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解读易经中的健康奥秘
34359100000014

第14章 聆听《易经》中的养颜秘语

作为女人,最求之不得的品质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然而,又有多少女性在这条美丽的征途上南辕北辙呢?聆听《易经》的秘语,感悟生命的智慧,从根本上解决你的容颜问题,由内而外美丽一生。

不生病,才美丽

爱美是女人永恒的追求,然而,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唯有悉心调养、捍卫身体健康,才能获得由内而外的美丽。

■艾灸神门,经期腹痛治好了

根据每个女性体质的不同,痛经的症状也会出现多种面貌,几乎有一半的人会出现下腹部的撕裂痛,还有的人会出现绞痛、腹胀、隐隐作痛,下背部酸、麻、胀,更严重者会出现恶心、拉肚子、头痛等。

对待痛经,多数女性会自行服用一些止痛药,但却是治标不治本。也有的人怕吃药不好,就硬扛着、强忍着。这些方法终究不能解决问题。要想更好地治痛经,中医认为,对于原发性的痛经,也就是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痛经,可以慢慢调治,如做些按摩,或服用一些中药都很有效;如果是继发性的痛经,也就是因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如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等导致的痛经,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治疗。

虽说痛经不容小视,在治疗及应对上也不能盲从。毕竟,痛经几乎在每个女性身上都能发生,相对来说,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痛经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面对痛经女性也不要压力太大。

女性月经期间最典型的痛经症状为“腹胀”,这是到达子宫的心气过多造成的。《黄帝内经》里说:“胞宫络于心。”这句话指出,子宫与心脏的经络是相通的,在月经将至时,心脏中的心气会传到子宫,如果心气不足,就会造成月经迟迟不至;如果心气过多,多余的心气就会被堵塞在子宫内,导致小腹胀痛而生痛经。

缓解痛经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是:艾灸三阴交穴,因为三阴交穴是十总穴之一,对妇科病症疗效甚好,大家可以试一试。不只可治痛经,对月经过少或过多、经期不顺、经前期综合征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相比而言,这个方法比起用药止痛要安全、有效得多,所以,痛经兼有腹胀的女性可选用。此外,痛经患者在治疗时,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照顾好两穴,经前乳房不再痛

每次月经来潮前,女性朋友都会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这种胀痛在月经来潮以后自然消失。很多女性认为这是经前正常现象而不去治疗。

其实不然,女性如果每次经期都会发生乳房胀痛,要十分注意,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通过女性朋友月经前乳房胀痛及相关症状,可以选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果经期乳房胀痛伴有烦躁、抑郁、两胁胀满等反应,多半与肝郁气滞有关。女性的乳房属足厥阴肝经,通过冲、任、督三脉与子宫相联系,如果肝经发生问题,就会在乳房及子宫有所反应。女性最容易发生的与肝经有联系的就是肝郁气滞。

所以,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房胀痛,就要以疏肝理气为主。太冲穴是肝经上重要的穴位,有疏肝行气止痛的效果。所以,女性经前乳房胀痛就按太冲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效果特别好。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肝郁气滞时间过久,就容易发生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以及妇科肿瘤等严重的妇科疾病,到那时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对于经期乳房胀痛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经期乳房胀痛伴有胃中饱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要么量少,要么迟来者,与胃气亏损有关。只有补足胃气,经前才不会乳房胀痛。胃经上的足三里,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最有效的穴位。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就能增强胃气,缓解因胃气不足导致的经前乳房胀痛。

■天赐天麻,专治乳腺增生

女性朋友不知是否留意过,在心情郁闷、劳累疲倦或是天气骤变时,用手摸一下自己的乳房,会发现在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了肿块,而且摸起来感觉硬硬的,很有韧性。对此很多人往往不以为然,殊不知,这背后正潜藏着乳腺增生症的危险,一定要及早去医院做检查。

人们知道,乳房是人体足阳明胃经经气循行之处,如果摸上去有硬硬的结块,说明足阳明胃经经气循行出了故障。而心情一旦抑郁低落、劳累过度的话,就会使足阳明胃经循行失常。所以,作为女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只有心享快乐,才能身享健康。那么,《易经》在抑制肝气、防止郁结方面,又有怎样的妙方呢?天麻就是这一天赐的良药。

天麻性味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可以平肝息风,对肝风内动引起的乳腺增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味药的用法很简单,将天麻贴在直接通向脏腑的肚脐上,用纱布或胶布固定好,药性直入肝脏,肝气得到抑制,乳腺就不会出现增生。

除了做好这些准备,女性朋友还要多吃新鲜蔬菜,白菜、海带、牛奶都很有益处,不过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以及酒水一定要控制。另外,还要少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佩戴合适的胸罩,保持规律和谐的性生活,尽量避免做人工流产。

■经期腰酸,艾灸“妇科要穴”很灵

女性经期,十人中有八人被腰痛折磨,虽说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疼痛,但是疼起来,真是苦不堪言。如果腰痛不严重,仅因盆腔充血引起,则无须特殊治疗。缓解这种腰痛的办法,就是用艾条灸两侧的至阴穴。

人们都知道,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后产生的,而与子宫离得最近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只要调整好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运行,就能缓解腰痛。而至阴穴恰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的妇科穴位,所以,艾灸这个穴位,能更好调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运行,这样子宫的气血运行情况好转了,身体自然也就轻松了。

一般来说,只要有经期腰痛,就用艾条灸两侧的至阴穴,持续灸1个小时后,腰痛反应就会消失。其实,至阴穴还不止这个功效,它在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房肿块等疾患方面也都有奇效。

最后,还要叮嘱女性朋友,经期一定多吃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大枣、面条、薏米粥等。如果经期腰痛剧烈的话,不排除患有子宫位置异常、盆腔炎、盆腔肿瘤、盆腔血症等疾病的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医院检查,切不可贻误病情。

■对付慢性盆腔炎,中药外敷有绝招

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已成为女性常见疾病之一,而产后、流产、性生活不洁,以及做过妇科手术的人,更是频频遭受这种疾病的侵袭,其根源就在于细菌感染,如果不及早治疗,有可能会造成不孕。虽说有的患者也采取了措施,但还是会反复发作。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对付这种顽疾的方法,就是用甘草贴右侧足三里,用紫苏贴右侧足临泣,不妨一试。

开始操作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盆腔炎是如何产生的。盆腔炎的产生与胃气的盈亏,以及盆腔中的湿气、热气过重有关。而中药中的甘草可以补脾益气、调理脾胃虚弱,足三里也是补脾益气的重要穴位,所以盆腔炎患者只需将甘草捣碎,贴在足三里上就好了。

也可以取有清热祛湿效果的紫苏,用同样的方法,贴在胆经上最能除湿祛热的足临泣穴上,坚持每天晚上睡前贴上,早起后揭下就大功告成了。这样既充盈了胃气,又祛除了盆腔中的湿热之气,坚持使用10天左右,慢性盆腔炎就会消失。

此外,女性朋友还要注意以下事项:经期不行房事,经期做好个人卫生;人工流产、分娩及妇科手术后要加强护理,定期检查;少吃腥膻、生冷食物;多吃主食和叶类蔬菜;保持心情愉悦。

■卵巢囊肿的大救星——三七花、中封、红花、太溪

提起月经紊乱,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是苦不堪言,也许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其实,在这种“家常便饭”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月经紊乱就是其常见症状之一。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流通受阻都会累及血海功能,而导致卵巢囊肿,有的还会引起其他妇科病。所以,女性朋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治病一定要先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而卵巢囊肿的病

根就在于肾气不足。而且“肝肾同源”,肾气衰竭必然会导致肝气虚弱,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引起卵巢囊肿,甚至癌变。由此可见,要想根除这种祸害,就要本着疏肝、补肾、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的原则。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三七花外敷中卦穴。三七花色青,含有巽木之气,补肝效果最佳。人体右侧的足厥阴肝经上的经穴——中封穴,也是补足肝气的大穴。因此,将三七花贴在中封穴上,然后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晚上贴上,早上取下就能直接给肝补气了。

除了三七花和中封穴这一对好搭档,红花和太溪穴也是值得一提的好搭档。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又称“回阳九穴之一”,可见,该穴补肾的功效是何其大。红花是纯中药植物,得坎水之气,可以补肾固肾、温阳利水。因此,将红花外敷在太溪穴上,然后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晚上贴上,早上取下,补肾效果很好。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多吃羊肉、鹅肉、鸽肉、虾、枸杞、韭菜、羊肾、核桃、黑豆、栗子等食物,少吃小米、板栗、土豆、南瓜、饴糖、黄芪以及烧烤食物。

■川芎贴膈俞,子宫肌瘤不用愁

根据中医的临床经验来看,子宫肌瘤这种妇科病的病因往往可以归结为心结问题,无论你是爱发脾气、暴怒无常的人,还是郁郁寡欢的人都难逃此劫。中医认为,肝脏是女性的先天之本,一个人如果过喜、过悲或是大怒都会引起气机升降的失调而导致肝郁气滞。

要知道,气行血才能行,而气滞则血行不畅,血淤胞宫,集结成块就会形成子宫肌瘤。

如果症状不明显,或偶有阴道出血、腹部触到肿块等现象,可用活血化淤的方法处理,“川芎贴膈俞”就是一个很见效的方子。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血会,具有补血养血、活血化淤的功能;川芎为活血化淤的首选中药。子宫有肌瘤者,只要在临睡前,将捣碎的川芎,贴在膈俞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早晨取下即可。膈俞的位置也不难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其实,对于子宫肌瘤这种疾病,每位女性都应该抱着防胜于治的思想,比如,经期及产后千万不要同房,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学会调节情绪,不要大怒大悲、多思多虑,尽量做到知足常乐,避免过度劳累。

■“三穴鼎力”治崩漏效果最好

崩漏是一种月经病,一般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所致。中医认为,崩漏分青春期崩漏、育龄期和更年期崩漏,下面就从这三种病症来具体讲解各自的治愈之道。

青春期崩漏患者多属天癸初至,先天肾气不足,是肾阴虚的主要症状。治疗以补肾为主,调整好月经周期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了。可以用“太溪穴”来治疗青春期女性崩漏。太溪穴是肾经上经气最旺的穴位。足少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肾主水,所以刺激太溪穴能够发挥“补水”也就是滋阴的作用。太溪穴最好按揉,一年四季都可以按揉,时间最好选在晚上9~11点,身体阴气最旺的时间段内。

育龄期妇女崩漏多见肝淤血热,治疗以疏肝理气、调补肝肾为原则。我们都知道“肝肾同源”。所以,在这里我们调补肝肾用的是肝经上最值得敬畏的太冲穴,只要刺激太冲穴就能疏肝解郁,治好崩漏。通常,育龄妇女要承担来自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所以生活中经常会有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等情绪,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引起育龄女性崩漏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些心病,太冲穴也最有效。因此,我们在这里用太冲穴治这种肝气郁结引起的崩漏再合适不过了。

更年期妇女崩漏多因天癸渐衰,肝肾亏损,或脾肾虚弱,治疗应从补益肝肾或健脾益肾入手。这里我们选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络相交处的三阴交。中医称三阴交是治妇科病的万灵丹,具有双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月经量少可按其调理;相反月经量多也可用其调理。对于按揉三阴交的最佳时间,我们选在月经开始前5~6天起,每天按摩1分钟即可。不过孕妇千万不能刺激此穴,以免引起流产。

■阴痒难堪,用老中医的不传秘方来消

带下变少,阴部瘙痒,奇痒难忍,感觉好像有小虫子在爬一样,让人心情烦躁。遇到这些难题西医会告诉你这是阴道炎、宫颈糜烂或其他疾病。中医则认为,外阴痒是肝肾发出的急救信号。肝经过阴器,肾开窍于二阴。如果经过肝经的经气过盛的话,阴部就会觉得热;如果经气不足,就会觉得痒。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不适呢?

大家都知道,“怒伤肝”,如果一个人经常生闷气而得不到发泄时,就会造成肝气郁结,致使肝气通行的道路被堵,时间久了就会化成热。同时,“肝又克脾”,就是说,肝像木块一样压在脾上,如果木块过重,超出脾的承受能力,脾就会出现故障,这样就无法发挥其运化水湿的功能,于是,湿与热就会狼狈为奸,伤害到影响女性一生健康的任、带两脉。一旦这两条大脉出了问题,就会引起湿热带下病,从而引起阴痒及其他妇科疾病。由此可见,引起阴痒的根在肝经上,只有补足肝经经气才能治本。

补肝经经气,首选蠡沟穴和中极穴。蠡沟穴最擅泄肝经湿热,自然可以治阴痒。中极穴在带脉上,疏通了带脉,阴痒的困惑也就化解了。这两个要穴像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宝物,是值得每个女人好好善待的。

对待任何疾病,预防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生殖器官最为脆弱的经期、孕期及产后,女性朋友一定要做好私处的保养与护理。特殊时期避免房事、对待私处卫生毫不马虎,而且还要学会调心养性,心安身才安。

■艾灸带脉和关元——根治带下病的神术

女人如果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细菌很容易趁机侵入,稍不留意,就会患上“带下病”。一旦患上这种病,往往会出现带下明显增多,色、质、气味有异常反应,有的还伴有全身或局部的症状。女性朋友千万不要轻视带下病,它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能反映出生殖泌尿系统是否出了问题。

对付这种疾病,可以用带脉穴和关元穴来治。因为从带下病的病根上看,湿为带下病的主因,也与脾肾功能失常、任带二脉失于固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医圣张仲景认为,足少阳胆经上的带脉穴是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可见,照顾好这个穴就是调节了带脉,自然就能治好带下病。其实,此穴还是盆腔炎、附件炎等一切妇科疾病的良药。

而关元穴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它不仅能调理任脉损失,还能调理肝脾肾三经。所以,不管是肝湿热、脾阳虚、肾阳虚,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妇科病,只要找到此穴,你自己也能成为神医。

那么,具体如何进行操作呢?找准这两个穴位后,对其进行艾灸就可以了,不过一定要在肝肾经最旺盛的时候进行,分别在下午3~5点、5~7点这两个时间段,每个穴位各灸3分钟即可。

除了外治,患者还要少吃一些湿热的食物,如芒果、榴莲等。此外,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量,吃得过少会导致脾肺之气升提无为,脾不运湿也会导致湿热带下病的发生。再者就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手到病除更美丽

■温润女人的寒区,从此不再怕冷

一说到怕冷,很多人就会联系到“阳虚”这个词,果真如此吗?其实,真正阳虚的人非常少,特别是女性。所以,女性一怕冷,不要误认为自己是阳虚,而乱服药。至于怕冷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与受寒、特殊的生理特征以及心理情绪有关。

对于怕冷的女人来说,手脚就是寒气的盘踞地,不然为什么冰天雪地的时候,有那么多女人会手脚冰凉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温润女人身体的寒区,赶走潜伏在那里的寒邪,症结才会解开。

在身体上,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络左侧的荥穴恰好是盘踞寒气的区域。其中,手太阳小肠经的荥穴是前谷穴,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是足通谷,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两块区域打通了,就不再怕冷。

当然,要想彻底温润女人的寒区,还得借助有祛寒功效的中药。这里极力推荐雪莲花或葱白。所以,当女性朋友受寒怕冷时,就要分别在这两个穴位上贴上具有祛寒功效的雪莲花或葱白,从此以后,就无须担忧怕冷的问题了。

除此以外,女性朋友还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更不能为了靓丽的打扮而给健康减分。正在或是计划节食的女性,也要调节一下,要知道,节食也是怕冷的诱因。值得提醒的是,女性在经期、孕期、产后都容易怕冷,此时可以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牡蛎、虾、蛋黄、猪肝、黄豆、黑木耳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而冷饮、梨、西瓜、葡萄等寒凉食物则要敬而远之。

■纤纤玉指是最好的美容师

有的女性往往脸颊、前额上痘痘不断,有的还有口臭、腹胀、便秘的麻烦。这多半与胃火太旺有关,改善这种状况,就按内庭穴、天枢穴。这两个穴位是专管泻胃火的,只要胃火一泻,胃经经气通畅了,排便就会顺畅,皮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过一定要在胃经当令的时候进行,即在早上7~9点。

先按内庭(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凹陷处)2分钟,再按天枢(在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2分钟。只要坚持下来,痘痘就会被一扫而光。也有的痘痘与肝出了故障有关,这类人往往在额头两边长痘,而且脾气很差,动不动就发火,一觉醒来嘴里苦苦的。建议按摩太冲和气海来梳理肝气、解除肝气郁滞。临睡先点按气海5分钟,再按揉两侧的太冲5分钟,边按边大口吸气,当体内郁结的肝气排除了,心情就会开朗,痘痘也就消失了。

脸色不好、缺乏光泽的人往往是胆经出了问题。只要敲胆经,再配合揉太冲,皮肤就会变得干净清爽。敲胆经最好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如果觉得太晚,晚上9~11点也可以。

皮肤粗糙,还有小黑头,这是肺功能不好的表现。改善这种肤质,建议在每天上午9~11点按揉两侧的列缺穴3~5分钟,半个月后,就会发现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有弹性了。

还有一个四白穴也不得不提,它是美白养颜的大功臣,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它,然后再用手指按揉3分钟左右,就会拥有一张白晰粉嫩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