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工具。筷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筷子了。筷子开始并不称筷子,而叫“箸”、“”。
“箸”和“”是不一样的。“箸”是竹字头,用竹子做的称“箸”,用木头做的则称“”。“箸”和“”在古代的用法也有区别。《礼记·曲礼》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后来,为什么改“箸”、“”为筷子呢?因为古人十分讲究忌讳,“箸”与“住”同音,“住”有停止下来之意,“”有“窄”之意,有些不吉利,特别是乘船乘舟的人更忌讳。于是人们便取“住”的反义词“快”,意为一帆风顺,行舟如飞。这样“箸”、“”就被改称为“快子”了。因“快子”多用竹子制成,因而又在“快”字上加个竹字头,这就是“筷子”一名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筷子的国
家。亚洲不少国家受我国的影响,也使用筷子。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个值得推崇的科学发明,因为使用筷子能够通过牵动关节和肌肉,活络脑神经系统,使人变得聪明伶俐。
最初的筷子是用树枝、竹枝或动物骨头制成的。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竹子或树木削制筷子。后来又有了金、银、铜、玉石、象牙等各种质料的筷子。现代又有了美观大方的有机玻璃和塑料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