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34284800000047

第47章 自信 成功人生的奠基石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作家凯尔泰·伊姆雷是一位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为“木头”。这对于他来说,还真有点儿名副其实。因为在9岁之前,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学校里获得过一枚玩具螺丝钉以外,再没有获得过其他任何奖励。

12岁时,凯尔泰·伊姆雷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妈妈听说后,对他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会真心帮他完成的。从此凯尔泰·伊姆雷认定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这么大,上帝竟一下子就选中了他,因而增强了自信。为了不辜负上帝的期望,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写作之路。

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和失败,凯尔泰·伊姆雷的自信却从未动摇过。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1975年,他又写出了他的另一部小说《退稿》。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自信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和支持的积极态度;自信就是坚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影响个体对待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信与自尊紧密相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泼,言行举止有生气;(2)坦诚,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掩饰自己的缺点;(3)虚心,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教,坦然承认错误;(4)大度,能赞赏和接纳别人,毫不嫉妒;(5)轻松,生活中表现自如,从不消沉抑郁;(6)诚实,言行一致,其容貌、声音和举止表现出内在的和谐;(7)开放,对新观念、新体验、新机会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8)幽默,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失意、紧张和挫折;(9)勇敢,勇于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竞争;(10)果断,勇于承担责任,从不优柔寡断。

培养孩子的自信,要注意做到:

给予孩子积极的、正面的评价 要尊重孩子,不轻易为孩子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聪明、智慧和天赋各不相同,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在某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不要仅从一次考试成绩就对孩子做出负面的评价,轻易地给孩子下“笨”、“呆”等类似的结论。既要承认孩子的人格尊严,又要看到孩子的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

引导孩子自我竞赛 孩子和别人比,往往是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松劲;而和自己比,才能越比越神气,越比越自信。要求孩子把今天的成绩和昨天比较,把现在的成绩与过去比较。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都有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和强化自信。

发展孩子的个人爱好与特长 一个没有任何爱好和特长的人,生活多半是苦闷和单调的。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孩子从中看到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地方,克服鄙薄自己的心理障碍,从而产生自信。

鼓励孩子亲近父母接触他人。有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故意让孩子怕自己,以便在孩子心中形成权威。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和父母产生距离感和疏远感,还会畏首畏尾,甚至不敢见生人。这样的人又怎能产生自信呢?要鼓励孩子亲近父母,敢于接触他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否则,只能培养造就一个没有自信的失败者。

在群体活动中培养自信 孩子都是渴望得到同伴或他人的积极评价的。当他们受到集体的尊重而体会到精神上的满足时,自信心就萌发出来了。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融入群体之中,给他们在群体中得到锻炼和褒奖的机会。同时,要防止孩子间的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避免孩子间的心理损伤。特别要引导孩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的氛围。

鼓励孩子注重自己的仪表 要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形象。服装不求新贵而要穿得整洁得体,发饰不需奇特而要符合年龄和身份。个人的仪表受到他人直接的称赞或间接认可,有利于孩子自我观念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自信心。

有位儿童教育专家提出,要让孩子充满自信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即相信自己,敢于批评自己;信任他人,愉快地接受批评;他人信任,在信任中管教。

实践表明,真正相信“我能行”的人,是敢于进行自我批评的人。一个人不可能不做错事,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是在他们知错、认错、改错中长大的。有自信的人做错了事,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信。有的人专门为自己准备一个本子,把自己所做的“傻事”都记录在案。实际上记录过程也是个自我反省的过程,这样,既可以发现自己不行的一面,同时也证实了“我能行”的一面。

自信者不仅能从表扬中获得力量,而且能从他人的批评中获得力量。要让孩子懂得,批评你的人都是关心、关注你的人,不管他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是可以从不同方面给你教益。听到批评,重要的是尽力去做好你应该做的事,用事实证明你是对的,那么,别人怎么说,就无关紧要了。如果你的事情做得的确不好,就是花十倍力量进行辩解,也是徒劳无益的。如果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大可不必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就行了,这是信任自己也是信任别人的一种表现。

作为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才能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假如父母每天早上都是提醒孩子带这带那,结果孩子偏偏丢三落四。孩子本来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学习,由于家长的不停“唠叨”,使孩子失去了自信。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去发挥,孩子反而学会了管理自己。

实践证明,家长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把他们当做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对待,既不特殊,也不忽视,更不溺爱。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使他们的想象、创新、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信也就随之建立起来。即使一时做错了,也不要横加指责。要敢于让孩子自己选择,因为孩子的选择体现了孩子自己的爱好与内心的需要,是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坚定了孩子“我能行”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