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度势之要在子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取决于对两个方面的把握:一是权衡利弊;二是掌握时效。
导语
欲成大事,度势为先。
所谓度势,就是对事物要积极、敏锐、全面地观察和预测,估计“势”运动变化的趋向和力度。使自己的行为跟上形势,适应形势。
度势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判断。
《武侯兵法》中认为将帅有八恶,而以“谋不能料是非”列为首端,并且在分析对敌作战时的“机势”时,主张要审视年,掌握“事机”、“势机”、“情机”,以免“事机作而不能应”、“势机动而不能制”、“情机发而不能行”,从而丧失“立胜”的机会。所以,度势要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才能够“伺机而动”、“随机应变”、“因机而取胜”。
正确的判断能力来自对两个方面的把握:
一是权衡利弊。《孙子兵法·九变篇》云:“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因此要善于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比趋其轻。”
二是掌握时效。《武侯兵法》曰:“计谋欲密,攻敌欲疾。”度势运作中应重视争取时效。“对敌而发”,“悬权而动”,争取先机。度势要以深思为准,速决为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好事情往往已经孕育了坏的种予,今日的成功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看待事情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范蠡辛勤劳苦,尽心尽力,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最终灭了吴国,洗刷了会稽耻辱,率兵向北渡过淮水,兵临齐国、晋国,号令中原各国,勾践因此而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
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盛名之下,难以长居久安,而且勾践的为人是可以跟他同患难,很难与之同安乐,于是写信告别勾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臣子就应劳苦分忧,君主受辱,臣子就应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山遭受耻辱,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复仇的大业。现在已经洗刷了耻辱,我请求惩罚我在会稽山使君王受辱,判我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分享并拥有越国。要不然,我就要惩罚你。”范蠡说:“君王根据法令行事,臣子依从志趣行事。”就装上他的轻便珍宝珠玉,私自和他的家仆随从乘船飘海而去,再也没有返回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耕作,辛勤劳苦,努力生产。父子治理产业,住了没多久,财产达到几千金。齐国人听说他很贤能,请他做丞相。范蠡慨叹道:“做平民百姓就积聚千金,当官就达到卿相的地位,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顶点了。长久地享受尊名,不吉祥。”于是归还相印,散发所有的家财给朋友和乡亲,携带贵重的珍宝悄悄离去,到陶地定居。
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贸易交换的道路畅通,做生意可以致富。于是就囤聚物品、贱买贵卖,等待时机转卖货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住了没多久,就积聚财产累计达到万金。天下人都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离开越国后,从齐国给大夫文种送去书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脖子很长,嘴尖得像鸟嘴一样,可以跟他共患难,但不可以共欢乐。你为什么不离去呢?”文种看了书信,托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于是赐给文种宝剑,说:“你教给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用了其中三样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为我到先王那里试用这些计谋吧。”文种被迫自杀。
所有事情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所以,要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会到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