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11

第11章 二、拜双星和乞巧

所谓拜双星,就是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又称为拜银河。这一活动在旧时北京十分流行。通常是一群少女、少妇聚议,商量过七夕节的方案,选一位家院较大、环境幽静的家庭少妇主持,供品由大家分摊,采购。在祭双星前夕,必须沐浴、斋戒,然后大家到主女家设神偶。神偶大多设在院内的葡萄架下,好轮流烧香、上供,供品必须有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花瓶内插有鲜花。姑娘、少妇还把胭脂、淀儿粉等化妆品供上,请织女享用。少女在烧香时祈求自己像织女一样美丽,将来找到如意郎君。少妇则希望织女保佑自己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祭毕,她们把化妆品一分为二,一份丢在房顶,象征送给织女,一份留给自己使用,认为使用与织女一样的胭脂,自己也就会像织女一样漂亮,心灵手巧。

祭毕,老人给姑娘、少妇们每人一根针、一条线,让她们穿针引线,比赛技巧。

广东七夕节最为繁杂,《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七:“七月初七日,俗传为牛女相会之期,一般待字女郎,联集为乞巧会。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等,极钩心斗角之妙。初六日陈之庭内,杂以针?脂粉古董珍玩及花生时果等,罗列满桌,甚有罗列至数十方桌者。邀集亲友,晚招瞽姬。作终夜之乐。贫家小户,亦必勉力为之,以应时节。初六夜初更时,焚香燃烛,向空礼叩,曰迎仙。自三鼓以至五鼓,凡礼拜七次,因仙女凡七也,曰拜仙。礼拜后,于暗陬中,持绸丝穿针孔,多有能渡过者,盖取金针度人之意,并焚一纸制之圆盆,盆内有纸制衣服巾履脂粉镜台梳篦等物,每物凡七份,名梳妆盆。初七陈设之物,仍然不移动,至夜礼神如昨夕,曰拜牛郎,此则童子为主祭,而女子不与焉。礼神后,食品玩具,馈赠亲友。拜仙之举,已嫁之女子不与会。惟新嫁之初年或明年,必行辞仙礼一次,即于初六夜间,礼神时,加俱牲礼红蛋酸恙等,取得子之兆。又具沙梨雪梨等果品,取离别之义。惟此为辞仙者所具。他女子礼神时,则必撤去。又初七日午间,人家之有幼小子女者,咸礼神于檐前,礼毕,燃一小梳妆盆,曰拜檐前。祈其子女不生疮疥,俗以檐前之神,为龌龊神也。”

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妇女们必须举行乞巧游戏,又是一种占卜活动。但是各地乞巧方法不同,其中比较古老的方法还保留在公刘故乡――旬邑(古豳)地区。

当时乞巧前,必做一个月的准备,即从六月六日开始,姑娘们就选择豌豆若干,浸放在水碗内,置于阴凉处,但要三天两头换水,让豌豆茁壮成长,当幼芽两三寸高时,用五彩线拦腰束起来,让豌豆苗成束地往上长,长到七寸高时,则要扎三至五道彩丝,人们称它为“乞巧芽”。

七月七日黄昏,各村少女和等待出嫁的姑娘们,共同推举一位心灵手巧,面貌出众的姑娘为头,又称“巧娘娘”,折来柔软的柳枝,绑扎成一个人形,以木勺为头,画上脸谱,上衣下裙,艳服盛装,作为“巧娘娘”,实际是织女的象征。把她供在场心或柳荫下,作为乞巧时的神主。

夜幕降临,姑娘们在“巧娘娘”前设案供奉,摆有水果、鲜花,面烙的刀、尺、剪等,还有饼干,姑娘们还把自己平时绣的枕巾、鞋垫、针葫芦、针线包也供于案上,请“巧娘娘”欣赏、评判。

然后,第一步是迎巧。先为巧娘娘点香,接着每个姑娘手捧饭碗,向神灵齐唱乞巧歌:

巧娘娘,乞巧来,梧桐树下花儿开。

花儿开,树儿摆,我把巧娘迎下来。

牵牛郎,写文章,笔墨纸砚都拿上。

我给巧娘献西瓜,巧娘教我铰菊花。

我给巧娘献梨瓜,巧娘教我铰梅花。

我给巧娘献蜜桃,巧娘教我来绣描。

我给巧娘献红枣,巧娘教我把衣铰。

我给巧娘献辣子,巧娘教我铰袜子。

一碗茶,两碗茶,我跟巧娘洗白牙。

一碗水,两碗水,我跟巧娘洗白腿。

一碗雪,两碗雪,我跟巧娘洗白脚。

一页瓦,两页瓦,我跟巧娘打着耍。

一块砖,两块砖,我把巧娘送上天。

姑娘们边唱边撞击两碗,碗声配歌声,优美动听,当香烧尽时,“迎巧”也告一段落。

第二步是赛巧。赛巧是在巧娘娘面前举行各种技巧比赛。当唱完乞巧歌后,姑娘们纷纷离开座位,个个微闭双目,不言不语地模拟切菜、擀面、纺线、织布、绣花等动作,你来我往,穿梭式忙碌。其中的穿针最为有趣,姑娘们环跪在巧娘娘周围,先举针线示众,表示她们要穿针引线了,然后把手伸到巧娘娘的裙内,不用眼看,全凭感觉进行穿针,最后把穿好的针线拿出来,让围观者过目,以显示姑娘们心灵手巧。

第三步是占影测巧。当月儿凌空,银辉洒地,夜静人稀时,姑娘们在巧娘娘像前放一盆水,姑娘们依次把“巧芽芽”掐寸许投入水中,借着月光看盆底上的影子,影子如果像纺车、织布机、花朵,则象征姑娘是纺织刺绣能手,如盆底影像如菜刀、水瓢、锅碗,则象征姑娘善于烹调,意味着是一位做饭能手,如果影子像凤冠、霞帔,则象征姑娘能出人头地,有大富大贵,前途似锦。

宋代还以蜘蛛占七夕。《东京梦华录》卷八:“或以小蜘蛛安合于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技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糜相向。”光绪《荆州府志?岁时》:“七夕,《事始》云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等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为得巧之验。”

乞巧之后,姑娘们手挽成“花花轿”,两人相抬,送走巧娘娘,其他人相随,把巧娘娘抬往水潭边或池塘边,送其“过天河”会见牛郎。最后,姑娘们或伏在井边观看牛郎织女相逢的情景,或蹲在葡萄架下,倾听牛郎与织女两情依依的低声絮语。

北京地区的乞巧则另有特点。

《北平风俗类征》:“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女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

从上述记载看出,旧时北京妇女,在乞巧时,先用碗盛水,放在正午的阳光下晒,每人都把绣针放在水面上,如针浮而不沉,针在水中的影子散如花,动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给她一根巧针及一套灵巧的绣花本领,可以织出美丽的图案来。不过,水底影粗且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是“乞得拙”了,这是织女给一石杵,大伤女儿心,因此使其或叹息,或哭泣。

东北满族的乞巧又是别具民族特点。当地人不用钢针,而用本地盛产的松针代之,称为“掷花针”,放在水碗中观看针影。从民间到宫廷,都曾有过“掷花针”乞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