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34587700000057

第57章 别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让孩子接纳自己行为:别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他自己:

①人们喜欢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控制”心理偏盲“带来的负面影响,少拿孩子攀比。

②每个孩子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优势,我们要让孩子接纳自己,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成为优秀的他自己。

前不久,一篇《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文章在网络上盛传,并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文章中提到: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试年级第一。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这种生物就是感动中国2011 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家罗学荣表示,这是最典型的”心理偏盲“现象,人们喜欢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控制”心理偏盲“带来的负面影响,少拿孩子攀比。

《明史》中有一段关于大学士张居正成长经历的描写:张居正小时品学兼优,因此成为乡里同龄人的榜样。其中有一位小王爷,因不务正业常遭其母责骂:”你看人家张白龟( 张居正幼时名‘白龟’),样样比你强,再看看你……“因此,小王爷记住了这个名字,且怀恨在心,等他长大了,便倚仗自己的权势将张居正的亲人加害致死,用以满足因童年的嫉妒而导致的报复心理。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震惊豫南的”‘11?21’投毒杀人案“更是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据投毒者小方(化名)供述:小方与小明(化名)既是同村人,又是同校同学。小明学习成绩优秀,小方的学习成绩一般,家长常拿小明与小方做比较,小方很烦,慢慢就产生了要让小明”从地球上消失“的念头。

发生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两个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这样凋谢了。小方有这样的动机和念头与家长平时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孩子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评判机制,而导致心灵的扭曲。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秀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的短处,而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我相信,所有的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的时候,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孩子能从”比较“中有所警醒,能够奋起直追。但是事实告诉我们,结果并非我们所愿。心理学认为,家长经常性地拿自己家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其危害主要有:

首先,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

爸爸妈妈在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的过程中,无形中是对孩子的一种否认。长此以往,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其次,让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孩子养成了和别人攀比的心理,将来走向社会后,面对形形色色的不公平和差距,失落感会伴随孩子一生,那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第三,容易让孩子破罐破摔

如果孩子一味地接受批评和指责,家长把孩子的短处一遍遍地拿出来和别人比较,这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强化,很容易让孩子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也许有的家长会对此非常不解,觉得孩子们之间进行比较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好,我们还不能说说了?其实怎么比,也有一些小技巧。爸爸妈妈在比较的同时,切不要忘了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让孩子学会珍惜自我的价值,成为优秀的他自己。

(1)拿孩子的现在和过去比

家长可以把孩子最近的表现和过去做一个比较,如果现在孩子比以前有了进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要知道,孩子很在意家长对自己的看法,家长的表扬,对孩子有很大的鼓舞,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得到家长批评的”差孩子“,适当的表扬和肯定,也许是孩子转变的契机。

(2)拿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比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如果孩子没能达成目标,家长可以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攻克。当孩子达到这个目标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肯定,那一定会给孩子很大的信心,孩子也会从比较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使孩子有勇气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当孩子获得一个个”成功“的时候,离优秀也就不远了。

(3)比较中别忘了鼓励

我们多一点鼓励的技巧,让孩子更好的顺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多和他们沟通,您会发现孩子会很快乐,因为他们被重视、被尊重,结果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了对孩子进行鼓励,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也不能让孩子失去奋进的信心。

(4)客观公正地进行比较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不是完全不可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定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优缺点。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别忘了给孩子鼓励和赞扬;也要正视孩子的不足,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