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二)
阿多尼斯:我只能在诗里获得解放
树才/译介
阿多尼斯(Adonis),本名阿里·艾哈迈德·萨义德(AliAhmadsaid),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阿多尼斯自幼喜爱文学。1954年服兵役,因参加左派政党而入狱一年。1956年阿多尼斯携妻子移居黎巴嫩,成了黎巴嫩公民。1986年阿多尼斯移居巴黎。
阿多尼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爱与美之女神阿芙洛狄特爱恋的那位美少年。这里,阿多尼斯已出版十几部诗集,并有文学论著多部。作为当代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诗人,阿多尼斯堪称阿拉伯现代诗歌运动的旗手。他在西方文坛也享有盛名,多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阿多尼斯是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的诗人,“因为他只有一个国度:自由”。然而,在叙利亚或黎巴嫩,他都没能赢得“自由”。幸亏没人能剥夺他与生俱来的母语。他相信:“我真正的祖国,是阿拉伯语。”
“流亡”,阿多尼斯对这个词可谓敏感!他自己就被称做“流亡诗人”。但阿多尼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称谓背后的西方“意识形态”。刚从这边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势力铁钳下逃离,又被那边的意识形态揽入怀抱中,但诗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诗的迎接”。怎么办?阿多尼斯远比那些甘心于落入圈套的“流亡诗人”们勇敢和智慧:“我不站在任何简单化的一边,我两边都反对。”
1992年,阿多尼斯对“何为诗人”写下过一段精辟阐述:“做一个诗人,意味着我已经在写作,也意味着我什么都没写。诗歌是这样一种行动:开始或结束,它真的是对开始的承诺,对永恒的开始的承诺。”
在西方影响和阿拉伯传统之间,阿多尼斯架起了一座桥梁。不过他宁愿无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西方也就是东方的另一个名字。”确实,就诗而言,西方诗人和东方诗人面对的困难是一样的:语言的创造力!因为“除了语言本身,诗歌看不到别的东西”,因为诗人“只能在诗里获得解放”。
意义丛林中的向导(节译)
[叙利亚]阿多尼斯
什么是一条路?
启程宣言书
写在一页叫大地的纸上
什么是一棵树?
绿色的湖,波涛是一些风
什么是一面镜子?
第二张面孔
第三只眼
什么是岸?
让波涛歇一歇的靠垫
什么是一张床?
夜内部的夜
什么是一朵玫瑰?
将被斩首的头颅
什么是一只枕头?
黑夜梯子的
第一步
什么是大地?
身体的未来
什么是黄昏?
诀别词
什么是眼泪?
身体输掉的战争
什么是绝望?
用死亡的语言
描述生命
什么是灰尘?
风的死对头
最顽强的竞争者
什么是偶然?
风这棵树上的果子
掉到你手里
出乎你意料
什么是诗?
不驶向任何码头的船
什么是想象?
现实的香气
什么是脸?
迁移眼泪的港口
什么是白昼?
关太阳光的笼子
什么是贫穷?
大地上移动的坟墓
什么是怀疑?
手触诊不透明的身体
什么是黑夜?
出售星星之书的文具商
什么是祈祷?
天上的云
蒸发成话语的水洼
什么是一滴眼泪?
一面透亮的镜子
什么是月亮?
太阳的忠诚侍者
什么是绝对?
大脑的月经失调
什么是赤裸?
身体的开端
什么是记忆?
隐藏虚有事物的屋子
什么是真实?
画水的皱纹
光的脸
什么是黑夜?
太阳蒙的布
什么是漆黑?
太阳的孕妇肚子
什么是流星?
箭只有一个心愿:
撕碎自己并死去
什么是黄昏?
太阳皮肤渗出的汗
什么是诗篇?
婴儿没完没了地吮吸
什么是梦?
真实升起来
为了配得上想象力
什么是幸福?
墓园里的墓碑
在言语旁边
什么是希望?
用生命的语言
描述死亡
什么是死亡?
在女性乳房和大地乳房
之间开来开去的那辆班车
什么是历史?
瞎眼鼓手
什么是雨?
从云火车上下来的
最后那位旅客
什么是沙漠?
一位女巫
不停地阅读沙
什么是沙?
惟一之书的永恒读者:
风
什么是秘密?
关闭的门
你一打开它就碎了
什么是喊叫?
声音的铁锈
什么是灰尘?
大地的肺吐出的
喘气
什么是手指?
身体海洋那些最初的岸
什么是翅膀?
对天空耳朵说悄悄话
什么是笼子?
满满的空
什么是忧伤?
身体天空里的云
什么是机会?
时间手中的骰子
原载2009年3月19日
汉娜·施密茨与她的“朗读者”
苏宛
我们假装它只会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发生一次。我们对周遭视而不见,假装听不到人类不停的哭泣。
——阿伦·雷乃《夜与雾》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古罗马竞技场用几百年的时间处死过五十万人,奥斯维辛短短四五年就毁灭了一百一十万生命。二战硝烟散尽,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矗立在疲惫的世人面前,这些机器的坦率和高效,一度几乎毁灭了人类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自信和憧憬。难道,奥斯维辛也是科学、文明和进步结出的果实?是什么让那些拥有理智和同情心的普通人甘为刽子手,或者在刽子手面前沉默?
六十多年来,这些问题凝结成一只逡巡在西方世界上空的幽灵,一度似乎解决了,但从没被遗忘。不断有人跳出来,回忆、阐释这段历史,德国人哈德·施林克也是其中之一。他起初没有料到小说《朗读者》会在世界范围造成轰动,诚如他所言,这部作品“太个人化”,也“太德国化”了;凯特·温丝莱特可能也没有想到,她在电影《朗读者》里的纳粹女看守角色,在第81届奥斯卡奖的评选中助她捧得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
这个故事是如此简约飘忽,然而,它又是丰沛而沉重的,它让所有因奥斯维辛之谜而困惑不安的人们战栗。
普通法西斯
好莱坞一线女星里,也许没有谁比温丝莱特更合适出演汉娜·施密茨。在十五岁的少年米夏·伯格眼里,三十六岁的汉娜眼睛浅蓝、嘴唇丰满,“下巴很有力的样子”,“轮廓是很完美的曲线”,“一张典型女性的脸盘,开阔饱满而不轻易动容”。在这部英语片里,英国演员温丝莱特不能、也不需要演绎一个纯正的德国女人,她演出了汉娜的姣好、丰腴、一点点阳刚之气和下层女工的粗率,就足够了。最重要的是,她够自然。那场经典的更衣戏里,让米夏怦然心动的,不是汉娜的裸体,是她“向自己身体内部收敛进去,任其独行其是”的那种“安详稳重”和超然物外。
米夏和汉娜的故事,如果只看他们怎样相遇相亲到莫名分离,似乎没什么新意——这段忘年恋切断前后联系单独看,悖德的罪恶感微乎其微。电影用舒缓的叙事和铺张的暖色,渲染了米夏为汉娜朗读时两人感受到的惬意和融洽。
他们那时有多快乐,汉娜突然作为被告席上的纳粹站在米夏面前,让他明白了“朗读者”的真正含义,就有多残酷。施林克早年是一位侦探小说家,他给汉娜设计了两个秘密,她是纳粹,还是文盲。但前一个谜底,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没跟大家玩解谜游戏,而是将真相直接推到前台,不给人躲闪空间,只能直视。这一点,十分德国。
普普通通的售票员和纳粹战犯,两个汉娜如果都被观者接受,人们就不得不去想:如果战争不爆发,她不就是一个西门子的女工吗?她的本性那样自然率真,难道灭绝人伦、扭曲暴戾的法西斯罪行在这片土地上,是“自然而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
生死朗读
汉娜可以选择她的朗读者;她的选择,有关生死。
很多集中营的故事,都有关选择。《苏菲的抉择》(1982年),就是让一个母亲在儿子和女儿里选择,两个只能留一个。《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上选了谁,谁就可以活下去。汉娜,作为集中营看守,定期定量选择瘦弱的犹太人去送死。她也会选择一些“纤弱细嫩”的女孩子,好吃好喝养着,让她们夜里为她朗读。
汉娜让米夏成长,但他走不出汉娜。他是她永远的、最后的朗读者。他们的灵魂,因为朗读而羁绊一生,也因为朗读而再没有交集。小说里汉娜占有、支配小米夏,他无原则地向汉娜妥协。电影软化了这种倾向。实际上,汉娜对米夏的统摄力持续了后者的大半生。小说里,汉娜受审的前后,米夏在心里忍不住为汉娜开解:她是想那些朗读者最后的时光好受点吧。不这样想,他怎么能接受自己也是汉娜的朗读者这个事实。不是因为他街头发病,被汉娜救助,他俩怎么会相识?他和那些死去的朗读者,有多少不同?
米夏与妻子分手后,主动当起了汉娜的朗读者。他的朗读磁带,是拒绝交流的倾诉。他收到汉娜的信小心存放,但从不回信,他的拒绝,加快了汉娜生命力的枯竭,甚至可以说促成了她的自杀。这算不算朗读者的复仇?
书里的点题之笔在电影里不见了。本来,米夏按照汉娜的遗愿,找到当年的一名幸存者。他向那人坦言道:“我是她的一名朗读者。”电影则让米夏说:“我年轻时和汉娜有过情事。”境界的差别一目了然。
这是考虑到通俗电影的受众,在刻意弱化原著残忍的拷问,强化爱情元素。可是,最动人的爱情从来都不是生长在平地上的。鸿沟两边的有情人才让人难忘——无论他们选择跨过去,还是默默相望,抑或在跨越的时候跌落深谷。爱与死,都是有了选择,才激动人心。
两代人
汉娜的年纪可以做米夏的母亲,他们是两代人。庭审中,还有两个汉娜的同代人,作为她的比照。汉娜因为不愿承认自己是文盲,承担了其他人的罪责,米夏在犹豫是否向法庭揭穿她的秘密。小说中他拐弯抹角地请教父亲——一位哲学教授,父亲因为没帮他想通这个困扰而倍感不安。电影中集中营讨论班的教授,有点这个角色的影子。另一个重要的小配角则全然不见了。米夏走访集中营故地,路上一个司机很生动地讲起照片上处决犹太人的场景,并说那只是“活计”而已。米夏听罢勃然大怒,说:“那就是您吧?”
书中,米夏的很多同龄人想清算父辈一代人在面对罪行时的沉默,米夏在狂热过后认为,声讨父辈,不过是想洗刷自己的羞耻感。而两代人说到底是分不开的,和父辈划清界限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总结陈词,米夏对自己说:“我爱汉娜,这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运,是德国人的气数!”汉娜和米夏的爱恨痴缠,俨然是两代人关系的隐喻。那个声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当代人需要这样的隐喻。再个人化的故事,一旦让席卷在时代洪流里的大多数觉得是他们自己的故事,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原载2009年3月21日
普雷维尔:最受大众欢迎的诗人
树才/译介
雅克·普雷维尔(JacquesPrevert,1900-1977),在法国现代诗人中,无疑是最受欢迎和赞赏的。从1930年开始,普雷维尔的诗陆续发表在一些杂志上。1945年,他把这些诗汇成诗集《话语》出版,竟获巨大成功。人们陡然发现一种不因循守旧的诗兴,一个充满爱情的纯真而喜庆的世界,一种谙熟文字游戏的语言,时而离奇,时而温柔,给人以自发地流淌着的口语的印象。
民歌体、口语、文字游戏、幽默、讽刺,普雷维尔掌握得如此娴熟,仿佛信手拈来。在所有这些技巧之上,一首首诗吟唱着。
说他的诗简单,那是指语言;说他的诗易懂,那是指语法。用通俗易懂的语法,通过简单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细致的观察,他在生活中的瞬间感觉,他的幻想,他的内心……普雷维尔进而获得了属于他的语言,听命于他的语法。他同时也获得了作为诗人的个性,语言中的个性。
时至今日,法国的广大读者仍然非常喜爱普雷维尔的诗,因为他的诗是那么平易近人,朗朗上口!他以一种看似自娱的轻松幽默的笔调写下他的观察、他的感受、他的思想,从而使生命中本来让人难以承受的虚无和赤裸裸的残酷真实得以弱化、减轻。其实他的诗句常常是滴血无声的。他总是能够通过儿歌似的语言的曲折回旋,来尽情地渗漏他的思想,让细心的读者久久回味。
从诗人的角度,我钦佩普雷维尔一眼瞅中自己语言本能中最富天赋的那一部分,并终生珍爱它、挖掘它、发展它。成功反倒成了意外。普雷维尔的诗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他的语言个性的成功。他通过他的语言,挖掘出了他的存在根源,他的存在的深刻的必要性。
诗因此是敞开的,诗需要千姿百态的灵魂舞姿。给心灵以条条框框的,从来就不是诗,而是大大小小的诗人。那些在生命的呼吸中耐心而持久地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语言声响的诗人,他们的成功将是必然的。
2000年,普雷维尔被选入法国经典作家的权威丛书《七星文库》,成了文学的不朽者之一。
家庭
[法国]普雷维尔
母亲打毛线
儿子去打仗
母亲觉得这合情合理
父亲呢父亲他干什么呢
他跑买卖
他妻子打毛线
他儿子去打仗
他自己跑买卖
他觉得这合情合理
那么儿子呢儿子
他怎么想呢
他不觉得什么什么也不觉得
他母亲打毛线他父亲跑买卖他呢
去打仗
如果战争结束了
他跟着父亲也去跑买卖
战争还在打母亲还在打毛线
父亲还在跑买卖
儿子战死了儿子不在了
父亲和母亲去墓园
他们觉得这合情合理父亲和母亲
生活继续着生活同毛线战争买卖在一起
买卖战争毛线战争
买卖买卖还是买卖
生命连接墓园
活生生的人自杀……
一个活生生的人自杀,这对活着的人来说,可算是一大震惊。就像房子失火,就像给婴儿行洗礼,或者由于粗心大意,猫儿惨死在童车底下。
“我们以前可经常看见他,他那挂在唇边的微笑,他那握在手中的酒杯,可他竟然自杀了,真让人难以置信……”
“为了什么缘故呢?”
大家都想找到答案。
怪诞而枯燥的问题,答案也怪诞而枯燥。
经常,人们宣称自己追寻真理:然而他们的思想杂乱无章,他们的目光贪婪无比,他们哭诉别人骗了他们。他们中的许多人靠谎话为生,而这些谎话对他们来说,竟比面包、水、酒、爱情和鞋带更不可缺少!
由于幸运、或者倒霉,由于各种因素的巧合,优裕的童年,思想的挫折,反正不管因为什么,那些想望并且能够躲避自杀这个可怕生活方式的人,那些知道在月台那边票总是有用而自己恰恰没票的人,他们都努力想用另外的生活方式使生活充满活力。
有时候他们能成功。
就像其他人在行走中体验到运动,他们在欢乐时也感到幸福。
他们习惯了这种生活。
然而,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携起手来为难活着的人。
听听那群不屑者的恶语吧:“你们瞧他那模样,苟且偷生,倒不难为情?”
有时候,活着的人真是活腻了。
有时候,热爱生活的人在自杀时笑对死亡。
会算数的马在表演时当众自戕,大家猜测说是它算错了数,是它忍受不了这般难堪。勇敢的马呵!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挨着鞭打,别人教你假装算数,从那时起,你就想到了死。但是有谁知道呢?
原载2009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