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39

第39章 是论差异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①?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②

“如来者,无所从来③,亦无所去④,故名如来。”⑤①来、去、坐、卧:是此是如来的人格化描述,表述了如来不是真的不动。如来具有能动性,它包括运动以及被动者,与运动、变化结合在一起,是不动的第一推动者,或不动的原动者,因为没有运动就不会有存在,不会有作用和被作用。换句话说,如来的动义揭示了如来这一是者是其所是的过程。

②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不能把如来当成一个人。

③无所从来:指出了如来是不可回溯的起点。再有,“无所从来”就不是从外部而来,而只能从自身中来。所以,“无所从来”还意味着如来只能由自身而来并立于自身之中。而这一义即印欧语系es的本义。换句话说,如来揭示了es的本义。

④亦无所去:指出了如来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端点。再有,“亦无所去”就不能从自身中出去,只能维系在自身之中。而这一义即印欧语系bhu的本义。也即是说,如来揭示了bhu的本义。

⑤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如来的另一定义。它揭示了如来不是从出生、生存之始而来,也不是到死、生存之终而去,它既不生成也不消灭,而是生存着的。巴门尼德在论述“是”没有产生和毁灭时说:“因为你愿意给它找出哪种来源呢?它能以什么方式,从什么东西里生长出来呢?它既不能从是者里生出,这样就会有吗?另一个是者预先存在了。我也不能让你这样说或想:它从不存在里产生,因为是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所以,它必定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根本就不存在。”——这段话正是对如来这一定义的另一种表述。海德格尔关于来源的定义:“来源(herkunft)始终是以未来[zukunft,去(zu)着的来(kunft)的方式来着]”(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道路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81),与如来这一定义也很相似。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此是不知道自身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如来的这一定义可能是继承了《广林奥义书》(4·5·15):“它(atman)是非毁灭的,因为它不能被毁灭;它是非附加的,因为它不能被附加”,及《迦塔奥义书》(1·2·18)和(1·2·23):“(阿特曼)不生,不死;它不从任何东西中产生,任何东西也不从它那里产生。阿特曼是不生的,常住的,持久的和原初的”的观点。

【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是朝向、指向、或投向一个世界呢?那么这人便没有真正理解我所说的义旨。”

“为什么?”

“对于如来来说,它既不生成也不消灭,而是生存着的,所以,才称它为如来。”

【评析】

本品前半品否定从来、去、坐、卧认识如来,论述了如来的本来意思是一种能起作用——让其是,使之是——的纯活动,它充满着动感,而不是静态的。也即如来的根本意义是活动、能动,它具有创造万物的作用。后半品便进一步强调了如来的“是”义。

前已述及,佛教哲学中,真如有二义,一是实相义,另一是缘起义。如来也具有两义,一个是作为绝对存在的如来,这个如来就是真如;另一个是“乘真如而来”,也即由绝对存在而来的如来,这个如来已由“是”变成为是者。而真如一词常作为如来的同一意义来使用,真如有时又指如来,如来有时也指真如。但它们的梵文原文却不同,分别是bhutatathata和tathagata,暗示着它们存在着区别。笔者以为,佛经以bhuta加上tathata表示真如,以tathata与agata结合表示如来,可能是为了区分“是”与是者的不同。因佛经中,真如常表示绝对存在,而如来多指现象层面上的存在。真如由bhuta透露出它是“是”,如来则由agata透露出它是是者,由此真如和如来便体现了“是”论差异。再有,真如既是“是”,也可以是如来,反映了它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eimi。西方哲学中,当把eimi作系词时译为tobe,作为存在意义时应译为exist。从这一方面看来,真如就是being,它本身也包含着“是”论差异。海德格尔曾说,德文dasSeiende(是者)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它一方面指那总是“是着的东西”,即是者;另一方面又意指“使是者成为是者”这件事,即发生在是者身上的“是(seiende)”。也即seiende实际上也有两重意义,即“是着”和“是的”,后者即是是者。可见,真如与如来就类似于德文seiende和dasSeiende。因此,bhutatathata和tathagata的区别就等于将“是”解读成有和存在,体现了“是”论差异。

中国佛教常根据真如的二义,以不变义讲本体论,以随缘义讲宇宙发生论。王日休说:“真性所以谓之如者,以其明则照无量世界而无所蔽,慧则通无量劫事而无所碍,能变现为一切众生而无所不可,是诚能自如者也。其谓之来者,以真性能随所而来现,故谓之如来。……言如如者,乃真性之本体也。言来得,乃真性之应用之。是则如来两字,兼佛之体用而言之矣。”悟真子辑校.金刚经全注全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6.由此,“是”论差异又成为体用之别。在一些经论中,将佛性当作是如来的生因,而将佛性的显现当作是如来,似也包含着“是”论差异。法藏在《华严经问答》中对性起与缘起的区分似乎是“是”论差异:“性起与缘起,此二言有何别耶?”答:“性起者,即自是言本具不从缘起言。缘起者,此中人之近方便,谓法从缘而起,无自性故,即其法不起中令人解之。其性起者,即其法性,即以无起为性故,即其以不起为起”。高楠顺次郎等.华严经问答(下卷),大正藏(第45册)[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五年:598。

采用不同的词汇作“是”论区分也出现在西方哲学中。希腊哲学中经常使用on和toon这两个词汇,可能也是为了作“是”论区分。卡恩卡恩:古希腊语中的动词“be”,见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332.在其名著中,指出希腊语动词esti及其分词形式on具有istrue,isso,isthecase(是真的,是这样的,是这么回事)之义,并认为这是印欧语系es的一种前历史用法。而真如是古梵文动词bhuta形成的分词bhutatathata,也具有上述on的含义。因此,on应相当于真如。而toon是从einia的分词on形成的一个名字,toeon则是巴门尼德对toon的表述,是奥尼亚方言的形式。穆尼兹认为toeon不仅可以翻译成“是”、是者,也可以翻译成“所是(whatis)”、“所是者(thatwhichis)”、“是如此者(whatisso)”Munitz,MK.Existenceandlogic,NewYorkUniversityPress,1979:32.可见,toeon多用于是者层面。据此,它应相当于如来。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ousia是parousia的略写,它具有“是”和是者二义,但表述本质时常用ousia,表述现象或外观的表现时常用parousia。也即ousia相当于真如,parousia相当于如来。再有,ousia和hypostasis两词中,ousia常被用于表述本质,hypostasis则是作为第一本体的ousia(因第一本体是是者)。这一区分也与真如与如来的区分相似。

顺带讨论一下,以往把真如和如来都译成英文suchness或thusness似有商榷之处。因为,真如是佛教的最高哲学范畴,它由“是(bhuta)”加后缀“tathata”构成。在西方哲学中,being也是最高哲学范畴,它也由be加上后缀ing构成。因此,真如似应译成being较为合适。而与如来相近的词汇应是exist。因为exist一词中,ex是出现、出来之义,它表示is显现出来,因此,exist的根本含义是“从背景中站出来”(英)葛瑞汉.西方哲学中的“being”与中国哲学中的“是/非”“有/无”之比较.场与有(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7.而从背景中站出来时它已显现为物,所以,exist常表示现象层面上的存在。而如来“从真如而来”之义与“从背景中出来”之义相同,如来也常作为现象层面上的存在。再有,如来也可与英文become相当。因为,tathagata中的tathata是“是”,相当于英文“be”,agata是“来”,相当于英文“come”,tathagata与become都表述了“是”的“生成”之义,揭示了一个“生成”意义上的世界。由上述,与如来相当的英文词汇是:exist、become,与其相当的希腊文应是toon。我们应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应用不同词汇来翻译。

由前述可见,佛教哲学引入如来解释“是”,使古印度哲学“是”增加了是者之义。但如来成为了是者,不是“是”的消失,而是在“是”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这一情况应是吠陀哲学走进方言地区,“是”出现了是者之义的反映。它与希腊哲学走进拉丁地区时,“是”出现是者义的情况一样。由此,又印证了佛教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相同的遭遇。由于如来一方面本身是是者,另一方面又能意识到“是”,具有“是”和是者双重意义,导致佛教本体论中“是”与是者开始混淆,人们开始把“是”当成为是者,使佛教哲学由对“是”的追问而滑向了对是者的追问者,而遗忘“是”。所以,《金刚经》中,佛教哲学本是在追问“是”,但“是”之真理始终未被我们所认识。再有,研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著称的M.K.穆尼兹MunitzMK.ExistenceandLogic.NewYorkUniversityPress,1979:48.曾说过:“在你开始被ousia或toon弄得焦头烂额之前,你应该认识到,动词einai的多种多样的名词和分词形式”。通过上述,我们也认识到,佛教哲学的“是(真如)”与希腊哲学on一样,同一个“是”就可以有而且必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并且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名词和分词形式。

1928年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就职演说中,做了“形而上学是什么”的报告,他说:“后者是对无的思索,而前者说的是“是”论差异”。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2.《金刚经》中,由菩萨透露出佛教哲学对“无”的思考,由如来透露出“是”论差异,而构成了佛教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