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英国一位患晚期肠癌的工人被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确定他随时可能死亡。面对医生的诊断结果,这位工人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疾病的恐惧,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到大森林中去旅行,完成他早年游遍名山大川的愿望。于是他背起了行囊,只身一个人到森林中去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他深受启发。每天他都按正常人的生活规律安排自己的起居饮食。1个月他回来后到医院复查,复查的结果让人吃惊,他体内原来的恶性肿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他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事例惊动了医学界,于是,后来有关专家指出:良好的心态是战胜恶性病魔的最佳良药。
良好的心态是对付病魔的良药
《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之上也。对恶性病患者采取“话疗”可谓谈话攻心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灵枢·通天篇》云:“谭而不治,是为至治”,谭而不治,即无为而治也;无为而治,治之至也。癌症不等于死亡,只要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就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北京某医院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79岁的离休老干部,33年前,他曾因胃癌被医生判了“死刑”,权威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一两年,而如今79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去医院体检时大夫都感叹:“这个年纪身体各项指标都这么好,少见!”因而,他的事例在他常年体检的医院已经小有名气。早在70年代中期,他就被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必须立即动手术。_般人得了这种恶性疾病,医生是不会直接告诉患者本人的,但当时两名医生见他心态极好就将病情告诉了他,当时他就对医生说出了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无所畏惧,争取好的,准备坏的。”当时在场的人听了都很惊讶,癌症病人能有像他这么好的心态很不容易。
随后,在治疗过程中,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锻炼身体,并定期到医院检查,他只配合医生化疗过几次,吃过一些中药,并没有特殊的治疗。但一年一年过去,他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是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治疗的秘方就是积极的心态,将所有的畏惧置之一旁,坚持锻炼。
前些年,他又因胃炎住进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要住院治疗,因为他的软组织有异常增生现象,是癌症复发的先兆,并说这种异常增生不好治。面对病魔的又一次侵袭,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调整好了心态,决定再一次与疾病决一死战。于是,他每天6点钟起床,起床后跑步,练健身操。早饭后他会唱唱歌,弹弹古筝。他非常喜欢唱歌,他还自己写了一首歌,叫《天天乐开怀》,唱过之后便感觉浑身舒畅。每天晚饭后他还会散步40分钟,21时左右,准时回房睡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软组织异常增生的现象竟奇迹般地消失了,连医生见了都目瞪口呆。
不久,他因感冒发烧住院,前后就有15名癌症病人到病房里找他,向他请教战胜癌症的“秘方”。从他手术后,就不断有人来找他,询问治疗癌症的经验,面对癌症患者那种彷徨无助的心情,他就说出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验: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对疾病不畏惧,不被病所吓倒;其次,要正确地看待生活,遇事不争,荣辱不惊;再者,就是在有忧虑时进行自我调节,以解除不良情绪;最后,遇事不急不躁,保持心理健康。
坚持锻炼,置之死地而后生
俗语说“话,为开心的钥匙”,当患了恶化疾病之后,要想置之死地而后生,除了树立坚定的信心外,还要坚持锻炼。对于不同的疾病,选择锻炼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并结合自己的病情进行锻炼。
某报上登有这样一则事例:上海有一位老人在卫生间晕倒,好几分钟不省人事,此后,也经常心慌,脉搏紊乱,时常在1分钟内,心跳出现十四五次的间歇,弄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到医院一查他得的是老年性冠心病。后来,也没少吃药、输液,但是效果都不很明显。当时他心情极其烦躁。后来在老伴的建议下,他开始练习气功。刚开始他学习气功会感到很累,但是做过后感到身体很是舒服。当然其间他也不断地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病情一次比一次有所好转,于是,他每天都坚持练习气功。1年后,他的脉搏很少出现紊乱的现象。他说:“练功后使我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了。我的工作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能够比过去干的事情更多、更好。坚持练智能气功使我从精神上和体力上都获得了新生。”
上面这位老人是运用气功疗法使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气功疗法的。不管患者选择什么样的疗法,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绪。如有些患者,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读一读书,如金刚经和心经之类的书,可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绪,使自己的心胸如天空大海一样宽大,人和病皆是习气所结成,习由心化成,调节此心,心入虚无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烦恼和痛苦,一心向善与善同归可安此心,此心寂静则无俗念可扰我,无俗念则亦无病痛可奈我何。病为磨难,以慧力和金刚心念可以度过。当然配合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是最至关重要的。
《灵枢·口问》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也应该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以自己亲诊的病例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从内心体会到医生的权威、认真、负责和同情,诚心诚意地将治疗的权力乃至把求生的欲望全然托付,往往就能出奇制胜,正应了那句古语“心诚则灵”。反之,则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谓:“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矣。”也即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非如此,则分崩离析,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