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国还有431个县没有‘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地区水平很低、基础不稳,不少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拖欠教师工资、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这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教育的基本现状。
对于孩子来讲,出生地是无法选择的。对于家长来说,也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搬到城里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这就需要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家长面对现实,珍惜开发利用好乡村的教育资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要坚信“高山卧猛虎,深水藏蛟龙”,“鸡窝”里照样出“凤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家庭教育专家崔丽超认为,中国这个古老的大陆文明之国,历来便有“将军拔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的文化传统,历朝历代成就大事业的杰出人物,出身于都市商埠的几乎绝无仅有,而起于荒山僻野的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真正的人格绝非塞满机谋巧诈、充斥市侩恶习的市井所能造就的。中国的毛泽东、孙中山、谢觉哉、齐白石、龙永图,国外的马克·吐温、林肯、高尔基、野口英世等都是在乡村成长起来并大有建树的。
农村的山灵水秀、天高气爽,使孩子们得天独厚歆享了大自然的熏陶和哺育。他们从每天对自然的状貌、色彩和声音的观察、感受中获得了知识;他们在门前的大山、田野、溪流、树木的悄然变化中陶冶了心灵;他们在自家的小院里看日出日落、数夜空辰星、听风雨雷电,丰富了情感,萌发了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文精神,这是千金难买、受益终生的财富。
虽然农村条件相对来说仍比较艰苦,但孩子们在这里会得到艰苦生活的洗礼、古朴民风的熏陶,在他们的未来成长中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小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续篇)》中写的那样:“无论怎样的人,无论是哪一个伟大的名字,他们的成就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东西:大自然。”他还列举了“剑桥大学的溢斯特教授、米盖尔博士,哥廷根大学的弗兰格尔博士、林斯奇米博士,还有柏林大学的那些著名学者专家们,他们无论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童年时期都与大自然有过广泛的接触。”
据日本学者木村久一介绍,“在威特家的院子里,特意为他(小卡尔·威特——作者注)修了一个大的游戏场,铺着60多公分的砂子,周围栽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砂子铺得很厚,下过雨马上就干,坐在上面也不脏衣服。小卡尔·威特在这里观花捉虫,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他父亲认为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一点,对目前绝大多数城里人来说,即便有这种教育意识也是无法实现的,只能望“园”兴叹了。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却在尽情地无偿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和赐予。只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已。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农村经济的落后、农业生产的繁复,农田劳作的艰辛、农家生活的体验、农活劳动的锻造,对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都将化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动力。
曾国藩在写给家中的信中也告诫子侄,“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从陕西省蒲城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考入北京大学的李秦在接受广州大学教育研究所骆风先生的采访时,谈到父母的艰辛及对自己的关爱,十分动情地流下了热泪。他深情地说,想到父母在农村的辛勤劳作,就感觉到“你在学校有任何不好的话,都简直是一种犯罪。”孩子有了这种难能可贵的情感体验,还有什么学习上的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目标不可以达到呢!
笔者曾结识一位民办教师,他有四个儿子。收入的微薄,资金的匮乏,使他的生活长期处于窘迫状态,有时甚至连八分钱一枚的邮票都买不起。但他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为了孩子读书欠下了很多债,但他却无怨无悔,最终使四个孩子全部成了才。他其中的一个儿子说,凭我自己的素质和智力,是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是父亲的执著精神和生活的困顿才使我跨入了大学校门。这充分验证了“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正确性。
现在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过去显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一位农民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家里不是他来教孩子,而是由孩子来教他。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他都要求孩子把老师教的给他讲一遍,然后父子一同做作业。家长不懂的就去问孩子,孩子不懂的就再去问老师。就这样孩子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不知学习劲头有多大。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慢慢地就到了全班第一名,后来就是全年级第一名……”最终使女儿考上了成都一所外国语大学,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理工大学。不仅如此,这位父亲“这样做还使自己变成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因此他种的田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赚的钱就是比别人多。”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人们都以天上的彩虹为世间最美,也是最难企及之物。但如果有人留心彩虹的出处,便会发现,彩虹出自青山里。只有蓊郁繁茂的绵绵青山,才会生出七彩灿烂的虹霓,横亘于天上。”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农村的家庭教育,只要家长珍惜并开发利用好自己身边的教育资源,那么,广大农村的家庭教育必将会像彩虹一样构成美不胜收的人间图景。那些并非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富贵温柔之乡”的农村孩子也一定会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他们中的无数新星必将融入人才的银河,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和耀人眼目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