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游地区,河道浅窄,水系紊乱。现在大部分河道经过了疏浚整理,在淮河平原上开挖了新淮河、新汴河、茨淮新河、红卫河等许多新河,大大增强了排洪能力,扩大了灌溉面积。
在淮河下游开辟和扩大入江入海水道。现在,淮河流域大部分水流可以顺利地经洪泽湖、大运河流入长江,一部分水流经过苏北灌溉总渠、淮沐新河、新淮河、射阳河等许多条新河,流入黄海。
北方不冻港——秦皇港
秦皇岛在河北省的东北端,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海港附近,海岸曲折,港阔水深,风平浪静,可以停泊巨轮,是一个天然良港。在严寒的冬天,虽然也有一个月结冰期,但冰层较薄,对于船的航行影响不大,所以不失为北方著名的不冻港。过去许多进出天津港的船舶,冬季改泊秦皇岛,因为天津港的海面,每年有两三个月的结冰期,需要靠破冰船开辟航道,船舶才能进出。
秦皇岛的位置在天津以北,纬度比天津几乎高1度,为什么反而成为不冻港呢?
一般说,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的热量比较少,往往气温要低些。同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影响着气温的高低和海水的结冰不结冰。
使秦皇岛成为不冻港的显著原因,是南方来的黄海暖流帮了它的忙。黄海暖流是对马暖流的一个分支,它带来的热量很大,而北方来的寒流,由于朝鲜大陆的阻挡,不能达到这里。因此这里的水温较高。
第二个因素是这里的海水含盐量较天津港高。我们知道,淡水一般在摄氏零度时开始结冰,而含有盐分的海水,结冰点要比一般淡水低。海水含盐量越大,越不容易结冰。
例如含盐千分之十的的水零下0.5度时开始结冰;含盐千分之三十五的海水结冰温度为零下1.9度。秦皇岛附近没有较大的河流入海,因而海水的含盐量较高,海面自然不容易结冰。天津港正在海河河口附近,大量河水冲淡了河口附近的海水,海面自然容易结冰。
秦皇岛海区的海水较深。深水层在暖季可以储藏较多的热量,使冬季的海面保持一定的温度,结冰的可能性就小了。加上秦皇岛北倚燕山山脉的东端,东、北、西三面都有山丘屏障,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的入侵,更使海面不易结冰。
“魔鬼城”揭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支俄国探险队进入我国新疆地区考察。在一天临近黄昏的时候,探险队在荒野中突然发现了一座雄伟的古城: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宝塔,整齐的街道和街道两旁一排徘鳞次栉比的房舍……这一切,使探险队大为吃惊。因为在地图上和史书中,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城市啊!
这是怎么回事?是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座古城呢?
原来,这就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著名的“魔鬼城”。它位于距我国边疆小镇乌尔禾不远的地方。
这的确是一座神秘幽奥的“城市”。每当月明风清的夜晚,万籁俱寂,淡淡的月光笼罩在古城的上空,城中各种高大的“建筑物”投下了黑黝黝的身影。街巷之间没有行人,没有鸡犬车马声,一切都显得那么肃穆而且神秘。
到了刮大风的时候,狂风从西北方疾驰而来,夹杂着无数沙粒,象无数条皮鞭,无情地抽打着魔鬼城的城垣房舍,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
魔鬼城是谁建造的?城里真的有什么魔鬼吗?
其实,魔鬼城既没有什么魔鬼兴风作浪,也不是古代人民建造的古城遗迹,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由风沙塑造的一座奇特的“城市”。
要了解魔鬼城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头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准噶尔盆地曾经是一片烟波浩淼的大湖。湖盆四周耸立的群山中,奔流着大大小小的溪流,最后都流到这片湖泊里,把它们携带的大量泥沙、砾石,一古脑儿地倾泻到这个湖盆中。天长日久,湖泊终于被泥沙填平,成了陆地。这些沉积物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已经胶结在一起,形成为岩石。但是这种岩石还不如一般岩石那样坚硬,沙粒与沙粒之间胶结得不那么结实。另外,湖泊沉积物又往往是一层沙砾、一层粘土交互堆积着,一层软,一层硬。在风蚀过程中,松软的岩层被侵蚀得快;而较坚硬的岩层抵抗侵蚀的能力要大一些,能够较多地保存下来,容易在地面上形成奇特的地形。
科学家们调查发现,在魔鬼城里除了最常见的高大的垄状地形,即所谓的城堡以外,地面上还有许多被风沙磨蚀成的石蘑菇、石笋、石兽、石亭等,千姿百态,形象逼真。
也许你们会问,风有那么大的威力吗?要多么大的风才能把这几十米厚的地层吹得遍体鳞伤呢?
告诉你们,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半部是我国著名的大风地区之一。每年冬、春两季,几乎天天都有大风,五六级、七八级大风经常发生。在一些风口地段,风力更是惊人,常常达到十二级以上。
兰州到乌鲁木齐的兰新铁路要通过一段有名的风口地区。这段风口大约在甘肃进入新疆以后不远的地方,是兰新铁路线上经常发生事故的危险地段。每到大风季节,百里风区,飞沙走石,直吹得火车不能前进。
风的威力虽然很大,但是仅有风还“建造”不出前面提到的那样的“古城”,而大风中挟带的沙石才是塑造魔鬼城的主要建筑师。被大风吹起的沙石大得惊人,小的黄豆般大小,大的核桃模样,交织成漫天的砾雹沙雨。
这种高速飞行的沙石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打在汽车驾驶室或火车车窗上,顷刻之间,玻璃全部粉碎。打在火车车厢的铁皮上,一下子就会把漆皮剥光。因此,在这些风口地段建筑的砖墙、埋设的水泥电线杆总是伤痕累累,不要多久,就要重新修筑。
魔鬼城附近也正好是一个风口地段,它正对着一条山梁中的谷口,挟带沙石的大风年复一年地吹蚀,把比较软的岩层磨掉了,比较坚硬的岩层保存了下来。
由于原来岩层的结构、形状不同,因而形成各式各样的地貌形态。岩层中的裂隙,是风力最集中的地方,就好比我们平时所知道的“过堂风”。长久的吹蚀,使这些裂隙逐渐扩大、加深,成了一条条“街巷”,而两旁的岩层就成了临街而立的“房舍”。并且形成了一些“石亭”、石兽等。魔鬼城就是这样由风沙吹蚀塑造出来的,所以确切地说,应该叫它“风城”才更恰当。
山区气候奇
山区经常吹一种很有规律的风——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腰和山顶,人们叫它“谷风”;晚上,风从山顶、山腰吹向山谷,人们叫它山风。这种山区吹的昼夜不同方向的风,总称山谷风。
为什么同一个山区日夜吹不同方向的风呢?
原来,白天,太阳照射在山坡上,使贴近山坡的空气层温度升高,膨胀变轻,暖空气就从山谷沿着山坡上升,形成了谷风。夜晚,太阳落下去,山顶和山腰的空气比山谷里的空气冷得快,冷空气就从山顶和山腰向下流动,就形成了山风。
同一个山区,气温一般都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山顶、山腰总是要比山脚下冷得多。特别是在酷暑炎夏季节,凉热完全不同。例如,海拔1 164米的庐山气象台,在最热的7月里,平均气温只有22.6℃,气候宜人,早晚得穿毛衣。可是,山脚下的九江,7月盛夏季节里,平均气温高达29.3℃。从山脚来到山顶,人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金风送爽、丹枫叶红。因此,庐山成了避暑胜地。
山高了,四季也有不同变化。山高冬来早,山高入春迟,山高夏更短,山高秋先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这首诗就是山区迟来春天的真实写照。同时,比起平原来,山区冬长而夏更短。
“高处不胜寒”,这句古语说明了气温是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这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可是也有例外,世界上有些山地,气温却随着高度增加而升高。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山谷底部生长着喜冷的植物冷杉林、云杉林,在冷杉林的上部山坡,按照当地自然界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应该逐步过渡为高山草甸,可是那里却生长着喜暖的松树和山毛榉等阔叶树。这种谷地冷山腰暖的气温倒置,也使针叶林和阔叶林分布颠倒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
阿尔卑斯山顶终年覆盖着冰雪,气温很低,气压升高,形成了稳定的下沉气流,风从山顶冰川表面吹向谷地,使谷地气温剧降,这叫“冰川风”。白天,冰川风从上往下吹,而山地谷风却从下向上吹,冰川风被削弱了;到了傍晚,冰川风和山风一起从上往下吹,风势增强,风速可达10米/秒~20米/秒。
一般来说,白天的谷风相对地说是较暖的气流,而冰川风来自高山冰川,自然要比山谷风冷得多。山区冰川分布面积越大,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冰川风较强较冷。像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的冰川风都较强,日夜劲吹;而祁连山的冰川风就较弱,吹吹停停。
为什么克维尔塔尔谷地会形成局部地段上暖下冷的气温倒置现象呢?有人作了这样的解释:冰川风从上往下吹,把谷地的谷风暖气流抬升到冰川风的上部,使冰川风一直沉在山谷底部,产生“逆温”现象。久而久之,气温较冷的谷底就长出喜冷植物冷杉林等,而在山腰地带长出了喜暖的阔叶树山毛榉等,形成植被垂直分布的“倒置”现象。
我国丝绸之路北道上的新疆核桃沟,一年中也有一段时间有逆温层的存在。每年1月份,那里的冰川风和冬季风都很冷,冷空气下沉到河谷平原里,使沟上的气温反而要比谷地高6℃~8℃,它使那里的特产核桃树能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稳产高产。
不是每个山区有冰川风和山谷风就有气温倒置现象的。像喜马拉雅山区,冰川风劲吹,却没有形成“逆温”现象,谷地仍比山腰要温暖,这是个谜。
在北半球,即使在相同的高度上,由于山脉的分隔,山南山北冷暖也大不同。《咏庾岭梅》诗:“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诗人借用梅花来反映南暖而北寒的气候。
陕西省的西安和安康,中间隔着秦岭山脉。一月平均气温西安-1.7℃,安康2.6℃,两地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达11.9℃之多。陕南地区柑橘、茶叶、油桐、竹子等亚热带植物生长良好,而西安地区则柑橘绝迹,盛产的是苹果和梨等温带水果。
中国的奇河
世界上的河流绝大多数有源头,也有归宿。有趣的是,有些河流却没有“尾巴”,这是亚洲内陆和干旱荒漠区的内陆河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国西北地区的弱水、塔里木河、玛纳斯河、和田河、克里雅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中亚细亚的楚河、萨雷苏河等,都是断了尾巴的河流。它们从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奔流下来的时候,水量很大,出山口流过冲积形平原、戈壁滩,由于渗漏,加上这些地方气候干燥,河水大量蒸发,得不到雨水补充,水量越来越少。当河流进入辽阔的沙漠区,河水被干渴的沙漠吞噬掉,河流就消失不见了。
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还有没头、没尾的河。我国广西、贵州山区,有些河流在山间蜿蜒曲折流泻,突然它在山前消失了!在一些寸草不生、滴水不藏的石山脚下,又突然会冒出滚滚的流水,成了一条新河。这是地下暗河(又叫伏河)耍的把戏。原来,高温多雨的石灰岩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时代,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地下岩层形成断裂带、溶洞、落水洞,发育成或长或短的地下河。
广西都安县地苏乡有一条不见天日的暗河,它有一条干流和10多条较大的支流。干流源出都安西北部的七百弄山区,沿岩层断裂带从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45千米,汇水总面积为1 000平方千米。这条地下河在红渡以西的青水出口,注入红水河。它最大的流量为每秒390立方米,最小流量为每秒4立方米。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的河流,都是由西往东或往东南流的。有些河流河水却从东往西流,成为“颠倒”了的河流。青海湖的东南方有一条名叫倒淌河的小河,长50多千米,发源于日月山上,流进青海湖。当地流传了不少神话和传说,说它是西海龙王的一根倒须变的。后来,经过地质学家勘测,揭开了倒淌河的秘密。原来,青海湖曾经有一条河通古黄河,10多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日月山升起,把青海湖出口堵住,西部发生陷落,而那条输出湖水的河道就来个首尾掉头,成为今天的倒淌河。
昆明附近的滇池水系,地势北高南低,大多数河流,例如盘龙江都是由北向南流,而滇池出口的螳螂川、普渡河,先是由西向东,又往北注入金沙江。这些倒淌河同一般河流上游窄狭,下游宽大不同,下游的河床、河谷比上游要狭窄。这种奇特现象在古代地理著作《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滇池“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但如倒流,故曰滇池。”滇池水系的倒流也是由于滇中高原地壳运动,造成了河流的颠倒,使河流原来流入南盘江或红河归于南海,现在却变为北流而纳入长江水系。
还有更奇妙的河——潮水河。这不是一般每天受潮汐影响而时涨时落的水流现象,而是一种与潮汐无关的河水涨落奇景。我国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天然林区,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面积3 200平方千米,传说是我国古代的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地方。这里有不少地方是石灰岩分布区,有峰林、孤峰、溶洞、溶岩泉、地下河等岩溶地貌。有条潮水河,来自一个大山洞内的岩溶泉,河流虽小,却有个奇特的景象:河水每天日出、中午和日落时定期涨落,涨落的周期为6小时。每次河水涨时,持续30分钟,比平时的流量大2倍,水流仍旧碧澄清澈。河水的定时涨落不受外界旱涝天气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推测,潮水河的源头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泉眼,包括间歇泉(或虹吸洞)和非间歇泉两种。非间歇泉供给了常流的河水,而间歇泉则供应了涨水的水。潮水河可能在子夜时,还有一次涨水。为什么间歇泉按时喷水呢?这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