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年仅21岁的浙江青年冯珑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天文系,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这一成绩的取得,与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冯珑珑的父母懂得,少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感知自然能力的最佳时机。因而他们经常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公园去认识花草树木,到动物园去欣赏珍禽走兽。有时还特意去郊区农村或繁华都市中的亲戚家小住,以拓展其视野,拓宽其阅历,使冯珑珑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均衡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从冯珑珑成功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对子女切不可采取封闭式教育,使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据一位城市小学教师统计,所带班级学生不知棉花能织布的占45%;不知甘蔗能榨糖的占65%;不知豆角、黄瓜长在哪里的占50%。甚至有的大学生仍不能区分韭菜和麦苗。这就给城里的家长提出一个课题,应该给孩子提供到农村看一看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让他们去亲身感受“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增进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让他们去欣赏落日炊烟的美妙,倾听鸡鸣狗吠的交响;让他们在逮蛐蛐、捕蚂蚱、上山砍柴、下田劳作中体会农村孩子的辛劳和乐趣,并以此导其性、增其志、长其才、壮其体。
作家刘心武曾在《冬日看海人》中写道,乡村学校的孩子一直追问老师电灯、电话、电车究竟是什么,大海到底什么样……然而这位老师自愧眼界狭隘,孤陋寡闻,孩子所问的东西他也都没有见过。这个事例反映了偏僻农村孩子的阅历现状。直到现在农村孩子中没见过火车、没去过公园的也大有人在。
这就需要农村的家长找个机会,挤点时间带孩子到城里看看。鳞次栉比的高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园林建筑的千姿百态,大专院校的文化氛围,立交桥的雄伟壮观,因特网的迅速便捷……都会拓展孩子的阅历,拔高孩子的视点,增长孩子的见识。让他们既感到高深莫测又趣味盎然,从而开启积极思维的闸门,唤醒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奋发向上的思想火花,为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打下基础。
无论到乡村还是去城市,都不可避免要进行人际交往。在这交往过程中,会使孩子的社会性智力迅速发展。这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性智力,将奠定他们适应社会规范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很多教师的经验证明,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孩子,凡是有机会到外面看看的,大都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处事随和,气度不凡,成绩优良。
此外,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我们知道,大自然是人类肉体与精神永恒的家园,是人类永远的母亲,是孩子获得知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的最好老师。蓝色的大海,绿色的草原,金色的太阳,白色的云朵;奇异的岩石,柔滑的水波,细小的砂粒,凛冽的风雪;还有草的清新,花的芬芳,禽兽啼鸣,风雷咆哮……均以各不相同的直观形式呈现出独特的美,而其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更吸引人的心灵对无限自由的渴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美丽的风景是人的教师,甚至在青少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巨大教育影响是教师也难与之竞争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寥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雄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幽,“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淡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烂……大自然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情调,能有力地触动并激活人的心智和灵感。当孩子置身于其中,近观远望,呼吸品味,身心开放,倾情投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个体完全解放的情感自由奔放地与自然进行生命信息和力量的交流,从自然之中获得理解、沟通、温暖和抚慰,正所谓,“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座天堂”。
徐志摩认为,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他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只要你认识了这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当然,引导孩子投入大自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要有周密的安排和计划。要引导孩子做会看“门道”的行家,不要做来去匆匆,只看“热闹”的过客。要像少年大学生宁铂的奶奶那样,带孩子在“马路边谈汽车,公园里谈花草,农舍旁谈家禽……”要像斯特娜夫人那样带孩子剖析花草,观察岩石,窥视小鸟,采集标本,聆听天籁;要像刘亦婷的母亲那样给孩子创造一个童话世界,对那些树木花草都像对人一样表示亲切友好,让孩子用小手轻轻地触摸小花,伏下身子用额头亲它们……
智慧绝不是原始地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之中,而是自然万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脱离了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就拒绝了智慧。我们应遵循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诲:“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去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事物为友”,既教孩子“读万卷书”,又引他们“行万里路”,使每个孩子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