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34401900000052

第52章 不应该那么写

凡是有志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的腰包的。然而,好像没有效,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有些青年是设法去问已经出名的作者,那些答案,还很少见有什么发表,但结果是不难推想而知的:不得要领。这也难怪,因为创作是并没有什么秘决,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倘不然,只要有这秘决,就真可以登广告,收学费,开一个三天包成文豪学校了。以中国之大,或者也许会有罢,但是,这其实是骗子。

在不难推想而知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这恐怕也很不能满文学青年的意,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然而倒是切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

“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 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而我们中国却偏偏缺少这样的教材。近几年来,石印的手稿是有一些了,但大抵是学者的著述或日记。也许是因为向来崇尚“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缘故罢,又大抵是全本干干净净,看不出苦心删改的痕迹来。取材于外国呢,则即使精通文字,也无法搜罗名作的初版以至改定版的各种本子的。

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没有这样的环境和遗产,是中国的文学青年的先天的不幸。

在没奈何中,想了一个补救法: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那事件,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只是和“应该那样写”,却无从比较了。

四月二十二日

解读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5年6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六号“文学论坛”栏,署名洛,后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

文章批评当时市场上的一些《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的书,看了这样的书是成不了作家的。青年创作时总会想“应该怎样写?”其实应该先知道“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应该怎么写”。要知道“不应该那么写”最好从知名作家的未成稿或修改稿中去学习。但很少能找到这样的本子。作者说,想出一个补救法,就是从“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中去找反面“不应该那么写”的标本。文章也顺便批评了当时社会上的恶劣的文风。

今天大家都用电脑写作,更看不到大作家怎么千锤百炼地修改文稿的了。但是确如鲁迅所说的可以看看报上发表的不少新闻稿,就能找到反面“不应该那么写”的标本。有的文章标题文字不通,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生造词语,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