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经络穴位养生祛病法
33632900000005

第5章 手三阳经

一、宁心安神、舒筋活络的关键——手太阳小肠经未时是指下午13~15时,这时是小肠经当令。西医认为小肠是主吸收的,小肠能吸收、摄取水谷的精华。吃完午饭,由小肠来吸收精华是非常合理的。小肠经当令的时候对应的生肖是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有来历的,大家可以看我们的汉字“美”,我们可以把它拆为一个“羊”字和一个“大”字,这是因为未时是主滋味的。我们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与西方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首先是要满足口腹之欲。

循行路线

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髂),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联络脏腑

小肠经属小肠。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叫肠。“肠,畅通也”,肠就要保持通畅。小肠将脾胃腐熟的水谷接受容纳,并充分腐熟和吸收。当你的吸收能力差了,就是小肠经出问题了。但是小肠吸收的精华跟小肠没关系,它自己不能留着,东西就在它这儿过一过手,收完了就要上交给肾,由肾藏起来。如果你的吸收能力弱了,东西都收不了,形成垃圾堆着,时间长了女性就长蝴蝶斑。治疗起来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恢复小肠的吸收能力。

心脏供血不足,为何会影响小肠经呢?这其实是中医特有的一个概念——表里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这种关系是通过经络的通道联系起来的。如果心脏有问题,在最初的时候,小肠经就先有征兆了。一般我们伏案久了,肩膀就会开始酸,酸的意思是气血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痛是因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瘀滞,不通则痛了。再后来就变得僵硬疼痛了,僵硬是因为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式,血液就停滞在那里。

有的人不从事案头的工作,肢体也总是在运动之中,那么他们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又怎么考察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在我们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小的时候打闹玩耍经常会碰到它,总会过电般一麻到手。这条“麻筋”就是小肠经的线路。你现在用拳头打一下这“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如果有被电触的感觉,则可知你的心脏供血能力还可以;如果只痛不麻,那你的心脏已经存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测试法,像解放军那样行个军礼,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会不会很松弛,松弛就是此处气血供应不足了。这里正是小肠经,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

有的人脾气很急,总是心烦气躁,动辄要与人争吵嚷嚷,中医认为是心火亢盛。由于火气太大,无处宣泄,就拿小肠经“撒气”了。结果小肠经就会肿胀、酸痛。顺着小肠经就会牵连到耳朵、喉咙、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这些地方或疼痛或麻木。这时就一定要按摩三焦经和小肠经。

小肠经就好比一面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经的表里关系,我们不但能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用调节小肠经的方法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所以很多时候,上臂内侧松松垮垮的肉不是靠减肥和练习哑铃弯举就能解决问题的。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38穴)

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 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 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 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 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 听宫耳前珠上走

常用穴位

1、急性腰疼点按后溪

后溪在手掌小指侧,微握拳,当小指近手掌那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即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手的外侧方。

后溪是治急性腰扭伤的特效穴。当腰扭伤、疼痛在脊柱两侧时点揉的效果尤为显著。但是在自我保健时,它除了可以作为治疗腰痛的主要穴位来按揉以外,还有一点经常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它的止痛作用。把拇指或者示指、中指屈起来,用关节抵住后溪穴,然后用力,边用力边进行轻微的旋揉,止痛效果相当明显。落枕时也可以这样做,僵硬的脖子一会儿就好了。同样按揉天柱穴、大杼穴、大椎穴、完骨穴、肩井穴也能马上见效。

天柱穴和大杼穴怎么找呢?方法如下:先摸到枕部最突出之处,再往下摸,则有凹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颈窝”,天柱穴就是在后颈窝往下2厘米处,脖子两侧直向筋肉的外缘上,一压,会有强痛;脖子往前倾,从枕部往脖子后侧摸,颈项底部有大块凸骨。从它的下一个凸骨和下两个凸骨之间起,再往左右二指宽处,就是大杼穴。可以用绑好的五六支火柴棒或是圆珠笔头连续刺激这些穴道。

这里还要讲一个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就是落枕穴。在左手背上示指和中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如果心脏持续地供血不足,那么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瘀血,没有新鲜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缺乏气血供养的肩膀就好像缺水少粮的边关军队,抵御不住外界风寒的侵袭。如果此时睡觉偶遇风寒,哪怕是一点点风,这不过是诱因,你就会落枕。其实落枕一般不是当天得的,是有一段时间酝酿过的,风只不过是导火线罢了。这时,可以用示指指腹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就会感觉轻松多了。

2、小指发麻拨小海

小海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取穴时屈肘抬臂位,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取穴。这时,用手指弹敲该部位时有股电麻感直达小指。

小海穴除了可以治疗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外,还可以治疗上肢麻木,尤其是小指麻木。因为该部位的深层解剖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经过,而尺神经支配小指的感觉。我们在用此穴的保健作用时应该以按揉为主,但是在治疗颈椎病压迫神经所致的小指麻木时,应该加上拨动,使麻感传到小指。

3、肩周炎的必用穴——肩贞

小肠经上有一个专治肩关节周围炎的。它位于肩关节的后面,自然下垂手臂时,手贴近身体,在腋下穿过向上用中指点揉;或者另一手从前面经过,手掌根放在肩关节的正上方,中指到达的地方。

4、天宗穴

天天守在电脑旁的朋友们通常都会肩膀酸痛。有的人站起身活动一下,很快就恢复如常;而另一些人则会日渐加重,先后背痛,然后脖子也不能转侧,手还发麻。这一系列症状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肩颈综合征”。其实多数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小肠经气血也虚弱了。观察一下小肠经的走向就会发现,从脖子到肩膀,再从胳膊到小手指,一路下来,正是你平常出现症状的部位。这时,我们可以天天敲打小肠经,做时要加上1分钟的扩胸运动,再加按1分钟的天宗穴。

取穴时一手下垂,另一手从肩关节上方绕过,向下顺着肩胛骨往下走。它的位置相当于肩胛骨的中线上中点处,点按时感觉非常明显。

5、下巴老掉灸听宫

听宫穴在面部,耳朵附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取穴方法,当我们张口时,耳屏中点前方凹陷处。此穴一般采用点按的手法进行操作,一压一放,主治耳鸣、耳聋、齿痛等。还有一种病,有些人经常会有体会,但是没有明显的感觉,疼痛什么的感觉都没有,只是张嘴时或者吃饭嚼东西时,耳朵旁边老是咯嘣咯嘣响,偶尔下巴会突然掉下来,这就是颞颌关节紊乱。治疗此病时应该以艾灸为主,最好是配合附近的颊车、下关等穴一起灸。

脏腑经络病候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软处)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像牵引,上臂痛得折断。

本经腧穴主治“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主液——小肠受盛胃腑腐热下传的水谷,经进一步消化和泌别清浊,其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于全身。糟粕下走大肠,水液归于膀胱,因此小肠可产生水液,故本经主液所生病证。

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临床上经常用泻小肠火来去心火。如上面说到的小肠主液,其实心火也可以下降到小肠。如我们经常会碰到口舌生疮、舌尖红痛,用利小便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时只需泡点竹叶喝,或是再加点冰糖,热就能从小便导出来。

二、肺和大肠的保护神——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是大肠当令,大肠在中医里面是主管“津”异常所出现的疾病。天津的“津”,就是港口的意思,货船在这里进进出出。“津”就是进进出出的这么一种状态。“津”的异常也就是进多出少或是进少出多两种,如果“津”的力量达强,就会大便干燥;而“津”的力量不强,就会拉稀。卯时还是天门初开的时候,是阳气开始出于地表,显现神机的时候。寻应于人体,就是卯时到了,人也就自然醒了。而相对于天门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也就是肛门。

循行路线

大肠经从示指末端起始(商阳),沿示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向上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人肘外侧(曲池、肘髂),再沿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人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膈肌,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

联络脏腑

大肠长约1.5米,在空、回肠的周围形成一个方框。根据大肠的位置的特点,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

从上面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与手阳明大肠经关系密切的内脏有肺和大肠,所以疏通此经气血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肺与大肠的相关疾病,在此就不重复了。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体现的。如:我们想一想每当我们拉大便时哪儿在使劲?攥拳头的劲儿有助于解大便吗?一定得是憋气,让肺气充实起来。所以,拉不出大便,其根本是肺的问题,即肺气虚了。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40穴)

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 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历温溜 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 臂臑肩臑巨骨起

天鼎扶突禾髎接 鼻旁五分号迎香

常用穴位

1、治疗面口疾病的神穴——合谷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也就是人体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合谷又称虎口,它的位置很好找: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或者示指拇指并拢,肌肉最高点即是。

按揉合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古人经常用它来治疗头面部的疾病,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在治疗秋季的面瘫时,合谷是必取之穴。除了可以治疗面瘫外,它还有如下的作用:

(1)止痛:因为这个穴位经气旺盛,止痛效果很好,可以治疗牙痛、头痛以及扁桃体炎引起的喉咙痛等。另外,因为“同气相求”,也就是说大肠经和胃经都是阳明经气,所以古代文献记载合谷还可以治胃疼。此外,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女性的痛经现象越来越多。“气为血之帅”,行气可以活血,所以有痛经烦恼的女士可以试一试。

(2)预防和治疗感冒:合谷穴作为手阳明经的原穴,有宣通气血、促使阳气之升发而奏扶正祛邪之功效,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和预防感冒等外感病。感冒时用右手的拇指按掐左手合谷穴,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同样按掐右手的合谷穴,每次3分钟,每天按摩3次,只要坚持这样做鼻子可以很快就会通气。

2、上肢疲劳、酸痛就去找手三里

翘起大拇指,两肌腱中间为阳溪穴。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在曲池下约三横指处。

手三里穴对缓解上肢疲劳、酸痛特别有效。当你的胳膊又酸又疼时,你只需按手三里穴,不一会儿就会觉得好像轻松了许多。此外,本来合谷穴是最能有效治牙痛的,但是如果效果不好时,可在合谷穴与手三里之间,一边按一边找最能抑制疼痛的压痛点,穴位里面有“阿是穴”,也有“反阿是穴”,按压这种压痛点马上见效。

3、拨动曲池——让心情安逸

曲池在曲肘关节外,肘横纹外侧端。曲,弯曲,指曲肘时取穴;池,水停聚的地方,好像江河之水在这儿汇聚入海一样。本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经气从这儿向深处会合到脏腑,对调节阳明经经气及脏腑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曲池穴经常用来泻热,效果很好。如果心情烦躁,感觉心里像是憋着火时就可以把大拇指按在曲池穴,做前后方向拨动,这时会感觉酸胀或者有点疼,不一会儿,心情就会安宁,火气也会降下来了。

还有就是缓解关节的酸痛,效果很好。当你运动后,发现手和手臂直哆嗦或是握笔写字和拿筷子感觉手上没劲。怎么办呢?大可不必烦恼,这时我们只要揉曲池,并且一边揉一边屈伸肘关节,很快就可以感觉到胳膊的酸沉感就减退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每天点揉此穴对控制血压、血糖也很有帮助。

4、牙疼怎么办?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有过牙疼的人都知道那种滋味。有些牙齿失去了正常牙齿所具有的功能,这时只有拔掉了。当我们的牙齿形成龋齿,那么得马上去补这个洞,要不食物残渣掉进去就会刺激里面的神经,到时不去医院是不行的。

而一般的牙疼就不用那么兴师动众了,因为我们身上其实就有天然的“消炎药”,而且效果比任何西药还要好、还要快。但前提就是必须分清是什么类型的牙痛,是实火牙痛还是虚火牙痛。

实火时一般疼痛比较剧烈,不敢吃热东西,牙龈红肿比较明显,摸脉时会发现脉比平时有力而且快(脉洪数);

虚火疼痛一般不太明显,老是隐隐作痛,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牙龈红肿不太明显,摸一下脉会发现脉比平时细(脉跳的宽度变窄)。

其次要分是上牙痛还是下牙痛。因为上下牙齿所联系的经脉不同,下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上牙与足阳明胃经相连。

常见的牙痛有如下五个方面:胃火牙痛、肠火牙痛、肾虚牙痛、龋齿牙痛和智齿牙痛。

胃火牙痛是指上牙(火牙)痛,多是因为热邪传导到了胃经,或者因多吃了辛辣食物造成的,一般疼痛比较剧烈,甚至吃任何消炎药、止痛片都控制不了。

5、内庭、颊车和手三里

内庭位于第二、三趾缝处。颊车位于耳下下颌角处,咬牙的时候咬肌隆起的地方,它是胃经的穴位,向内对应牙齿;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这是牙疼的一个反应点,属于经验穴,一按下去牙疼立刻就减轻很多。手三里在曲池下面两寸,相当于示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因为我们不能自己随便给自己扎针,所以有上面这种情况的时候按揉穴位就可以了,也能起到止痛消肿的效果。止痛可以速效,消肿要坚持几天。一定要戒烟酒和辛辣的食物。最好再配合吃一点牛黄上清丸或者三黄片。

肠火牙痛就是指上牙痛,主要是大肠有实火造成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入下齿中”。它的症状和上面说的胃火牙痛差不多,但是取穴的时候一定要以祛大肠火的穴位为主。

6、合谷、曲池、手三里

合谷是治疗肠火牙痛的特效穴。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是连接大肠经经气深入到大肠的穴位,最能排毒清热。

这几个穴位都不要拘泥于时间的限制,当牙疼时,要不定时地按揉,从下到上依次进行,合谷、曲池、手三里,每穴2分钟。

饮食上的禁忌基本上和胃火牙痛一样。

虚火牙痛其实就是肾虚牙痛,这种疼不明显,但是时间较长,一直觉得隐隐作痛,时轻时重,牙龈一般没有红肿现象,只是牙齿根部有松动的感觉。其实这是肾阴虚造成的虚火上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的好坏和肾功能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肾阴虚,牙齿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而且阴虚导致阳相对地偏亢,才会显现出来“上火”的症状。

这时,选取合谷、手三里、太溪三个穴位就可以了。合谷,手三里治标,太溪补肾阴治本。每天晚上泡脚之后按揉太溪穴5分钟,合谷和手三里不定时地按揉以减轻疼痛,帮助治本。

另外,最好配合吃一些六味地黄丸。如果睡觉时有盗汗,或者感觉躁热、睡不踏实的话,可以吃知柏地黄丸。平时可以用枸杞子泡茶喝,或者用枸杞子和山药熬粥喝。

龋齿牙痛要及早到医院治疗,有齿洞的一定要填充,因为有齿洞的话就等于把牙齿里面的神经给暴露出来了,不管是食物残渣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掉进去以后就会压迫刺激神经,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

智齿牙痛比较特别,因为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长智齿。其实,智齿疼是因为这个时候牙龈上面的肌肉已经长得比较厚了,所以牙齿长出来的阻力比较大。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长过智齿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一颗智齿两年了还没有彻底长出来,过一段时间会疼上几天,好像怕人忘了它似的。其实它是在提醒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弱了。

有些人去看齿科医生,他们拿着注射器照着智齿的地方喷些药,然后让你漱口,反复几次就不疼了。其实他们就是用一些双氧水清理一下牙齿旁边的垃圾而已。说明这个时候不用去什么医院,自己买一瓶双氧水,在家每天多漱口,然后不时地按揉两侧手三里就行了。

上面这几种情况虽然原因不同,但是排除病因之后,每天饭后用温水漱口,最好是淡盐水。牙疼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烟酒和辛辣的东西一定要戒除。保健是相同的,就是平常要用穴位祛胃之火,并保健肾经。

每天叩齿,不计次数,但是不要太少,古书记载的保健法里面都有每天叩齿千遍之说。

早晚刷牙是必须的,还要注意刷牙的方法,刷毛不要太硬,那样会破坏牙齿表层的釉质,要照顾到牙齿的方方面面,彻底把各种残渣清理干净,不给那些致病因素任何可乘之机。

7、鼻炎与鼻塞的克星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就是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

看到这个穴位的名字就能知道它的作用。此穴能通鼻子,古人给它起名子就是因为鼻子不通时不闻香臭,什么味也闻不出来,如果你按了它后就会发现能闻见香味了,所以就叫它迎香。迎香穴是治疗鼻塞的特效穴。遇到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或者过敏性鼻炎时,按摩两侧的迎香穴1~2分钟,症状可以立刻缓解。也可以加上鼻子周围的穴位,比如印堂穴。但是对印堂穴,光按是没有用的,要用中指的指肚按在印堂穴上,稍微用力按压,然后慢慢地向上推。如此几次反复刺激,鼻塞就能消除了。当然刺激位于脖子后面的风池穴也非常好。

连续喷嚏不止的,可以用力压迎香穴直到不打为止。还有人说便秘时也可以先揉两边的迎香穴两三分钟,然后就会有便意,最好在按揉时加上天枢穴效果会更好。

到了冬季,天气凉了,这时室内室外的温差相当大,在我们出门前最好先用双手按揉脸上两侧迎香穴,感到鼻内有些湿润的时候即可停下。然后双手干搓面部,也就是干洗脸,上下反复搓至脸上微微发热,这时我们可以放心地出去了。千万不要怕麻烦,其实全部做完只需2~3分钟。等到我们外出回来的时候,再按揉双侧风池穴2~3分钟,就可以把寒气从我们的体内祛除。如果能做到这些,哮喘就没有可乘之机。

8、敲打胃经和大肠经好处多

脖子上的皮肤松弛了,影响美观,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有惊人的改观。

面部皮肤的保养:先用10根手指肚轻轻敲击整个面部,额头、眉骨、鼻子、颧骨、下巴要重点敲击。再用左手掌轻轻拍打颈部右前方,右手掌拍打颈部左前方(手法一定要轻)。然后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大肠经很好找,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最后换过来左手攥空拳再敲打右臂,每边各敲打1分钟(从上臂到手腕,整条经都要敲)。敲打大肠经是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

此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经络——胃经,也要敲打。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胃经敲打可稍用力。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有人脖子上的皮肤松皱了,影响美观,其实这不过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的。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会有惊人的改观。

我们一般应该在卯时来按摩大肠经,因为气血的循行在十二时辰里面各有旺衰,大肠经对应卯时,也就是早上的5~7时。早起习惯的人可以做到每天坚持按摩大肠经。对于那些没有早起习惯的人可以在同名经经气旺的时候来按摩,也就是要在足阳明胃经当令时来按摩,辰时即上午的7~9时。

脏腑经络病候

如果大肠经经气盛有余,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如果气虚不足,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上身部位因为经络“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示指)痛等感觉。由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部位与五官的鼻子、下齿等关系密切,经常会出现眼睛发黄、口发干、眼睛干涩、流涕或鼻出血、牙龈肿痛或者是咽喉痛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是与大肠经主“津”的功能分不开的。

三、人体健康的总指挥——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是什么呢?三焦就是人体内部的那个大空腔,皮肤、肌肉、骨骼所围成的大空腔。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现有一种说法就是从字形上来看,汉字“焦”的下面是四点水,在我们古代的造字中,四点水是代表火的。上面的字是“隹”,意思是小鸟。小鸟下面是火,焦字代表我们在烧烤时,一定要用小火来慢慢烤。因此,三焦在中医里归属少阳,是小火、少火的意思。亥时,就是人应该休息了,这个时候的休息,我们整个大空腔里面都是温煦的,都能得到最好的休养。

循行路线

三焦经从无名指末端开始,沿上肢外侧中线上行至肩,在第7颈椎处交会,向前进入缺盆,络于心包,通过膈肌,遍属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翳风、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髂、耳门),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髂)接足少阳胆经。

联络脏腑

三焦有什么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

我们通常说“五脏六腑”,那六腑是什么?没有学过一点中医知识的人是说不清楚的,通常只能说全五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还有一腑,就是三焦。我们的五腑都像一个容器,且时满时空,就像我们的胃肠,被食物填满又排空,周而复始。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膀胱、大小肠。

1、通行元气

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人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日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气虚现象。

2、运行水谷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将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中焦者,当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运行水液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体里的内脏,都要有个家。于是,身体里就有一栋三层的“楼房”,三楼住着心和肺(上焦),二楼住着脾和胃(中焦),一楼住着肝和肾(下焦)。他们就像“小朋友”一样,住在楼下的,有时候到楼上找人玩玩。住在楼上的也要下来找人玩玩(心肾相交,上下交通)。那么怎么去呢,就要有楼梯了。这三层楼的楼梯,就是三焦经了。如果楼梯堵塞了,楼上楼下的“小朋友”就不能互相来玩了。我们敲三焦经,就是要清理楼梯上的垃圾,让楼梯重新恢复畅通,那么住在那里的“小朋友”就高兴了,我们的身体也就没病了。

常用穴位

1、便秘、两肋痛、耳鸣、耳聋是呀支沟穴

支沟位于手臂的外侧,当手背朝上时,腕关节背侧的横纹上三寸,在前臂的两个骨头之间的空隙中。按揉时要有酸胀的感觉才好。支沟可以用来治疗胁肋部的疼痛,因为胁肋在理论上属少阳经的“势力范围”。配上其他穴位还可以治疗多种针刺的效果,所以同时要配上他其他的穴位进行刺激。比如落枕时,配上经外奇穴“落枕点”;便秘时,可以配上天枢、气海、照海、丰隆、足三里等。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46穴)

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 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 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消泺 臑会肩醪天醪堂

天牖翳风瘈脉青 颅息角孙丝竹张

和髎耳门听有常

2、按揉肩髎治疗肩痛

肩髎位于肩关节的后方,当胳膊向外展开时在肩后有一个“小窝”,后面的位置相当于肩髎的位置。它主要用来治疗肩周炎,《针灸甲乙经》上面记载说:“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可见它治肩病的历史有多悠久了。知道了穴位的主治和位置后自己每天就可以花5分钟进行按揉,双手一定要交替进行,因为即使只有一侧患病,这样交替进行的同时也是对肩关节功能活动的一个锻炼。

3、祛“风疾”第一要穴翳风

翳风这个穴,从它的命名可以看出这个穴位一定会与中医的“风”有关,中医上讲的“风”分为“内风”和“外风”。“内风”多是由于人体阴阳不协调、阳气不能内敛而生,而且多为“肝阳上亢”,动则生风,导致“肝风内动”而发生突然昏倒,相当于西医中1的突发脑血管病。而“外风”则是由于外界即自然界的不合乎正常时节的风,或是正常的风但由于人的体质弱。“内风”常导致中风、偏瘫等疾病,“外风”则易导致伤风感冒。

翳有“遮盖、掩盖”的意思,顾名思义,翳风能对一切“邪风”导致的疾病有效,即“善治一切风疾”。它不但可以用来治疗,还可以用来预防和诊断疾病以及判断病情的加重与否。

首先说预防,坚持按揉翳风穴可以增加身体对外感风寒的抵抗力。也就是说,能减少伤风感冒的概率。再说治疗,在受了风寒感冒后如果按揉翳风,头痛、头昏、鼻塞等症状一会儿就没了。治疗面瘫时,翳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不管是中枢性的面瘫还是周围性的面瘫。有人研究过,周围性面瘫发作前在翳风穴上有压痛,好多人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嘴歪了,或者是前一天晚上睡觉时一直吹风扇,第二天早上刷牙时发现嘴角漏水,照镜子一看,嘴歪眼斜,这时你会发现在翳风穴确实存在压痛。而且在治疗几天后,用同样的力量来按压穴位,如果感觉疼痛减轻,病情一般较轻;反之,则病情较重。

作为日常的保健常识,当我们从外面的风天雪地里回到屋子里面后,一定要先按揉翳风穴3分钟。另外,天热时一定不要让后脑勺一直对着空调或电风扇吹,因为这样后患无穷。

那么,如何确定它的位置呢?翳风穴书上是这样定位的:正坐、侧伏或侧卧。从耳后突起的高骨向下摸,到耳垂后面,在下颌骨的后面的凹陷处就是了。向前按时有一种酸胀的感觉能传到舌根。

4、耳门拒风邪于门外

感冒之后耳朵里面觉得堵得慌,好像是说话时用手捂着耳朵的感觉。这都是风邪在作怪,风邪为阳邪易袭阳位,而我们身体上的阳位就是人体的上部、肌肉、腰背。这是与自然界的风的特性有关的。这时只要我们想办法把风邪从我们的身体中驱赶出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穴位名字的由来。“耳门”顾名思义,看到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很直观了解到它的位置——在耳朵眼外面。揉按此穴我们不需要讲时间,只要感觉不太舒服就可以拿来揉按。怎样找到它呢?有一简便方法:耳门在耳朵眼的前方,不张嘴时能摸到一个骨头,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当我们有了如上所述的症状时,我们只需这样做:每次先按揉风池穴3分钟,一定要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按着用双手同时按揉两侧耳门,3分钟足够,不过最好一天多按几次效果更佳。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按揉外,还要在饮食方面有所注意不能吃肥腻的东西,容易上火的东西也不要多吃。

脏腑经络病候

从循行路线来看,三焦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其实三焦经我们又把它称为“耳脉”,所以耳朵的疾患可以说是通治了,像耳聋、耳鸣、耳痛都可通过刺激本经穴位得到缓解。

这条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所以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还能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等发生在颈部的疾病。由于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所以又可治疗肩周炎以及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的病痛,还包括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运用欠灵活等症。

三焦经它的终止点叫丝竹空,正好在我们长鱼尾纹的地方,而且很多女士这个地方最易长斑,所以刺激三焦经是可以防止长斑和减少鱼尾纹的。

此外,三焦经还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功效呢!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