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知识篇》(上)
34220400000009

第9章 地球的构造与变迁(5)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文学家蒲松龄出游到山东省临淄县北的古齐城,晚上8点左右他正与表兄李笃在旅馆对烛畅饮时,忽闻地下有声如雷,自东南方向传来,众骇异,不解其故。接着桌子颠簸,酒杯倾倒,屋梁椽柱错折乱响,人们相顾失色,呆滞了一阵才意识到是地震,急忙逃往屋外。只见远近楼阁房舍剧烈摇晃,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声交混鼎沸。人眩晕坐立不稳,河水倾泼且猛涨数米,四野鸦鸣犬吠,一个多小时后始稍定。

蒲松龄把自己的这些亲身体验和见闻,写成《聊斋志异》一书中精湛的《地震》一文。这次大地震就是山东省郯城、莒县发生的8.5级大地震。

山东省南部的郯城、临沂、莒县、莒南一带是1668年大地震的极震区,灾情十分惨重。城郭房舍、庙宇寺观毁如平地,数百公里内无立着的房舍,城内及四乡遍地裂缝喷水涌沙,高阜崩为堑,平地陷为渊。地裂缝深不可测,宽不能越,长者数公里,断续数十公里,遍布山东省全境及江苏省北部的许多县区。井、泉、裂缝喷水高达数米至十几米不等,河水暴涨,平地水深数米。莒南、莒县一带山崩裂15处。江苏北部的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后退15公里之遥。可见,这次大地震对地表自然景观的破坏程度是很严重的,破坏范围是很广阔的,地震烈度是很高的。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时地表受震强度的标准。它是根据地震时人的感觉、房屋建筑物受震程度和地表自然面貌受影响的程度综合评定出来的。

每次地震震动最厉害的中心区域烈度最高,称为极震区烈度;距离震动中心区域越远的地方,烈度越低。好比炸弹爆炸一样,炸弹的炸药量相当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即震级),炸弹爆炸后对各地的破坏程度相当于烈度,爆炸点附近区域破坏最严重,距离爆炸点越远破坏越轻。由于地震波在地下行走的路径不同,各地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土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情况不同,各地房屋等建筑物的形式和耐震程度千差万异,所以每次地震的烈度分布都很复杂。

根据地震现场的实际受震情况,科学家把地震破坏程度分为若干等级,作为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并绘成图表,称为地震烈度表。最早的地震烈度表是一次地震制定一回,内容很简单。欧洲人卡塔尔迪在调查1564年7月20日发生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地震时,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出地震破坏强弱的分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地震烈度表。19世纪,意大利学者罗西和瑞士学者弗瑞尔分别研究地震烈度问题,1883年他们联合发表世界上第一次得到广泛使用的综合性的罗—弗氏地震烈度表。这个表把非破坏性地震对地表的影响程度由弱至强分为7个等级,破坏性地震从破坏至毁灭分为3个等级,即全表共分为10个等级(称10度表)。1912年,德国学者西伯格除在内容上充实罗—弗氏烈度表的判据外,将最高的一个烈度细分为3度,成为当时最完备的通用12度烈度表,是各国制定本国地震烈度表的蓝本。

1957年,我国地震学家谢毓寿教授根据我国建筑物的形式和结构特点,编制成12度的《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表中的各度烈度按房屋、结构物、地貌和其他现象等四项内容,较详细地列出了烈度判据,并对房屋类型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作了较明确的说明。二十多年间,这个烈度表在我国地震科学研究和国家基本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0年,国家地震局组织修定发布了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在表中增加了平均震害指数和参考物理指标。

为适应新时代抗震设防的要求和土木工程师的需要,1992年,欧洲地震委员会(ESC)重新修订著名的1964年《欧洲地震烈度表(MSK—64)》,制成新的《欧洲地震烈度表(MSK—1992)》,作为烈度表的国际标准向欧洲各国推荐使用。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六十多个地震烈度表,大多数都是12度表,基本内容大同小异。低烈度以人的感觉为主,中、高烈度以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情况为主,极高烈度则以山崩地裂等地貌自然破坏现象和破坏范围作为评定烈度的主要依据。把国内外所有地震烈度表的主要内容抽出来汇集在一起,可制成下列简缩的示意性的地震烈度表:

极震区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震,一般被称为破坏性地震,或称为强烈地震、大地震。1668年,山东省郯城、莒县发生的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12度,是世界上罕见的大灾难震之一。19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的极震区烈度达到11度,而且高烈度区分布在唐山市区内,因此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相当严重。

地震烈度高低与震级大小关系密切,震级越大,烈度越高。对于发生在地下10~30公里深处的地震,震级与极震区烈度大致有如下对应关系:

地震烈度高低还与震源深浅密切相关,对于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浅则极震区烈度高,但影响范围较小;震源深则极震区烈度低,但影响范围较大。另外,地下岩层中断裂纵横、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和建筑物不耐震的地区,发生中、小地震也会造成严重灾害,出现很高的地震烈度;而地下岩层完整坚固、土层结实、地下水位较深和建筑物按抗震建筑规范设计建设的地区,地震时地震烈度一般较低,即使发生大地震,也不致于造成惨重的灾祸。

地球的黑飘带

在地球演化的历史长河中,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从46亿年前地球形成并出现地质构造运动开始,就有地震发生。而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使用近代地震仪器观测记录地震则仅仅100年,究竟地球上发生过多少次地震,有多少人死于非命,有多少财富付诸东流,恐怕是永远揭不开的谜。

1981年,美国地震学家统计分析了全世界近80年发生的地震,得出每年全球平均发生各级地震的次数大致为:

包括零级地震在内,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500万次左右,每年死于地震灾难的人数平均为1万人左右。

地球上不是到处都发生大地震,大地震只发生在地质构造活动很强烈的地区,特别是地球岩石层圈不牢固的地带。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认识到,地球固体外层厚70~100公里左右的这一层,是紧紧包围着地球的坚固的岩石层,但它不像天衣无缝的蛋壳那样完整,而是由许多巨大的岩块——地球岩石板块紧密拼接在一起构成的。

板块大小不等,构成全球岩石层圈的六大板块是:欧亚大陆板块、美洲大陆板块、非洲大陆板块、大洋洲(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完全是海洋的太平洋板块。各大板块又由一些较小的板块组成,例如,我国大部分版图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中的东南亚板块,从中还可以再划分出更小的东南亚半岛板块、中国东部板块、中国西部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等等。

我国东临太平洋板块中的菲律宾板块,西接欧亚大陆板块中的土耳其板块,南连大洋洲板块中的印度半岛板块。

各板块不但大小不一,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不一样,在板块交接带附近就形成了高耸的山脉、海底山岭,深邃的海沟、峡谷和水平错动的巨大深断层带,这些地方就是大地震的策源地。大地震沿海岭、海沟和水平大断层带等的巢穴分布,形成鲜明的大地震带——地球的黑色飘带。

九十多年来,各国地震台共观测到全世界7级以上的大地震两千多次,它们主要集中发生在以下三个地震带上:

第一,太平洋周围地震带:地震沿太平洋周围的岛弧。

海沟和水平大断层带分布,即沿南北美洲西海岸,经美国阿拉斯加海岸、阿留申群岛至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转向千岛群岛到日本,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南经马里亚纳群岛至伊里安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至伊里安岛,两支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汤加至南太平洋的新西兰。

这一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最强烈,全球76%的地震能量从这里释放出来。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屡遭大地震的袭击和浩劫。

第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欧亚)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及其沿岸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北非沿岸国家,再向东经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塔吉克、印度北部、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经过缅甸至印尼与太平洋周围地震带相汇。

这一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虽不如太平洋周围地震带那么强烈,特大地震不多,地震释放的能量只占全球地震能量的22%,但它横贯人口众多的欧亚大陆,震源一般都不深,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其重要性和危害性与太平洋周围震带相比都毫不逊色。

第三,海岭地震带:沿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绵延几万公里的海底山岭分布。

这一地震带的大地震虽然数量不多,震级不特别高,震源也不深,但它们完全沿狭长的海岭和水平大断层分布,对于研究地球岩石层圈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台湾位于太平洋周围地震带上,新疆南部、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则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科学家公认的我国著名的大地震巢穴。

使地球颤栗的高级地震

地震破坏的轻重程度用烈度来表示,而地震能量的大小则根据地震仪观测记录的地震波的强弱程度来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震级。

1960年5月21日(星期六)早晨6点多钟,南美洲智利阿劳科半岛南端太平洋深海沟,突然发生一次7.9级强烈破坏性地震,居民们刚起床不久就被震得昏头转向,房倒屋塌,死伤甚众,幸存者慌忙逃离残破的房舍,半小时后又发生一次同样强烈的地震。第二天是个灾难更为深重的星期天,快到下午3点又发生一次更大的地震,11分钟后使地球发抖的特大地震惊天动地地发生了。智利从南到北600公里海岸的城镇变成废墟,沿海土地下沉一两米,地下沙水冒出地面淹没大片土地,再加上接踵而来的暴雨造成的河水泛滥、平静了五十多年的普惠火山持续几个星期的喷发、大海啸的反复洗劫和不断发生的强烈余震,使智利人民和太平洋沿岸各国人民陷于严重的震灾和水患之中。一个月内共发生225次强烈地震,其中10次超过7级,3次超过8级,最大一次地震达到9.5级,这是世界上震级最高、强烈地震次数最多的大地震群。

震级是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个科学标度。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首先创立震级概念和测定方法,他使用伍德—安德生式扭力摆地震仪,观测美国加州南部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这种地震仪可以把地震波的振动放大2800倍。在距离震中100公里的地方,当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震波水平平均振幅为1微米(即0.001毫米)时,里克特规定这样大小的地震为零级地震;以它为标准推算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其他地震的震级,称为里氏震级。因为里克特观测到的地震波是在地球内部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统称为地震体波),用它们测定的震级就叫做里氏体波震级,用英文字母ML表示。

1945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在观测1000公里范围以外的远地震时,发现地震波中振动周期20秒左右沿地表层传播(不通过地球内部)的地震面波最强烈。后来对于1000公里以外地震的震级就用地震面波来测定,因为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仍然是里克特创立的,所以这样测定的震级称为里氏面波震级,用英文字母MS来表示。

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证明,震级与地震波类型、地震台地基条件、震源情况、地震波传向地震台的方位、地震波传播途中遇到的地质构造情况、地震台使用的地震仪类型及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每次地震只应该有一个震级数值,但由于各地的上述具体情况不同,国内外各地地震台测定的同一次地震震级数值就有差异。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大地震,美国地震报告定为7.9级,美国地质调查所测定为8.2级,美国帕斯登纳地震台测定为7.6级,美国帕默地震台测定为8.2级,美国檀香山地震台测定为8.0级,美国夏威夷地震台测定为8.1级,日本地震报告定为8.0级,日本长野地震台测定为7.5级,瑞典乌普萨拉地震台测定为8.1级,日本气象厅测定为7.5~8.2级,原香港英国皇家地震台测定为8.0~8.2级,原苏联莫斯科地震台测定为7.7级等等,最大相差0.7级。由于唐山大地震很大,我国地震台使用的微震仪记录全部超出限度,不能用来测定震级,只能使用少数强震仪的记录来测定,西安地震台测定为7.8级,兰州地震台测定为7.7级,成都地震台测定为7.9级,渡口地震台测定为7.6级,最大相差仅0.3级。

根据以上各地震台测定结果的平均数值,唐山大地震的震级即定为7.8级,这与用其他方法估算的结果基本相同。

各种震级可以通化为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地震波能量E。1956年,古登堡给出里氏震级与地震波能量的关系,各级地震的地震波能量大致是:

震级相差1级,地震波能量相差31~32倍。最小的-7.9级地震与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9.5级地震,地震波能量相差100多亿亿亿倍。全世界每年地震波释放出来的总能量平均为约1018焦耳。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群的地震波能量超过1019焦耳,超过全世界年平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的数十倍,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0万倍,足以影响地球自转速率、地极运动,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所以地震那几天,整个地球颤抖不已,太平洋的海水振荡了一个星期之久,如此巨大的地震波能量,实际上还不到地震释放总能量的1%。在震源处,绝大部分地震能量主要以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磁波能、位能、势能等多种形式释放转换掉,但这些能量至今还无法直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