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煮文嚼画
34610300000055

第55章 千里莺啼绿映红

在古典诗词中,黄莺和白鹤、紫燕、鸿雁等鸟一样,出现的频率很高,可见它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呵护。

黄莺属雀形目,黄鹂科,是我国平原、山地树林中常见的益鸟。黄莺,又名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绝句》);“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它还有许多别名,如黄鸟,“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经》);如金衣公子、红树歌童,“(唐)明皇于禁苑中见黄莺,呼为金衣公子,又名红树歌童”(《天宝遗事》);此外,还有楚雀、仓庚、黄伯劳、黄袍、黄鸯等名。

黄莺之所以得到人们的珍爱,其一是它具有华丽俊俏的外形,遍体金黄,只有翅尾呈黑色,好似镶嵌了一道黑边;眼呈血红色,还有粉红的嘴,脚爪边沿为蓝色。“自织春风金缕衣,穿红度翠往来飞”(元·谢宗可《莺梭诗》),这是一幅何等美丽的图画。其二是它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婉转、清亮,韵味悠长,古代诗人对此赞叹不已:“最好音声最好听,似调歌舌更叮咛”(宋·梅尧臣《黄莺》);“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莺声多在杏花梢”(宋·吕渭老《浣溪沙》)。其三,它于冬雪前飞往印度和南洋等地避寒,到春时即返,用歌声吟唱美好的春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唐·司空图《鹂》);“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元·黄庚《俞景仁教谕相过》)。春天往往在黄莺歌声中悄然送走,诗人认为只有它知道春的行踪:“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宋·黄庭坚《清平乐·晚春》)。其四,它是消灭害虫的能手。

黄莺营巢于树杈间,其巢多以草茎、麻丝、竹叶及棉絮织成,形如深杯,十分牢固。它于春末夏初繁殖,每次产卵二至四枚,卵呈浅玖瑰红色,雏莺体羽杂有纵条褐色纹,待羽毛渐丰,方换上耀眼的“金缕衣”。

黄莺的啼鸣虽说动听,但对于正作春梦,梦中将与远方的丈夫团圆的闺中少妇,就成了可厌之物:“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而莺声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听来,则有另外的感受:“花落深宫莺亦悲”(唐·顾况《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悲弦上声”(唐·李益《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我曾在一个春末的日子,去了西湖,特地到“柳浪闻莺”去品味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莺歌,并陶醉于这“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的情境中,许久许久都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