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少男少女中的“早恋”现象比较突出,心中暗恋者有之,勾肩搭背者有之,暗中约会者有之,互送信物者有之,请吃请喝者有之,交往过密者有之,出双入对者有之,书来信往者有之,私订终身者有之,偷食禁果者有之,痛苦不堪者有之……
心理学家将这些现象称之为“美好的感情,荒唐的行为”,是“小猫小狗的爱情”,是“以有价值的生命做儿戏”。而有些家长则认为是大逆不道,视之为“洪水猛兽”,仿佛天将崩塌地将沉陷一样。因而态度强硬,百般阻止,恨不得将子女的行为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而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要知道,洪水不可硬堵,猛兽不能生擒。正确的做法是讲究教育艺术,对症下药,攻心为上,变堵为疏,巧妙“制服”。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知心姐姐卢勤曾介绍过两个案例,应该能对家长朋友具有一定的启示。
她说,有一天,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对父亲说:“我看上了一个女生,人漂亮、聪明、好学,我想和她结婚。”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父亲又说:“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如果你将来打算在咱们县发展,你就继续跟她交往;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就应该到市里解决问题;如你想到省里、北京甚至到世界其他地方发展,你就应该到那些地方去解决这个问题。”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可见这位家长在处理儿子与异性交往中很理智,很智慧,他用幽默的方式给儿子以重要的人生忠告,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了理想效果。
有一位妈妈听说上中学的儿子看上一个女生,但是女生不同意交往,所以儿子很苦恼,饭不思茶不饮。妈妈想了想,没有直接跟儿子面对面交谈,而是给儿子写了封信: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都会跟你建交;一个人强大了,别的人都会跟你友好;一个男人强大了,好的女孩自然会来找你,用不着苦苦去等一个人。儿子看了以后,不仅放下了包袱,而且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男儿当自强。
另据报载,有位杂志编辑收到了一位女中学生的来信,说:“我从来不为任何明星的风采所打动,可自从黎明出现后,我就萌发了今生非他不嫁的念头。”这位很负责任的编辑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冷嘲热讽,而是在回信中诙谐幽默地告诉她:“我当然愿意帮你。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你是非黎明不嫁的第8619个姑娘,如果他跟第8618个姑娘离婚后,我马上通知你,好吗?”
可以相信,这位女中学生读过回信后,在会心一笑之后,定会愉快地打消这已经“萌发”的念头,重新改变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活法。何以见得?是真挚的关爱,亲切的幽默,朴实的话语,疏导了朦胧的情思,是语言艺术在情感教育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时,仿照马斯洛的“需要层级学说”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追求层级图”。自下而上分别写上“学业”、“职业”、“事业”、“家业”,并告诉学生,一个人的追求也应是有层级的,依次为学业优异——职业确定——事业成功——家业富足。下一个层级为上一个层级之基础,上一个层级以下一层级为条件。跳过任何一个台阶,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跌得头破血流。最后,他还送一副对联给学生:“学未成,业未就,切勿早恋;男能婚,女能嫁,何须着急?”横批是“发愤读书”。学生在哄堂大笑中受到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卢勤女士曾引述性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的话语,对父母进行忠告:“我们要跟孩子讲,种果树要有夏季的耕耘、除草,才能有秋季的收获。如果夏天就摘下果子来吃,味道肯定很涩。社会上有很多陷阱和诱惑,要避免一些事发生,爸爸妈妈得有给孩子打预防针的准备,随时了解孩子和异性交往是什么状态。而且引导要有科学性、艺术性,不要用成人的方法,也不能用一般学科的方法。”这可谓是至理名言、经验之谈。
对于刚刚开始向爱情“瞭望”的孩子,多数家长采用的都是简单的说教,生硬的训斥,而很少研究他们的行为心理。歌德说过,“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他们心中爱意的初萌,朦胧情思的持有,梦中情人的产生,都是心理生理发展的正常需求和表现,也可以说是一场孩童时期的心理游戏。不然,怎么会称为“小猫小狗的爱情”呢?
对于“游戏”,用惯常的思维去判断于事无补,板起面孔说教无济于事,横加阻止会适得其反,粗暴干涉会事与愿违。作为家长一定要讲究创意思维,追求教育的艺术效果,防止孩子因“恋”而荒业,因“情”而废学。为此,家长要放下“架子”,不妨与自己的孩子幽默一下,轻松地讨论这“严肃”的问题。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样巧疏善导,一定会胜于声嘶力竭的说教和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