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校园歌曲,是在日本出现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音乐大多是雅乐,曲调冗长沉闷,只有那些贵族们才有时间欣赏,学生们对此十分不满。后来,文部省根据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情况,发动社会创作了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于是,许多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便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传统音乐的羁绊,在音乐上还没有得到很大突破。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真正的校园歌曲这才诞生了。这首歌曲采用孩子跳橡皮筋一类的歌谣体,用“去四七调式”反复叙唱一些简单的歌词,明快、短小、抒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立即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此后,人们称这类歌曲为“学堂歌曲”。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这种“学堂歌曲”传入我国。人们自发地把一些日本和欧美流行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于是,从1904年左右起,在国内,各种各样的唱歌书陆续印行,许多新学堂也逐渐开设“乐歌课”。同时,萧友梅、李叔同、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等人赴日本及欧洲留学,专门学习音乐艺术。1905年以后,学校唱歌已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风尚。这些新歌曲,当时被称为“乐歌”,后来音乐界将这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直至1970年代中期,校园歌曲在我国台湾兴起。当时,台湾学校的学生对充斥台湾社会的夜总会里低级、污秽、矫揉造作的“流行歌曲”与“洋歌”普遍不满,加之思想上的日益觉醒,因而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歌曲,通过自己的歌曲,来尽情抒发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怀念,表达对某些事物的喜厌或忧愁的心情。他们自觉地要求“唱歌应唱自己的歌”,这种要求与日俱增而形成热潮。因此,一些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大学生,便自告奋勇地自己作词谱曲,自弹自唱,以歌抒怀。“校园歌曲”的名称,由台湾杂志社于1978年4月首先创用,以后也有人称之为“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民歌”、“创作歌谣”等。据说,最先创作校园歌曲的作者是一个名叫李双泽(1949.7~1977.9.10)的学生,他被人们称为“校园歌曲”的开拓者。这些歌曲充满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情趣,自从问世之后一直在大学的校园内广泛传唱。因为内容诚恳真切,语言朴实无华,曲调优美自然,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感。这些沉郁、纯朴而又向往光明的歌曲,温暖着无数青年人的心房,使他们的思乡、寻根、回归的思想感情于郁积之中得到共鸣、抒发,撩起了对祖国的思念。歌曲中有一部分爱情歌曲,但它们所抒发的感情和愿望,都离不开爱国家、求民主、盼光明的主题思想,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并逐步传入社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步传入社会,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后来,台湾的许多校园歌曲传入大陆,深受大陆青年朋友的喜爱,如《童年》、《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橄榄树》、《大海边》、《美丽岛》、《小雨滴》、《少年中国》等等,作为优秀校园歌曲传唱至今。
近几十年来,校园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热潮,在国内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涌现出了大批深受青年朋友喜爱的优秀校园歌曲和歌手,优秀的校园歌曲如《一封家书》、《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祝福》、《朋友》、《栀子花开》、《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优秀的校园歌手如小柯、高晓松、老狼、张恒、沈庆、郁冬、叶蓓、丁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