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34587700000055

第55章 保持童心——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陪伴者

行为: 保持童心

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陪伴者:

①家长保持童心,是指家长要用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②保持童心,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使孩子更快乐,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时光荏苒,童年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人父母,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以一个家长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孩子;学习中,充当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总之,我们是孩子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我们都知道家长要保持一颗童心,这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您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比如,当孩子把自己辛苦做好的”大餐“端到您的面前时,您会不会冷冷地说:”你端个空盘子,我吃什么呀?“也许孩子会委屈地说:”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好吃的呀。“这时您会不会用”好了,好了,别光顾着玩,看会儿书去吧“来结束孩子和您的游戏呢?或者当孩子缠着您和他一起玩游戏时,您会不会觉得没有意思,而把孩子推给”电视保姆“?

玩游戏对于一个妈妈来说,确实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对孩子来说就不同了,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想象: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模仿和体验成人的生活。所以如果妈妈不能想到这一点,而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很容易造成爸爸妈妈和孩子即使近在咫尺,也很难达到心灵的契合。所以,要使我们的教育能潜入孩子的心灵,做父母的一定要有一颗童心。

李开复是一个成功人士,人们不仅关注他取得的各种成就,更津津乐道他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和妈妈对他的教养方法。李开复认为他的妈妈是一位童心未泯的妈妈。有一次,李开复为了能晚睡一个钟头,偷偷把全家的钟表都调慢了一个小时。结果第二天害得妈妈上班迟到了。但当妈妈发现是李开复的恶作剧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觉得非常有趣。他的妈妈之所以能这么做,正是以一颗童心来看待这个问题,而并非以一个家长的心态自居。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做才会拥有同孩子一样的童心呢?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1)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我们可以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通过和孩子聊天、学习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启发和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比如,您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游戏,听听孩子的诉说,分享孩子的快乐,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理解孩子的要求

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尽管您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很多您自认为好的教育方法却难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子里。孩子想把爸爸妈妈刚给自己买的玩具拿出去给小朋友炫耀一下,妈妈却说:”你别拿出去玩,有什么臭显摆的?当心他们玩了不还。“孩子哭了,这方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他也想像大人一样去交朋友。

(3)为孩子的童心提供土壤

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探究明白,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体验和感受孩子的心情,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探索,而不要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随意打压和制止孩子的行为。比如,有个小女孩看到一只蚯蚓被切成两截,非常感兴趣,可是她的妈妈却说:”一个女孩子玩什么不好,玩泥巴和蚯蚓,没出息。“就把蚯蚓扔掉了,妈妈的一训一扔也许就把孩子探究世界的积极性打压了。

(4)保持童心也要与时俱进

爸爸妈妈要看到社会的变化,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年代,完全沉浸在自己儿时的那颗”童心“中,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童心。现在的孩子与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爱好不同了。因为社会发展了,孩子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以前家长玩的玩具,现在没有了,现在孩子的玩具,爸爸妈妈也没有见过;玩的方式也有了变化。我们的童心也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要保持和孩子童心的平行。

因此,爸爸妈妈要用新眼光看问题,不断更新自己的童心,跟上孩子的童心。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与孩子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