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她想到栗政通寄回的照片了,只见照片不见人,不就是证明人不在世了吗?吓怕了的母亲越发悲痛伤心,搞得一家人无论怎样也解释不清了。最后,栗政修又去信给弟弟,说你无论如何也要回来一趟,让母亲验明正身!儿子最后回来,母亲这才相信了。这位子弟兵的母亲后来很长寿,坚持不吃晚饭,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睡前用热水洗眼睛,晚年耳不聋眼不花,还纳鞋底做家务,90多岁无疾而终。
诚然,南沟这个太行山上的红色亮点,在残酷的革命和战争年代,给栗家妇女孩子们带来的是可怕的灾难。早在抗战前,保安队就多次来南沟抓人,老幼虽然备受惊吓,但家园未损。抗战伊始,这个家成了日伪政府、汉奸特务的眼中钉,频频来“扫荡”。
1939年春的一天,日军来袭,全村人跑到了天桂山上躲避。栗家男女老幼站在天桂山腰,眼睁睁看到自家的院子浓烟腾起,大火熊熊,妇女孩子们望着燃烧的家园,都禁不住大哭起来。
次日,确认日寇离开后,栗家人扑进院子,看到刚刚盖起3年的一座四合院,16间房子被烧个精光,坍塌的房梁、没有烧透的粮食、杂物还冒着呛人的黑烟。家人们挑水灭火,抢救了一点带着焦煳味道的粮食……栗再温知道消息后,专程赶回南沟,安慰母亲和家人,他说:“我们全家人都还在,它只能烧了咱家的房子,烧不了抗日的决心。我们全家人都好好的,这就是抗日的本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以牙还牙,烧起一把抗日的大火,把日本鬼子、汉奸特务都烧死!”在焦煳的残垣间,栗再温把安慰家人的小集会,一下子变成了抗日报国的誓师会。大家也发誓重建家园。
大家商定,卖了几亩地,又向亲朋筹借一些钱,由栗政修张罗,乡邻相助,大人孩子一齐动手,苦苦干了几个月,16间房子又盖了起来!
然而,1942年深秋,日本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又一次扑进南沟。大家迅速跑到天桂山一个山洞里,洞口用树枝虚掩着,旁边就是一个很深的悬崖。栗政华老人回忆说,当时这群妇女孩子们都做好了准备,万一鬼子找到山上来,大家就跳崖,决不能受侮辱!大家惊恐地在山上熬过一天,又等来了家园里一片焦土……
栗政华老人给我讲述这段遭遇,她说,当时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死,连恐惧都不是那样具体。她特别提到的是,那年,奶奶的一位侄子去家里看望,他送给孩子们每人一条白毛巾和一双洋线袜子,她一直舍不得穿,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和家里的其他物品一起坚壁起来,结果那次也被鬼子翻出抢走,或者早已化为灰烬了。她至今都可惜着……
村里一位70岁的老人,没有跑远,被鬼子抓住。鬼子把栗家的一头猪杀了,让老人背着猪肉,跟着鬼子一起返回去。也许是因为老人年老体衰,翻山越岭走不动了吧,鬼子在半路就把老人给杀了。“扫荡”后,栗政修和村里人四处寻找,最后发现老人浑身血淋淋的,身子在山这边,人头却在山那边,非常凄惨……
这次大火又把栗家的四合院烧得片瓦无存,一家人连温饱都不能保障,再没有能力盖房了。风雪交加的冬天,全家挤在四壁透风的两间旧房中,守着残垣断壁过日子。但这次老老少少都没有掉眼泪,而是把仇恨牢牢装在心里。冬天,全家人吃树叶、树皮、野菜、谷糠,虽有好心的乡邻接济一点,但十几口的大家庭度日艰难。眼看年关将近,全家要断炊,一片愁云笼罩。幸好有一位井陉的胡瑞明,他是栗家多年的老朋友,他给送来两驮子粮食,全家人这才蒸干煮稀,凑合着过了年。
抗战期间,栗家两次被烧,几次被劫,但是,坚忍的栗家人始终坚守着南沟,挺立在太行山上,向外输送骨肉,输送粮食,输送母爱,输送始终强健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南沟这个大家庭,除了栗政修和妻子刘梦咏一直在家坚守,其余成员大多在外工作生活。至今,这里走出了6位高级干部,十几位县级干部,还有20多位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可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这些儿女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心里一直惦记着家园。并且,栗家人无论男女,都有一种志气,报效祖国、回馈家园,从不给家族抹黑,不拖累家庭。比如,栗政华和爱人都在鞍钢工作,“******”时期,因为他们对“大炼钢铁”有看法,认为那样不科学,浪费资源,夫妻俩双双受到处分,栗政华的爱人被打成“****”。栗政华在之后的二十年里都不回家,不和家里人以及亲戚们来往。有时候,女人们有着一股子特别的“硬气”。她们只想给家园带来物质上的利益,精神上的好事,有了苦难却自己扛着。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每年逢国庆节、清明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栗家人都会从四面八方齐聚南沟,成为小山村的一道风景。栗政修的二儿子栗庆瑞,一直在平山工作,退休后,是家园的留守者。他告诉我,2009年清明节栗家几代儿孙有53人回来上坟,祭奠烈士。国庆节,全家人从祖国各地赶回来,在家吃饭的,竟多达72人。这么多的人回到南沟,狭小的院落根本住不开,吃饭要到学校里借桌椅板凳。大家没有地方睡觉,就坐在屋里、炕头,彻夜交谈,讲工作生活,讲社会问题,讲革命传统,讲忠义孝道……
南沟,始终等待着她的儿女们归来,即便是他们漂泊的灵魂。
南沟,当它不再是栗家人的生活家园后,却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宁可枝头抱香死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借菊言志,写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名句,历代传诵,成为郑思肖坚毅不屈的民族气节的写照。
而我在寻找平山团时,却用这两句诗来叹惋栗再温和王昭。这两位对组建平山团做出重大贡献的老革命,其命运非常相似。他们在战争年代没有牺牲,而在“****”中却成为烈士!
栗再温(1908~1967)在抗战后任冀西特委组织部长、****晋察冀四地委书记,因开“七大”到延安后,任****中央党校组教科科长、中央组织部行政处处长。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晋察冀贸易公司总经理,石家庄铁路局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劳动局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委书记。1960年之后,出任山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
在天安门前的开国大典上,这位质朴的太行山之子心潮澎湃,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他为之出生入死的新中国诞生了,他更将为她付出全部。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期间,栗再温将分管的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并开设了总工会的干部学校,为广大职工的教育问题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此外,他还深入西藏慰问藏民,率领代表团出访南斯拉夫、古巴等国,向外宣传我国主张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方针政策。
他出任山东省领导后,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他的工作更为繁重。1961年夏季,山东德州、惠民、聊城地区1300万人口遭受洪灾,栗再温组织飞机空投,发动群众抗洪救灾,号召群众灾后生产自救,日夜奔忙在第一线。灾民们心存感激地说:“栗省长为我们办了好事。”
1963年8月,华北、华东地区遭遇特大洪水,为确保天津、沧州及京沪铁路安全,山东必须在黄河12号洪峰到来之前,在德州地区四女寺破堤,把洪水放入“恩县洼”。再温遵照中央指示,组织住在“恩县洼”的158个村庄8.8万人,一夜安全撤出,无一人伤亡,完成破堤任务。但在紧急时刻,陈公堤坝塌方,德州危机!栗再温跳入水中,和大家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打下85根木桩,最后用“钢索拉网”的方法,连续奋战7昼夜,有效地控制了堤口塌方,防止了德州一带数十万人民被淹。《人民日报》报道了他的抗洪事迹。持续40天,他奋战第一线,但是连慰问的西瓜都舍不得吃一个。
后来,他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紧张时刻,有五六天没睡觉,如果搞不好,就到东海龙宫见龙王去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中央指定由我指挥,没有当过兵,指挥军队,这还是第一次。”
栗再温的儿子栗振江,回忆这段历史时对我说:“父亲在洪水中,和普通的军民一样,从来不顾个人安危,从没有因为自己是省长就有什么特殊。”栗振江常常在深夜,见到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归来,换下那双灌满泥沙的雨鞋,匆匆忙忙又去开会了。
栗再温常说的话是,“当官就是为民做事”。的确,他当了一辈子官,只是为民做事,没有想过自家,他死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一间房子!子女们没有一个人得到父亲的提掖,全从事技术工作,都靠自己默默奋斗。儿子栗振江最初为济南皮革公司的技术员,后自费到德国学习,一直到退休都在企业工作。
栗再温做官,从表象到内心都是纯粹的公仆——公正、朴实、厚道。这一点,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有深刻的印象。
栗再温讲平等,吃住和群众一样,连称呼也一样。他在晋察冀四地委当书记期间,一次,彭真去四分区,碰见一个警卫战士就打听,找栗再温同志。警卫战士回答说:“我们这里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彭真接着解释说,就是找你们的地委书记。警卫员这才恍然大悟,“啊!是找老栗呀!”
在山东当省长期间,省直机关举办电影晚会,有几个座位是专门给领导同志安排的。栗再温很少去,穿着又朴素。一次,他刚刚坐下,礼堂的工作人员也不认识他,就过来撵他走开。搞得他很尴尬,后来秘书过来才解了围。
抗战时期,他用的一条旧褥子,里面的棉花都滚成球球蛋蛋的,有的地方就两层布了。警卫员给换了一个新的,他硬是坚持给换了回来。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时,领导们都是坐小汽车,唯独他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他的住处,唯有床、椅、桌而已,四壁萧条,别无他物。一生就爱抽烟,一根接一根不断。但是,在山东时,1964年搞“四清”。要清干部的多吃多占。一次,妻子刘旭江看到一张统计表格,好多干部的名下都有各种各样的副食品,唯独栗再温名下没有。但是,香烟却超过了******规定的数额。回去后,妻子告诉他。他吃惊地询问,妻子说,可能是有的副省长不吸烟多出来的,卖给你吸了。他马上宣布戒烟,并告诉秘书监督他。大家知道,一个吸烟很多的人戒烟是多么难受。但栗再温硬是这样戒掉了。大家佩服他的决心和毅力。
齐鲁大地,“******”严重失误的后果凸显,自然灾害严重,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他到任后即顶风冒雪深入农村调研。他看到农民因营养不良患了浮肿、肝炎、妇女闭经等疾病时,心情沉痛地对在场的人们说:“解放十几年了,群众的生活还是这样苦,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感到内疚,愧对了他们,让人们受苦了。”
他走村串巷,常常拉着老大妈、老大爷的手嘘寒问暖。看到一些农户家无隔夜粮、屋无取暖柴时,时常难过地泪流满面,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他常常将自己身上带的零用钱掏出,塞在农民的手里,无言离去……
赵德三回忆:1964年,到姜堂公社下乡搞社教。栗再温住在贫农组长马友功家里。马家只有一间小北屋,还有一间多年无人居住的旧茅草房,没有门窗,只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漆黑的小房子里装满了霉烂的碎柴草,潮气熏人,到处是陈灰蛛迹,实在没法住。大家再三劝栗再温换一间好点的房子住,他说:“不能给群众添麻烦,在这里住就可以了。”他一住就是几个月。村里人不知道他是********,人们看他穿着朴素,关心群众,都说来了个关心咱们疾苦的“栗老头”,村里大人小孩都愿意找栗老头聊聊。他跑遍了村里的每一块田地,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实行平整土地、科学种田。还把自制粉条的社员组织起来,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生产了粉条十万斤,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第二年,这村就打了翻身仗,社员口粮从二三百斤翻成了五百斤,社员们喜气洋洋。
村里有一个小孩,13岁,和他拉家常,他说家里只有爹娘,都有病,全靠他一人劳动维持生活。喂了一只羊,卖了羊给爹娘买点吃的,说卖羊还要说黑话,不然被税收人员知道了卖价超过所谓“法定数”,要拿税的,不纳税就罚款,重则没收。他说:“我把羊喂得好,卖了个好价钱,我很高兴,给爹娘买了几个烧饼,哪知道税收人员说我偷税漏税,把烧饼没收了,还要罚款。”孩子说着哭了。栗再温的眼圈也红了。他感到痛心,说我们的干部官僚主义,政策制度定的对不对,经过群众的实践就证明了。税收工作也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应该与人民为敌,需要马上研究解决……
1965年,在泰安县无梁殿村蹲点。无梁殿人无粮吃,很穷,连水都吃不上。栗再温组织人回济南从汽车库里找来废钢铁,建起铁炉开始打造工具,而后带领群众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打了4眼井,引来3股山泉,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还使得一部分旱田变成了水浇地。第二年开春,又做了合理规划,这个山头种草放牧,那个沟谷种田栽树,一一具体安排。夜里他亲自开扫盲班,让人们学文化。一年就使得无梁殿面貌大变。他告别时,全村人十里相送,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