熟悉
六
祖国,拥有你的每一年每一月
每一天
我的幸福都难以诉说
可是,十月,仍然是十月
这个季节里的黄金
使你变得辉煌、灿烂和芳香
十月的第一天
我会如此悠闲地
躺在草坪上
享受阳光
风吹过耳旁,送来欢笑、歌声
以及鼓乐的震响
桂花浓郁的气息
让我感受到生活的芬芳
随手折断一枝草叶
我在嘴里吸吮泥土和露珠的
清甜
朦胧的眼睛望着
白色云朵
在空中随意变幻
鸽群掠过,清脆的哨声
诉说和平
我说:鸽子
请重新衔上这枝草叶
告诉世界
有一片希望
在东方
叫中国!
原载2009年7月4日
新文人的古风
孙郁
新文化运动之后,作家的队伍有新派的,有旧派的。同样是新文学写作,在白话使用上,有新白话,也有老白话。我的印象里,老白话文的写作者,多少有点士大夫的因素,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近年张中行、木心的文章受到关注,也有老白话的传统在,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作家有老白话传统的人不多。黄裳、唐弢、舒芜、汪曾祺在诸多方面延续了老白话的意绪。他们关注杂学,明于版本之变,喜欢欣赏谣俗等。其文章有点明清文人的特点,文字后面闪动着鲜活的精神。文章也有把玩的一面,颇值得研究。
老白话作家在杂学上的修养很深,这是当代作家缺失的东西。比如在戏曲的修养上,前几代人就有特点,元代以来士大夫的乐趣在他们那里或隐或现。先前听到拍曲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出生在东北,那个地方乃荒野之地,不谙京剧,遑论昆曲?后来读前人的书,才知道一点旧学里的趣味,恍然悟出:士大夫们喜欢戏曲,乃一种文化的血缘,彼此关系太深。诗文和戏剧在读书人那里,乃快慰的两种表达。翻阅汪曾祺读书时期的资料,发现在西南联大还有些人在拍曲,沉浸在古典的审美快慰里,那是知识群落的乐趣。
昆曲太古雅,到了民国已经有些衰微了。汪曾祺的家乡离昆山不远,那是昆曲的发源地,在乡间受到旧音的熏陶是自然的。大凡喜欢昆曲者,对传统文化典丽的一面都有依恋。其间的从容博雅是引人的。在士大夫们的眼里,昆曲文人吟唱才有意思,舞台间的演员来演绎就有点向俗的方向滑动。明清以来,文人拍曲,大概有点传统,这余绪现在不易看到了。联大这个地方还残存着古风,实在是有趣的,汪曾祺自觉地加入其间,也其乐融融。他后来的文字在什么地方能让人想起古曲的悠扬,真的绕梁三日,不绝如缕。在那个世界里,纯净得没有杂质,在曲调与词汇里流的是清丽的旋律。汪氏《晚翠园曲会》写过拍曲的场景,十分传神,算是我们了解那时候的读书人的难得资料。这段生活记忆对汪曾祺后来的戏剧创作很有影响。他对拍曲队伍里的人也产生了诸多兴趣。有的成了他后来朋友圈子里人物。京派的作家喜欢昆曲的很多,俞平伯、浦江清都拍过曲,在北平的教授圈子里,颇有名声。拍曲的人对民间文化多少有些感情,但毕竟还是缺少泥土的精神,境界停留在士大夫的层面。现在北京的读书人中已难以见到这样的精神群落,那些吟唱真的去而不返了。在喜欢昆曲的群落里,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及张家姐妹是个重要的部落,汪曾祺对此颇为亲切。他回忆说:有一个人,没有跟我们拍过曲子,也没有参加过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却在曲社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张充和。她那时好像不在昆明。张家姊妹都会唱曲。大姐因为爱唱曲,嫁给了昆曲传习所的顾传珍。张家是合肥望族,大小姐却和一个昆曲演员结了婚,门不当、户不对,张家在儿女婚姻问题上可真算是自由解放,突破了常规。二姐是个无事忙,她不大唱,只是对张罗办曲会之类的事非常热心。三姐兆和即我的师母,沈从文先生的夫人。她不太爱唱,但我却听她唱过“扫花”,是由我给她吹的笛子。四妹充和小时候没有进过学校,只是在家里延师教诗词,拍曲子。她考北大,数学是零分,国文是一百分,北大还是录取了她。
沈从文先生后来精神的雅化,与张家的结缘是否有关不好细说,但他们超俗的气韵相近是无疑的。昆曲是古曲里有意味的存在。诗词、绘画、音乐里的东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士大夫者流欣赏昆曲,乃旧文人心绪诗意的表达。那里有静穆的东西,感伤与激愤,无奈与欣喜都有。这很易被读书人所接受。它后来的衰败,乃社会变迁所致,文人的情调毕竟太窄,遂被别的大众艺术所取代。
查俞平伯日记,关于拍曲的记载很多,这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汪曾祺的老师浦江清常和俞平伯一起拍曲,彼此的乐趣是多的。但浦江清在联大的时候是否参与过类似活动,不得而知,但在抗战全面爆发前是频繁的。比如1936年10月的俞平伯日记云:
前晚之文始脱草。趁九时公车携江清、延甫进城,在公园下车,在柏斯馨茶点。出时遇陶光。至景山东前街许潜庵宅,曲集于十一时始,唱《赐福》《拾画》《叫画》《玩笺》《借饷》《藏舟》。饭后唱《盘夫》《议亲》《茶叙》《琴挑》《痴梦》《佳期》《游园》《折柳》。五时半毕返舍。侍二亲讲《论语》,父讲“吾日三省吾身”章,旨云圣贤心迹在人我之间,忠恕之道与禅门止观不同,所谓一以贯之者是也。
昆曲的词与曲,都很美。旋律之中有古奥的因素。京派文人喜欢昆曲,自然也把感受写到学术文字里去。俞平伯研究词,就有拍曲的经验在,那是很有意思的。浦江清谈中国的戏曲与小说,不乏感受的东西。年轻时期的汪曾祺接触昆曲,还没有老师们理解得那么深。但其间形式的美感动了他,对他来说是有趣的经验。汪曾祺回忆说,参加拍曲的结果,是学会了吹笛子,这对他是意外的收获:参加了曲社,我除了学会几出昆曲,还酷爱上了吹笛——我原来就会吹一点,我常在月白风清之夜,坐在联大“昆中北院”的一棵大槐树暴出地面的老树根上,独自吹笛,直至半夜。同学里有人说:“这家伙是个疯子。”
民国的读书人业余时间在剧场或沙龙里,和梨园亲近。这种旧式的生活方式,保留了士大夫的某种精神。后来汪曾祺进入梨园行,以写戏谋生,一下子进入角色,是有长久训练的缘故。联大的老师优秀者甚多,有的气味与汪氏相同,有的较远。年轻时候不谙世事,对一些老师说不出好来,阅历与见识都不够,失去治学的机会都是自然的。不过耳濡目染之间,还是有些心得,有的到后来倍觉珍贵。老年忆及旧人,对一些人则感念再三。比如在所佩服的学人里,浦江清算是一位吧。
大约是八十年代,汪曾祺写了篇《关于八仙》。文章很有见识,文气直逼古人,有清爽悦目的感觉。这文章受了浦江清的影响是无疑的。汪曾祺都听过浦江清什么课,我们不得而知。蒲江清的文采及考据之功,是让人惊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