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管子,也叫“头管”,简称“管”,古称“筚篥”、“觱篥”、“悲栗”或“芦管”,是一种簧管乐器。它最早源于古代波斯,公元4世纪时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管子构造较为简单,由管哨、侵子和管身组成,管身上开有八个音孔(前七后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盛唐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管子吹奏能手,如李龟年、王麻奴、尉迟青和安万善等,使管子的音乐艺术达到较高水平。唐代诗人岑参、元稹、白居易和张祜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管子做了描绘,其中以李颀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最为著名:“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被誉为描写管子音乐的杰作。
在《乐府杂录》中,曾记述着王麻奴吹筚篥的故事:唐德宗时,幽州民间艺人王麻奴,善吹筚篥,河北推为第一手。他以此骄傲自大,除当朝显宦邀请之外,从不轻易为人吹奏。他听说京城里的尉迟青将军筚篥吹得好,很不服气,便来到长安一比高低。王麻奴用高般涉调奏《勒部羝曲》,吹完已汗流浃背。尉迟青原在家乡新疆时就练出了吹奏筚篥的高超技艺,他用平般涉调吹《勒部羝曲》,音韵婉转,轻松自如,使不可一世的王麻奴折服,再也不敢骄傲自负了。
宋代,筚篥以竹为管,在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经常用于独奏,由于在乐队中常作为领奏乐器,所以又有“头管”之称,可见当时它的表现力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明代时,筚篥改用乌木制管,并开始用于寺院音乐中。
到了清代,管子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了。这时,因管子的管身粗细和长短不同,已出现小管、中管、大管和双管了。
新中国成立后,管子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加键管,它通过键子控制半音,便于做各种转调或演奏临时变化音。这种加键管,音色圆润、柔美,适于独奏。在我国冀中的河北吹歌、冀东的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福建十番等民间器乐合奏,以及民族乐队和戏曲乐队中,管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