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34284800000039

第39章 成才须有好性格

性格,心理学的定义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生活环境影响的“合金”,正是由于“合金”中的成分不同,才使人对外界影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带有个性特色。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有的诚实,有的虚伪;有的热情,有的冷漠;有的文雅,有的鲁莽;有的温和,有的暴躁;有的顺从,有的倔犟;有的刚毅,有的软弱;有的勤奋,有的懒惰;有的开朗,有的忧郁;有的大度,有的小气……

性格是个性品质中最鲜明的心理特征,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成功85%归于性格,15%归于知识”(卡耐基语)。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曾有心理学家对1500名天才儿童进行了3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儿童最后并不是都能有所成就,有20%的儿童在幼儿期智商很高,但成年后并没有什么作为。与那些成功者相比,其差距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本人的不良性格,例如,缺乏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自觉性、亲和力、自信心等。

对于孩子来说,优秀的性格主要包括:

愉快的情绪 其中包括面部表情丰富生动,语言流畅幽默。喜欢参加文体活动,喜欢交往,爱做游戏。善于观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爱提问,爱劳动,喜欢动手操作,等等。

坚强的意志 在各种活动中有耐心,有毅力。操作细致,劳动刻苦。对作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求知的兴趣 有稳定的注意力和耐力。对获取新知有浓厚的、永恒的兴趣,有坚持到底的恒心。

独立的个性 做事和处理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具有用自己大脑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各种活动中具有独立性而少有依赖性。能够独立处理自身的日常事务,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合作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角色认知”,较好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群体、他人的关系。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和谐相处,乐于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具有与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关心他人,体贴父母,助人为乐。

性格虽然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的还是后天逐步形成的。正如塞德兹所说:“幼儿的头脑宛如一张白纸。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绘出的每一点和每一线,都将决定着孩子性格的形成。”

实践告诉我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岁~3岁,起源于儿童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完全取决于成人的养育方式。

客观上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育儿方式,使婴儿在同一情景下做出符合要求的相同反应,这种反应不断重复出现,逐步固化,即形成了习惯。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性格。譬如两三岁的孩子跌倒了,坚持让他自己爬起来,就会使孩子坚强,反之则会娇气;自幼叫孩子自己穿衣、洗脸、叠被、做饭,孩子就会勤劳;不以食物、喂奶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孩子就会变得理智;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不仅使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还会使孩子的性格弱化和具有明显的惰性。

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从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开始。如果孩子从小到十几岁仍和父母同床或同室,习惯于与成人紧密接触和时刻共处的生活方式,对成人的依附性就越强,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产生的就越晚,个体的独立性就越差。

除了睡眠、饮食、运动和自理能力训练等具体生活方式外,影响性格形成的还有家长对孩子各种行为的态度以及情感的交流方式。如家长与孩子身体接触的频度,同孩子说话的语气声调,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良好性格的形成,既不能自然生成,也不靠成人的说教,而是在孩子参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像意志力、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感,都是在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过度保护式、溺爱式的养育,都会使孩子失去宝贵的锻炼机会,影响其良好性格的形成。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家长的道德观念、文化素质、性格特征、人生态度、教养方式、职业特点、经济状况、生活氛围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说是关乎孩子的终生。因此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当孩子出现差错时,多些宽容;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多些鼓励;当孩子取得荣誉时,多些欣赏;当孩子需要支持时,多些帮助;当孩子迷惑彷徨时,多些指点……这样就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孩子创建辉煌的业绩,反之亦可使智力超常的孩子变为一事无成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