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33432100000026

第26章 乡村文化和教育重建(12)

现在的问题是,打工子弟老师基本物质生活都没有保障,基本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也正是我们要举办这次打工子弟学校师生文学联谊赛的宗旨所在:如果说,我们在2004年举办打工子弟作文竞赛,主要唤起社会对打工子弟受教育权的关注;今天我们把关注的重心扩展到孩子的老师,就是要提醒社会注意: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的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了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

在我看来,这次活动以“联谊赛”的形式进行,是大有深意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句话,这是对在座的,以及参与这次活动的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和老师们说的:权利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联谊赛”,其实就是联合起来,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向社会显示我们不可忽视的有尊严的存在,理直气壮地提出我们的要求,维护我们应有的权利!

这次活动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因此,我的第四句话是对农民之子的青年志愿者说的:你们从2004年到2008年四年时间内始终关注流动儿童教育,这样的持续不断的努力,表现了一种很可贵的韧性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非常难得。记得杨东平先生说过,志愿者运动就是“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我现在再加上一句:“认认真真做好一两件事”:这也算是我对你们的祝愿吧。

活动的主办者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团委,作为一个中外系的退休老教师,我感到非常高兴。关心社会,关心底层百姓,这本来就是北大的传统。我们的蔡元培老校长当年就倡导过“平民教育”,那时候,就有许多北大学生到平民学校去“义务支教”。今年是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我希望有更多的北大学生来关注流动儿童教育,参与志愿者运动:继承和发扬北大的精神和传统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今天的会议是在北大召开,听说最后的决赛也要在北大举行,我觉得这都别有意义:它象征着作为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和社会底层的教育之间的某种联系,这样的联系对于北大的健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北大的学生,更应该自觉地保持和社会底层的血肉联系,不要忘了是人民的血汗养育了我们,要永远做为老百姓谋利益、做好事的人。——这是我要对在座的北大学生,也包括其他青年志愿者说的第五句话。

这次活动,是一次写作竞赛,因此,我的第六句话还要谈谈写作的要求。这也是2004年首届打工子弟作文竞赛就讲过的,这里再重申一遍:最主要的,就是要“真”:说自己心里的话,说真话,写出“真实”;写自己的生活,而且写得具体,生动,写得“真切”;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显得诚恳与“真挚”,袒露一颗“真诚”的心。这其实也是大文学家鲁迅说的“作文秘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还说——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让我们都来发出自己的,真的声音!

3月22日整理

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震灾引发的思考

——在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师生文学联谊赛颁奖典礼暨

“六一”赈灾义演会上的讲话

(2008年6月1日)

我们今天的会有两个主题:“既是让全社会听到打工子弟学校师生的心声,更是让打工子弟学校师生表达对灾区同胞的拳拳之心”,我觉得都很有意义。我自己这几天在继续关注汶川地震的同时,又在读打工子弟学校老师和同学的作文,总觉得二者有相通之处。我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通过这次救灾,我们应该有三个重新认识——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的意义,重新认识打工子弟学校里的老师的意义,重新认识志愿者的工作的意义。

我读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作文,总要联想起那些灾区的孩子。他们之间有两点很相像。首先他们都同样的可爱。这次救灾提出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其中之一,就是要“感恩孩子”。那些灾区的孩子,无论是“敬礼”儿童,还是“芭蕾”女孩,“可乐”少年,都感动了全中国,全世界,他们用自己美丽的心灵在危难时刻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赢得了所有的人的喜爱,尊敬与感谢。我们的打工子弟,也有这样美丽的心灵,我们每一个老师也都时时刻刻从他们那里得到温暖,受到教育和启示——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这就是所谓“教学相长”。我很喜欢这次获奖作文,王婷婷老师写的《麦田的守望者》,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位残疾而坚持学习的学生,在这位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守望者”,“在残疾悲苦的麦田里坚强的站立着,守望着,迎接命运的风风雨雨”。老师因此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在她面前,我彻底放弃离开的打算,我也决心做一个守望者,我愿默默无闻的一直守望着我们眼前这希望的麦田,直到他们全都长大成熟”。这是非常动人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守望,共同成长,这里其实正是蕴含着打工子弟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价值的。

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灾区的孩子一样,需要有更多的关爱和呵护。正像苟晓明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所说,打工子弟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学习不能稳定,家庭搬迁,学校轮换,地域方言不同,家庭生活的矛盾,学校与社会的压力,都造成了孩子学习的异常困难,是城市里的学生很难想象的。我读这些打工子弟学生的作文,最强烈的感受,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城市公立学校的学生远要复杂,他们的“成长中的烦恼”特别多,心理负担格外重,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的关照。

在这次震灾中,震垮的学校特别多,牺牲的学生特别多,这“两多”让所有的成年人都感到内疚,成为我们全社会,全民族永远的痛,由此形成了一个全民共识:“亏什么都不能亏教育”。这应该进一步成为一个新的治国理念。我认为也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流动儿童教育,将其置于“绝对不能亏”的地位。

这还关系到也是在这次救灾中形成的“生命相互依存”的理念:“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个人都同时是别人生命的一部分,任何生命的不幸,都是我们的不幸”。那么,在城市里,只要有一个孩子没有受到完整的教育,只要有一个孩子心灵受到创伤,都是我们心中之痛:我们正应该从这样的“生命观”来重新认识打工子弟的教育的意义。

这次地震让我们知道了“朗朗读书声”的意义:有了读书声,说明我们的孩子在学习,在成长,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垮,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不能设想,在“朗朗读书声”中,没有打工子弟孩子的声音。有老师说,只要听见孩子的“朗朗读书声”,我吃什么苦,都值了。正是这句话,道出了打工子弟教育的真谛。

这就说到了我们的老师。这次救灾,是人性之美的大闪光。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教师生命之美,灾区的老师也让全中国,全世界感动了。他们平时是那么不显眼地默默工作,但一旦到了危难时刻,在生与死面对面的那一瞬间,他们就挺身而出,救护了自己的学生,也拯救了中国和世界。我觉得,我们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也是如此。我读老师们的文章,最感动的就是他们的艰难的选择。就个人来说,打工子弟学校的环境实在太差了,他们多少次想退出,但是又都坚守下来了。原因很简单:“一双双童真的目光在等待着我们去给他们上课呀,我不去教,总得有人去教”,“哪怕只是孩子真诚的一句‘老师好’,我也会因此倾其所有!”“这个世界太需要热心肠了!”再朴素不过的语言,却捧出了一颗热忱、高贵的心!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整个社会对这些老师,灾区的老师,打工子弟的老师也要存有感恩之心,更要感到愧疚,并且扪心自问:我们国家、社会,以及我们自己,为改善这些教师的生存条件,教学条件究竟做了什么?因此,我们在感恩之后,还要发出呼吁:全社会都要来关注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的生存状态,政府更要从政策与制度上来保证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的生存权利和教育权利!

这次震灾的另一个闪光点就是志愿者的突出表现。我这里想强调一点:所谓“志愿者”就是自愿做“善事”;因此,参加志愿者活动,就是自我人性的“扬善抑恶”。应该承认,每一个人的人性中都是善、恶并存的,在一个健全的社会环境下,人性就会向着“扬善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反过来“扬恶抑善”,这样的人性发展就是不健全的,也说明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很多人都感到在汶川地震前后,似乎整个社会风气都变了,原因就在于,在此之前,许多人都是以恶看人,更以恶对人,地震震出了人的善良本性,有了“扬善抑恶”的社会氛围,志愿者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我因此而总结了四句话,并以此赠给在座的志愿者朋友:“能扬善抑恶的自我有希望,能扬善抑恶的教育有希望,能扬善抑恶的群体有希望,能扬善抑恶的国家、民族有希望”!

人总是在灾难中成熟的。这次汶川地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学生,老师,以及我们自己;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生命是美丽的,培育生命的教育更是美丽的。

活着,真好,真难。孩子的成长,真好,真难。

教育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老师,志愿者,真好,真难!

2009年4月10日—11日整理

请关注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

——《“草房子”作文竞争获奖作品选》序

北大爱心社的同学,发起面向全国农村初中学生的“草房子”杯作文竞赛,现在又把得奖作品编辑成书,希望我写几句话。我欣然应命,原因有三。

首先是这些被认为是所谓“天之骄子”的北大学生,能够把“爱心”投向农村的孩子,表明他们没有忘记培育自己的中国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这样的“报春晖”的行动,让我感动而欣慰:积极参与“平民教育”本来就是蔡元培老校长所开创的北大传统,今年正是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爱心社的这一活动,就更有了继承和发扬北大传统的意义。

其次,这次作文竞赛把关注点放在初中教育,也深合我意。我一直主张教育的重心,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初中,即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上,因为这样的教育普及工作,所担负的是提高未来的公民,普通劳动者的素质的任务,而这正是西部地区,以及我们国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也就是说,应该从地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初中教育,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的意义。

这里,我还想指出一点:经过长时期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在城乡基本上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尽管我一直认为所谓“基本普及”还要打很大折扣,因为不可忽视农村严重的“辍学”现象,但这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此,因为还有一个是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一个教育平等的问题。而教育的平等的实质又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发展起点上的平等问题,它同样也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等闲视之的。因此,在教育基本普及以后,我们就应该提出提高农村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的适当转移,我们这些年所做的“支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在这方面,是有许多事情要做、可以做的,而且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上,这就是我这些年一直在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如果把北大爱心社所发起的这次农村初中作文竞赛放到这样的背景来考察,就不难看出其意义:它的目的是吸引广大的读者,特别是城市里的读者,大学生,关心农村发展的社会人士,教育工作者,一起来关注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既肯定其成绩,以增强信心,又发现问题,给予切实的帮助,这就是“小事情”里的“大意义”。

其三,爱心社的同学在发起书里,提出了三点写作要求,关系到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我感兴趣,并深有同感的,这里不妨略作一点发挥。

一,“写身边的事”。强调“写身边的事”,首先有破除写作迷信的作用,应该告诉孩子,把你平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写下来,这就是“作文”,作文一点也不难,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文第一关:让孩子感到作文并不难,于是就可以放开来写。

强调“写身边的事”,还可以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因为相对而言,农村的孩子的生活是比城市里的孩子更为丰富的。老师们应该都记得,在鲁迅的《故乡》里,农村孩子闰土就因此而成为城市里的小少爷心目中的“小英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点里出卖罢了”,“阿!闰土的心里有无尽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鲁迅这段描写也许可以打破农村学生和他们的老师的自卑心理: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就受到地方风俗、节日,民间艺术的熏染,更和家人、亲戚、邻里有着密切的接触,他们的“身边的事”是更为多彩的,这就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源泉,在很多地方都是城市里的孩子所不及的。写下来,就都是好文章。这次竞赛的许多好作文,就来源于农村孩子自己的丰富的真实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但也不可否认,在这次参选作文里,也有些文章显得空泛而空洞,这有点出人意料。这背后的原因,颇值得探讨。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和这些年乡村的衰败,乡村文化的破坏,造成了今天农村孩子生活比过去的“闰土”相对狭窄、单调有关,这是最令人痛心与忧虑的,这是需要另作详细讨论的。这里要说的是,这也可能和这些年农村教育的“城市取向”、“应试取向”有关,以至造成了部分语文老师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写作文就要像某些高考“范文”那样,从书本上抄引警句妙语,作大而无当的,不着边际的议论和抒情,其实这样的“从书本到书本”的写作,既违背了写作的规律,更是对农村学生的从生活出发的写作优势的自动放弃,是令人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