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良好的语言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该懂得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讲究在不同的场合的说话技巧,不要只为一时之快,直言不讳,而触及了领导或同事的伤痛,使他们不愉快,面子上过不去,招他们的忌恨或厌恶。其次应针对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说话技巧,可使自己博得上司与同事的好感与接纳,为自己创造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工作场所要讲究说话水准
诚恳坦白是领导待人接物的最好方式,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上下级关系对你今后的事业助益极大。除了身先士卒地带头创业,领导的另一含义就是管理。在管理中免不了要与下级打交道。
由于领导所处的地位、职能,说话的分量与影响力与一般人不同,同样一句话从领导口中说出就更具权威性与信任感,这就要求领导无论说什么话都要把握分寸。否则,讲话随意,甚至信口开河,都会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
比如某单位长期亏损,一位新领导上任时未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更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当众表态说:“要在半年内解决群众的福利和住房问题,并且扭亏为盈。”但由于包袱的沉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年内仍无起色。承诺变成了空话,领导威信一落千丈。所以说,有大气魄并不能解决问题,能自己有回旋余地,才能显出领导的说话水平。
果断和权威是领导主体意识的核心,也就是指上级应感到自己的话具有“拍板”、“定调”的味道。如果下级与上级谈了一小时的话,上级都没有说出一句决策性的话,那这场交谈将没有结果。这样的交谈,不能满足下级的期待。
在谈话时,上级应让下级充分地把意见、态度都表明,然后再说话。这样,主动权在自己,可以从听下属的汇报中选择弱点追问下去,以帮助对方认识问题,再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对方易于接受。如果在没有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就说出自己的意见,不一定能说准,有时还会遇到些不必要的尴尬。因此,让对方先讲,自己思考问题,最后决断,后发制人,更能有利于表现领导的说话水平。
领导必须维护自己的威信,因为一个没有主见、被人左右的领导无法得到下属的尊敬与服从。但这并不表示领导要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好的领导在与下属交谈时,应摆出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求同存异的姿态。碰到情况不是忙于下结论,忙于批驳对方,而是以这样的话语谈出看法,如“你的意见很好,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会怎么样?比如……”“我的想法和你不同,咱们交换一下好吗?”“嗯,让我考虑一下,明天咱们再谈。”这样的话语姿态低调,但主导性同样很强,易于被部下接受。
当然,作为上级在与下级沟通时,还应注意对下级的尊重,谈话时切忌盛气凌人,批评时切忌冷嘲热讽,有错时切忌回避粉饰,有功时切忌自我炫耀。
身为同事,地位相等,谈话中就更不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如不同意同事的意见,可阐述理由,正面论述,切不可语带讥讽,好为人师。如有人常爱说“真奇怪,你怎么会有这样无聊的想法”,“你好好听着,这件事应该这样去做!”这样的话语常表达出对他人智能的怀疑与讥讽,会伤害他人感情,难以赢得合作。
说话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节奏感,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人在说话的时候语速相当快,就像在爆豆子一样,往往他自己说完以后,别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话说得慢一些,声音响亮一些,你会发现,人们会更加注意地倾听你说话,而且他们会感觉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内心深处说出来的,是经过你慎重考虑后才说出来的,人们会认为你在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其实,言语并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文章写得不好还可以修改,而一句话说出来了,要想修改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也常感觉到,即使同一个意思,甚至同一句话,会说话的人,能使你眉飞色舞,不会说话的人,则使你头昏脑涨。
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的事,这时,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他们在实施行动中的配合。如常说“这件事,你们看怎么办好?”“大家看这样做行不行?”以确定今后的行动不使他人为难。遇事常与同事商量,不自傲,不自卑,相互尊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事间随时都可能产生矛盾,或意见相左。这时,应当面把自己的意见谈出来谋求相互的了解和协作,不可背后散布消息,互相攻击。在当面交谈时,语调要平和,不要用词尖刻,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做人身攻击。当面交换意见,这有利于相互了解,才能得到尊重。
人与人的交谈,有时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不见得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商量,有什么意见要交换。这时,可以用平常而无害的话题来联络感情。如谈谈近期的气候,谈谈旅游,谈谈市场菜价等。这些话题不直接指向某人,不触及“雷区”,一般来说,礼貌性的闲聊是适宜的话题。
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
向上级进行汇报,是报告的一种形式。汇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切忌不要啰里啰嗦地汇报。如果没有汇报前的准备,就无法做到有组织地叙述,有重点地表达,有逻辑地推论。这样就会影响汇报水平以及领导对你个人工作能力的评价。
有效的汇报除了讲明情况外,尽量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最好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这样的工作作风是有效的,对领导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可能总是水乳交融。与上级观点不一致时,应着重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必要时甚至可以坚持己见,但尽量不要对上级的意见进行指责或攻击,因为上级在下级面前希望保持尊严与权威,当面反驳极易造成冲突。你可以说:“这件事我是这样看……”“我认为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希望领导考虑”等,但不可说“你的说法不符合下面的情况,根本就不管用”,更不可说“你们当官的和我们老百姓就是想不到一块儿”。现代社会组织中真正的团结合作,有赖于传统的对对方的尊重,尤其是上级,更需要这份上下有别的尊严。和上级相处,最重要的是时时处处维护上级的尊严。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上级理亏时,给他留个台阶下。不要凡事非要与上级争个孰是孰非,上级并不总是正确的,但上级又希望自己都正确,得让人处且让人,给上级个台阶下,维护上级的尊严,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
(2)上级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如果错误不明显,其他人也没发现,你不妨“装聋作哑”。如果上级的错误明显,影响颇大,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上级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发现的方式纠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3)不冲撞上级的喜好和忌讳。喜好和忌讳是多年养成的心理和习惯,不尊重,就会被上级认为不尊重他,冒犯他的尊严。
(4)关键时刻给上级争回面子,赢得尊严。会取悦上级的下属,在一些关键时候、露脸时刻给上级争面子,给上级锦上添花,从而取得上级的赏识。
(5)藏匿锋芒,不让上级感到不如你。能干明智的下属,为了不伤上级的面子,应尽力收敛锋芒,以免刺激上级那固执的自尊。
据说有一次秦始皇异想天开,要修一座世界之最的御花园。他设想,这花园西起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至函关(今河南省灵宝县),横跨整个关中平原,其中多盖亭台楼阁,广种奇花异草,供他游玩消遣。满朝大臣面对这一荒唐的计划,只有目瞪口呆,却找不出阻止的办法,只有优旃兴冲冲地来叩见秦始皇了。他满脸高兴地对秦始皇说:
“听说陛下要修一座大花园,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您在园中最好再尽量多畜养各种飞禽走兽,特别是要多养麋鹿,一旦有反叛从东方来侵犯您的时候,您让这些麋鹿去顶他们就行了。”
秦始皇想了想,觉得他的话蛮有道理,就丢开了这个念头。
秦始皇死了以后,秦二世继位,这位君主也和他的前辈有同样异想天开的特异功能,有一次他居然想到要用油漆把长城涂刷一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又是优旃出来讲话了,他恭恭敬敬地对秦二世说:
“您的主意真高!就是您不说,早晚我也想向您建议。因为漆一遍长城,虽然花费很大,老百姓的负担也要加重,可是那场面该有多么壮观啊!再说,如果一旦北方的敌人杀来,那光溜溜的漆过的城墙,他们也爬不上来啊!只不过有一件事不太好办,因为长城实在太大了,漆漆也许还有办法,但又到哪里去找能遮住它,让漆慢慢干燥,不会染上尘土的大房间呢?”
秦二世听了他的话,笑笑也就不再提了。
优旃之所以敢为常人之所不能为,结果却得到了握有至高无上之权柄、喜怒无常、弄不好就要杀人的君主们的同意与认可,关键就在于他不是拘泥成法、不考虑对象、不分析形势、只知冒冒失失地去据理力争,犯颜直谏,硬捋虎须,而是采用了一定的策略,避了上级的锋芒,绕开了激化矛盾的焦点,在皆大欢喜中解决了问题。我们不妨很好地总结与学习一下这些经验,从中汲取足够借鉴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工作,避免总是陷在条条框框里,办费力不讨好的傻事。
在给上级提意见时要把握好说话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建议。但提建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非正式场合强过正式场合。正式场合、会议上、集体研究工作时,不适宜提意见。正式场合提意见并迫使领导表态,会将其置于众目睽睽的难堪境地,与沟通无益。非正式场合提意见,如私下个别交谈,显得随便,能平心静气,给领导以回旋余地,效果较好,气氛轻松,意见易被考虑和接受。
(2)在领导心情舒畅时提比其紧张疲劳时提效果好。身体疲劳时,人的耐心程度降低,易暴躁发火,在领导工作忙碌、被许多需马上决断的事弄得心烦意乱时,(3)不要进言。心情舒畅时,较易从善如流,此时进言,事半功倍。
多用请教的方式。在与领导交谈时,把自己放在一个请教的地位,比如用“您看这样行不行……”或“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办”等等。请教是一种低姿态,给对方以优越感,以请教方式提出建议和看法,易获得上级的配合。
(4)采用迂回的战术。聪明的人分析具体情况,在有些场合,采用迂回战术提出建议。
上级毕竟不同于一般同事,对于上级,应该更为注意,平时说话交谈之中,汇报情况的时候,都要多加小心。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切忌说出可能引起上级不快的一些话。比如:
(1)对上级说:“您辛苦了!”说“你辛苦了”这句话,应该是上级对下级表示慰问或犒劳时说的。
(2)“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或说:“经理决策果断,我很感动!”事实上,“感动”一词是上级对下级的用法,例如说:“你们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耽误自己的事,我很感动!”
(3)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大恰当了。尊重上级,应该说“佩服”。例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还比较恰当。
对上级的问题回答说:“随便,都可以!”上级会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感情冷漠,不懂礼节,对说这句话的人,自然就看低了。
(4)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上级动作太慢,以致要误事了。在上级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想必不可能高高兴兴地接受。
(5)对上级说:“不行是不是?没关系!”这话明摆着是对上级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说,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说出不恰当的话。
(6)“我想这事很难办!”上级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上级下不了台,一方面显得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上级没远见,让上级脸面上过不去。
给上司提建议的技巧
一是让上级在多项建议中做出选择。
让上级在多项建议中做出选择,会使上级感到非常舒服,是一种高明的提建议技巧。
对国外出生的学究式人物亨利·基辛格来说,他在美国政府中的生涯可谓壮丽辉煌。他第一次崭露头角引起国民注意是作为已故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当时洛克菲勒竭力向理查得·尼克松推荐基辛格,终使基辛格后来成了美国的国务卿。继尼克松之后,杰拉尔德·福特接任总统,他上任后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还有罗纳德·里根,虽然他被迫向极右支持者们许下诺言,他将不会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然而他经常要求基辛格的帮助。
与总统或将成为总统的人打交道,基辛格喜欢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他们做各种选择。至少在重要问题上,他努力向他们提供许多可能性以便他们选择,而不是提出一个特定的政策或是特定的行动方针。
基辛格总是精心地列举各种可能性。他列出每个可行的方案并且认真地写下它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他绝对禁止自己只推荐其中的任何一个。
从上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它综合反映了许多以前曾经提出过的观点。当然,这种方法不只局限于广阔的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外交活动场所,在处理相当细微的琐事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地使用它。总之,你是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
为了看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假设你正在为一家小公司处理雇员关系。这家公司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订货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公司实际上已增加了劳动力,因而,曾一度宽敞的公司停车场现已变得拥挤不堪。雇员们为了有限的停车场开始激烈地争夺,而且,所用言语恶毒,就在今天早晨,两个雇员为争夺停车场发生口角,导致动手打架。
你觉得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上级的重视,因为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解决方法,都超出了你的职责范围。但你要列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把这件事情往上级身上一推了事;或者提出一个拟定好的方法劝他采纳。这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大致包括:扩大停车场,租车在停车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之间接送工人,停车收费并把这项盈利作为雇员的娱乐基金,组织汽车联营等等。所有这些方案各有利弊,拟定方案时,你要仔细但简要地说明这些利弊。当你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上级注意的时候,就可以提交这个方案。
这种方法也的确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利因素。显而易见,这会花费一些时间和许多精力。有些问题根本不值得花费那么大的力气,还有些问题只能提供一个可行方案。而且,下属总倾向于罗列他自己喜欢的方案,上级感到这一点时,就会失去对下属的信任感。
尽管有这些潜在的缺点,这种方法仍有其真正的魅力。它让上级就问题做出最后的决策,从而使其发挥作为上级应起的作用。而且很清楚,这种方法能促使下属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这样的结果对上下级都是有利的。
二是把自己的建议变成别人的建议。
把自己的建议变成别人的建议是劝说别人的最高技巧。
当威尔逊做总统时,在他的顾问班子中间,唯有霍士最得其信任。别人的意见,他常常很少采用,或是根本不采用,而霍士却屡屡进言得以被采纳,后来霍士做了威尔逊的副总统。霍士自述说:“我认识总统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的最好办法,我先把计划偶然地透露给他,使他自己感到有兴趣。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我有一次去谒见总统,向他提出一个政治方案,可是他对此表示反对。但是几天之后,在一次筵席上,我很吃惊地听到他将我的建议当做他自己的意见发表了。”
霍士不但使威尔逊自信这种思想是自己的,后来他还牺牲了自己许多伟大的计划,让给威尔逊来获得民众的拥戴。
那么,霍士怎样把计划移植到威尔逊心中呢?他常常走进总统办公室,以一种请教的口吻提出建议:“总统先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您不觉得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妥吗……我们是不是这样……”就这样,霍士把自己的思想不露痕迹地灌入威尔逊的大脑,使他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些计划,加以完善并付诸实施。
与同事闲谈时也要注意说话分寸
在工作空隙阶段,聊天就成为办公室的人打发时间的主要形式,聊天的范围虽然不受限制,但要注意格调,也就是指不讲庸俗低级、格调低下的话题,比如搬弄是非、贬低他人的话题。对方的缺点和不喜欢的事也不应作为话题。
在办公室里聊天,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妨碍他人,在公众场所大声聊天是不受欢迎的。善于聊天的人,从不会自以为是,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
有时不在办公室里,而是在电梯间里邂逅,或是在开会前偶遇,这时也免不了有一番闲谈。交谈的长短应随交谈对象和交谈地点的不同而异。
虽然闲谈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有时却显得非常关键。
谈得太多会被人看成是神经质,不理会别人则会被人误以为过于清高,仅仅谈论工作的人则显得思想有些狭隘。因此,你应把每次与其他同事的相遇都看成是一次展示交际才能的机会,一次因自己的言谈打动别人的机会。
闲谈的能力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与同事协调情感、增加信任。如果你在公司多年打拼,在工作勤奋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取得进展,那你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缺乏交际的技巧而阻碍了成功的机会。要知道,掌握闲谈的技巧也是人际关系要掌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作为一个有心的聊天者,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聊天,你就要注意让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故意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免引起激烈争论,以至于不欢而散;如果有前辈在座,你更要虚心有礼了,不要随意打断前辈的话或抢在前辈之前发言。
聊天是一种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和交融情感的交谈活动。它在人际关系中,有时是润滑剂,使人们消除摩擦,化解矛盾;有时又是粘合剂,使人们互相贴近,彼此了解。正因为如此,你要懂得利用谈心的方式沟通心灵,推动工作。
聊天时,避免冷场是谈话双方共同希望的。但万一出现冷场时,你还是要有所准备。作为聊天的一方,你可以通过转换话题的方式打破冷场,在你转换话题时,要提出一个大多数人都感兴趣并有可能参与意见、发表看法的问题,或是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再转入你要说的正题。
要知道,聊天的话题是否有趣和冷场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曲高和寡”会导致冷场,“淡而无味”同样也会引起冷场。如果你不希望出现冷场,应当事先做些准备,使自己有一点应急的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一般来说,可供应急的话题有:对方的个人爱好、对方的健康、新闻趣事、公司所取得的成就等。
善于用巧语化解同事间的误会
误会是指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认识与你的实际情况不符,是无意之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误。无论你如何地谨慎小心,也无论你在公司中工作了多少年,这种情况在每个职场人士的身上都会发生。
误会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言行不够谨慎,言谈行事有欠周到、细致,使他人不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图;二是对方主观臆测。由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学识、价值观、气质、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误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烦恼、难堪,甚至会产生预料不到的隔阂。所以,你一旦发现自己陷入误会的圈子后,必须调整自己,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解除,使自己与同事能尽快地轻松、舒畅起来。
(1)消除委屈情绪
出现或发生误会后,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为自己辩解。总认为自己正确、不被理解,心中怀有委屈情绪的人,必定不愿开口向对方做解释,这种心理障碍会妨碍彼此间的交流。
此时,你应多替对方着想,无论他是气量小、心胸窄,还是不了解真相,不了解你的一番苦心,你都不必去计较。只要你真诚地向他表明心迹,那么误会就会很快消失的。
(2)查清原因
产生误会后,一方怒气冲冲,充满怨恨和敌视;一方满腹狐疑,委屈压抑,双方的隔阂就会越陷越深。如果这时谈崩,就会有新的误会接踵而来。
产生误会后你一定要冷静,你必须下一番功夫内查外调,搞清楚对方的误解源于何处。否则,无论你花费多少时间,也不会解释清楚的。搞不好还会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3)当面说清楚
虽然误会的类型各种各样,但解决的最简捷、最方便的方法便是当面说清楚。大多数的人也都会喜欢这种方法。
因此,如果有误会需要亲自向对方做出说明,你千万不要找各种借口推脱。你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地当面表明心迹,千万不要轻信第三者的只言片语。
(4)不要放过好时机
解释缘由,消除误会,必须选择好时机,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心境、情绪等情感因素。你最好选择升职、涨工资或婚宴等喜庆日子,因为这时对方心情愉快,神经放松,胸怀也就较为宽广。你如果能抓住这些时机进行表白,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双方重归于好。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难以启齿或碍于情面而使解释的时间越拖越长。这样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到最后无限制地拖延会造成令人更加苦恼的后果。所以,有了误会,要迅速地解释清楚。拖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被动。
(5)请同事帮忙
你与同事的误会常常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双方的误解涉及许多因素。个人解决可能会受到限制,有时候不能明白透彻地说清楚,这时候,你可以请其他同事帮忙,把事情彻底地弄清楚。当然,你也不必兴师动众,叫上一帮同事大费口舌。当误会不便于直说,你们双方又都觉得心里不愉快,产生了生疏和隔阂时,你只需要让同事帮忙为你们提供一个畅谈的机会。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彼此间心理上的距离便会缩短,许多小误会和不快都会自然地消失。
(6)用行动加以证明
有的误会如果用语言不能解释清楚,那么你就用与之相反的行动去证明误会的不实之处。
比如,有同事误解你工作成绩是靠别人帮忙得来的,这种事你是说不清楚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拿出更好的成绩来证实你的能力。这样,他人就无话可说了,误会也就自然消失了。
同事与你抢功时的语言对策
“职场如战场”,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方案,或者你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公司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占为己有。这时,你该怎么办?是据理力争,还是自认倒霉?也许,下面几种谈话方式对你会有所帮助。
(1)不用言语用书信。在有些情况下,面对面地说开极有可能会引发出一场唇枪舌剑,若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效果或许会好些。当然,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郑重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的书面证据。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地强调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我想出来的。
(2)夸赞抢你功劳的人,然后说明功劳是自己的,当同事们都休息的时候,你可以对抢你功劳的人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一番。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在说明功劳是自己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尽管最终的时候,我们把这个方案设计得天衣无缝,但那天我回去以后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地改进。现在,这个方案才真正是完美无缺了!”
或许,你的同事也非心存歹意,他也是想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无意中占了你的劳动果实,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需轻描淡写地把你的构思过程讲述一遍,他便会有所领悟。值得一提的是,你的夸赞千万不能变成对他(她)的挖苦,否则,将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