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乘火车出差,坐在对面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约摸五六岁的小女孩。过了一会儿,妈妈给孩子拿出一袋“旺旺雪饼”,小女孩打开口袋,并没有直接把雪饼送进自己口中,而是先拿一块送给妈妈,又拿一块送给坐在斜对过的爸爸,最后自己才吃。后来她吃方便面和火腿肠也是如此。邻座的乘客都夸这小女孩懂事,知道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这对年轻夫妇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乘客们赞许的目光和话语中可以看出,人们是多么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这个小女孩那样关心父母啊!但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有个农村孩子,母亲蒸的馒头都要他自己享用,而让母亲去吃小米饭;有的孩子家里做了好菜往自己跟前一放,等大人上桌时他已经全部“消灭”光了;有的父母病了,孩子却无动于衷,不闻不问,甚至连杯水都不肯倒;成都市一个16岁的高中生竟让50多岁的父母给他磕头,磕不响都不准起来……为什么父母对子女关怀备至,孩子对父母却冷若冰霜,不能给父母以相应的回报呢?
事实上酿成这杯苦酒的正是做父母的自己。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父母铁石心肠的人都是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里。”有些父母把孩子捧为“太阳”、“月亮”,奉为“皇帝”、“公主”,而把自己当成圆规的一条腿,整天围着孩子这个圆心旋转不已。怕孩子吃不好、睡不香、穿不美、玩不乐。家中有了好吃的,首先给孩子;要买服装,也是孩子优先。家长的言辞、情感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催发了孩子“理所当然”的不良心态,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这样发展下去,只能是自私自利之心恶性膨胀,他们又怎么可能去关爱父母、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呢?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了好吃的东西先叫孩子送给爷爷奶奶,或者是父母首先品尝;给孩子买了新衣服也应让他们知道大人也需要穿得美观漂亮,先满足孩子是父母的奉献和牺牲。要使他们从中真切体会父母的关怀、慈爱和深情;即使刚刚懂事的孩子,手中拿着食物,也要叫他给大人一些,最好让孩子亲自递到嘴里。大人也不必推却,至少要吃上那么一点点,给孩子从小打下心中有他人、容许他人分享幸福的烙印。绝不能养成大人假装吃还可以,真要吃点就大哭小叫的毛病。
要使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他人,夫妻之间要真诚相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为孩子做出表率。换句话说,就是要用父母真挚的情感和踏实的行动唤醒孩子心中的爱。苏霍姆林斯基非常赞赏这样一个家庭,丈夫是位统计员,妻子是挤奶工,每天要早6点上班。丈夫不忍心妻子如此劳累,他总是早4点钟起床为妻子做早餐,并亲自送她上班。每天下班回到家中,他总是带领孩子一起准备晚餐。并教育孩子:“妈妈多辛苦啊!今天她一定够累的。我们要做出最可口的晚餐,把所有的活儿干完,让妈妈回家后能好好休息。”这样,孩子们都把做家务作为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的共同目标是,“给妈妈精神和身体的力量,要让妈妈天天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关心他人的情感要靠父母之间的情感激发起来。
作为父母,还要学会接受子女的爱,鼓励、支持孩子付出爱。生病了,感激孩子端来的水,送来的药;节日里,感谢孩子送来的礼物和慰问;劳累时,接受孩子送来的毛巾和安慰;成功时,接受孩子的祝贺和问候……孩子的礼物未必值钱,孩子的语言未必华丽,但毕竟是孩子的一颗真挚的爱心。正如“知心姐姐”卢勤所说,“这颗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爱你的孩子,你一定要在乎它、呵护它、精心培育它。”
要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从生活的苦水中提炼出滋养人性、人格的乳汁。鼓励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举行的公益活动和少年军校等,引导孩子逐步学会承受和忍耐;学会了解他人的困难,回报他人的帮助。这样,孩子就会深刻地领会到他们未曾走过而父母走过的那些艰辛道路,从而热爱父母,热爱所有经历过和经历着苦难的人,就能懂得在被爱的同时奉献出自己的爱。
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关心”意识,常常会导致孩子对事漠不关心,对人麻木不仁,这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愿受别人的关心呵护,而不知道去关心帮助回馈别人,在家庭中就不会敬老爱幼,在社会上就会形单影只,没有人缘,缺少挚友,以致步履维艰,寸步难行。只有具备了关心他人的意识、情感、愿望和能力,才能被家庭和社会所接纳,成为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