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38

第38章 幸福观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①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②无我③,得成④于忍⑤,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⑥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⑦福德故。⑧”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⑨,是故说不受福德。”⑩①沙等:可能是印欧语系名词加后缀表示复数的语法形式。

②一切法:是者的总称。

③无我:在古印度哲学中,除前面论述的有我、无我外,还有从吠陀哲学的satasat发展而来的“我”和“无我”,sat指本体“永存”,最后发展成“我”论;asat指现象界“断灭”,最后发展为“无我”论。可见,这个“无我”实是“不是”,是“是”的反面。此处无我便认为一切法是“不是”。

④成:成立。

⑤忍:即忍土,是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即现象世界。得成于忍:指出了一切法只存在于现象界中。

⑥何以故:追问了前后两位菩萨的不同之处。

⑦不受:不关心。

⑧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指出了后一菩萨已清除了情欲上的满足,并以思辨生活为最大的善。

⑨贪著:即贪爱执著。多求而没有满足为贪,贪心固执而不离为著。佛教哲学认为,贪著起于邪念,由贪著遂生种种烦恼。

⑩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菩萨必须清除情欲上的恶念,不关心物质上的满足。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一个菩萨以布施作为最大的善;如果又有一个菩萨,认识到一切法都不是‘是’,都是现象界中的什么。那么,后者将比前者获得更大的善。”

“为什么?”

“须菩提,菩萨就不应该关心物质上的满足。”

须菩提问道:“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应该关心物质上的满足?”

“须菩提,追求最大的善,就必须清除个人情欲上的恶念,而以思辨生活为最大的满足。”

【评析】

本品的论述意味着佛教哲学不否定追求个人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倾向,人生的行为就是追求幸福,人生的真正目的是幸福,只有追求幸福的生活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生活,幸福被视为真实的人生核心。所以,佛教哲学的人生哲学是关于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学问。

在一般人眼里,布施可以使一个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大方布施的人其品性是好的。佛教哲学也提倡抛弃一切财富,不经营生计。但佛教哲学提倡受持读诵本经,说明佛教哲学不以外在的好处为追求目的,而在于对理性的追求。因此,佛教哲学伦理学的真正任务并不在于描述人的行为,不在于指导“做”什么,根本上是要通过“做”什么,来诠释“是”什么,要对“是”有所理解。因此,本品中提倡以追求智慧为最大幸福。据佛经中记载,当时的六师外道沙门团和佛陀,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出身于贵族,如佛陀就出身于贵族,他的一些弟子也出身于贵族,但他们选择了放弃了优越物质生活而出家过着乞讨的生活,这使得他们逃避了国家事务,成为一般人所称的偷闲者,而将更多的闲暇用于沉思活动,进行广泛的哲学思辨。应是这一幸福观的体现,实质上也是印欧语系哲学中的一种幸福观。在古希腊哲学家中,赫拉克利特以追求真理与正义为最大的满足,他不仅放弃了王位,离群索居,隐匿山林,以根草度日,同野兽为伍。并且,他还说过这样的话:“……而(我将)满足于我的卑微并保持我的素志。”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后来的伊壁鸠鲁也是满足于平常的面包和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金刚经》中,佛教哲学至少论述了这四个等级的布施:1)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2)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3)初日分的恒河沙等身,中日分的恒河沙等身,后日分的恒河沙等身;4)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由不同等级的布施暗示了幸福是有等级的。但所有不同等级的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不如受持读诵本经的福德,说明佛教哲学以求智为最大的善。由于求智得到的幸福与人类所认为的幸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意味着佛教哲学认为通过形上的思辨获得的是心灵上的快乐,追求智慧的生活是最好最幸福的生活。也即佛教哲学把求智活动当成是人世间最高级的心灵活动,是自在的价值所在,心灵上的快乐是最大的、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由此,佛教哲学提倡的幸福就不是经验的幸福,而应是斯宾诺莎幸福,即精神幸福。这一幸福观与我国古代幸福观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古代提倡“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实质上是提倡通过学习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其实,古印度自古就以心灵上的快乐当成为最大的、真正的幸福。特别是瑜伽派,更是这一活动的代表派别。该派提倡禅定,其意义在于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追求心灵超越的主观感受、心理体验,以心灵的不变对付外界的万变,而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沉思美好的世界,回归理想精神家园。也许佛教哲学的这一幸福观正是来自于瑜伽派。

而佛教哲学提倡抛弃一切财富,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主张,暗示了佛教哲学为他人、为社会而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生命的忍辱负重乃至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而且,我们从经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佛教哲学所追求的幸福是现实的、现世的幸福,而不是人死后的、天国的幸福。但今天求佛的人们,多是以牺牲现世的幸福为代价,来追求来世的幸福,使佛教哲学成为扼杀人们现世幸福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