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橡胶的北移成功外,在橡胶育种方面,我国培育的抗风、抗寒品种,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苗期产量预测方面,我国比国外有所创新;在新技术育种方面,已诱导出花粉单倍体和花药二倍体植株;培育稳定的橡胶多倍体植株方面,已取得成功。以上这些都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是世界上植胶区中割胶期最短、割胶次数最少的地区。云南省割胶期每年从4月开始到11月上旬止,而其中还有雨天的影响,一年只能割胶100~105次,比马来西亚要少55~60次,比海南岛要少20~45次,比国内外植胶区将近少割1/3的次数。但是,由于云南自然条件好,橡胶树生长发育好,每割一次就能接近或超过国外商业性大胶园的产量。如:同一高产品系RRIM600,开割头八年平均每割一次的产量,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为412克,马来西亚研究院为373克,马来西亚普兰巴沙胶园为401克。大面积胶园的产量与国外胶园相比也不逊色:1979年西双版纳植胶区开割2682万株,投产面积17万多亩,平均单株产干胶351公斤,平均亩产5561公斤。当前占世界胶产量一半的马来西亚,1974年平均亩产67公斤,平均单株产干胶33公斤。
我国高产树位却远远高于世界最高的象牙海岸,例如,云南高产树位,单株产干胶达88公斤,平均亩产176公斤。而象牙湾岸1971年高产树位最高单株产干胶66公斤,平均亩产133公斤。
驯鸟治虫保森林
森林虫害特别是松毛虫害,是威胁森林安全的大敌。好端端万顷松林,一旦发生松毛虫害,几日之内叶子被一扫而光,像遭受了森林火灾。我国的森林由于管理水平低,每年都发生以松毛虫为主的虫害,数千万亩森林受到严重毁坏。70年代以前,防治森林虫害主要采取人工捕捉或喷洒化学农药。这种防治方法,既劳民伤财,又收不到好的效果。特别是化学农药防治,造成森林环境污染,驱走或杀死益鸟、益虫,破坏了生态平衡,得不偿失。
70年代以来,我国有十几个省的林区采用招引益鸟和驯养灰喜鹊的办法,实行生物防治,收到了保护森林和生态平衡的效益。
人工驯养灰喜鹊治虫,为70年代我国的创举,世界上还无先例。
山东省日照县森林面积56万亩,历年都发生虫害面积20多万亩。自1973年起,他们注意保护益鸟,逐步向以鸟治虫过渡,停止使用化学农药。1977年,涛洛乡华山村发展人工驯养灰喜鹊防治松毛虫试验,获得了成功。到1983年,又驯养灰喜鹊8000只,保护、招引灰喜鹊250多窝,约1500余只。与此同时,又引来大山雀、山和尚、伯劳等几十种益鸟,保护了1500余亩森林免遭松毛虫和其他虫害。
吉林省盘石县江南林场,自1979年起开展招引益鸟治虫工作,到1983年,四年共挂各种巢箱1200个,招引灰喜鹊、大山雀、兰大胆、山和尚等十几种益鸟,计800多对,使6000亩森林免遭虫害。
人工驯养的灰喜鹊,认人,识哨音,听指挥,哪里森林发生虫害,它可以成群地随人飞到哪里扑灭虫害。人称“听人调遣的天兵天将”。安徽省定远县驯养的灰喜鹊,不仅能在人的指挥下消灭大量害虫,而且还能在人的指挥下完成特殊的使命。1984年是我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大庆,他们训练了150只灰喜鹊,随同林业部的绿化祖国彩车参加了群众游行。当彩车经过天安门时,灰喜鹊随从人意,围绕彩车翩翩飞翔,引起一片喝彩声,为参加国庆大游行的人们增添了乐趣。
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上万条松毛虫,可保护100亩森林。在正常情况下,驯养一只灰喜鹊一年只花费15~18元,比其他防治措施经济得多。这说明,开展以鸟治虫,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蚯蚓养殖业的发展
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指出:“蚯蚓是世界上最有用的动物。”
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人工养殖“蚯蚓热”,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建立蚯蚓养殖场或蚯蚓工厂,逐步实现工厂化、商品化,因而人工养殖蚯蚓成为一项新兴事业。我国台湾省也建立了三十多个蚯蚓养殖场,台湾红蚯蚓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蚯蚓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可作为家禽、家畜、鱼类的蛋白质饲料,可用来处理城市有机废物,使之变成有机肥料,蚯蚓粪是花卉、果树的好肥料,对美化城市和乡村有重要作用。蚯蚓和蚯蚓粪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此外,蚯蚓还可药用,治疗多种疾病,提取“尿激酶”,治疗心肌梗塞、脑血栓症。从上述用途可以看出蚯蚓有益于农业和人类,因此开展这项研究有重要意义。
1979年,上海引进日本“大平2号”,天津引进日本“北星2号”蚯蚓,从而推动了我国人工养殖蚯蚓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各省市都在试验推广人工养殖蚯蚓。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于1980年开始进行蚯蚓养殖和利用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
(1)选育本地良种——北京条纹蚓。1981年采集我国野生赤子爱胜蚓进行人工养殖,经过三年来的人工养殖、驯化、提纯复壮,已经选育出北京条纹蚓。其特点条纹明显、个体较大(比较日本“北星2号”),食性广,喜欢吞食各种有机废物,是一种粪蚯蚓。适应性和耐水性都较强,繁殖率与日本“北星2号”蚯蚓差不多,适于人工养殖。这个蚯蚓种在辽宁、河南、河北、江西、山东等省试验推广,表明北京条纹蚓繁殖力高,适应性强,可作为人工养殖良种之一。
(2)利用蚯蚓处理城市有机废物(蘑菇渣、树叶、牲畜粪、稻草、纸渣、果皮、菜叶等,使之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蚯蚓粪)。
试验证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利用多种有机物质经过发酵作为蚯蚓的饲料,营养丰富,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
(3)蚯蚓粪肥效试验研究。蚯蚓粪养分全,肥效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也是一种土壤改良剂。1983年在山东省陵县陵西基点在中度盐碱地上进行蚯蚓保苗试验,试验作物棉花,从生长过程看出,棉花长势旺,结桃多,产量高。施蚯蚓粪的棉花亩产皮棉9785公斤,对照组为687公斤,比对照组增加2915公斤,增产425%。
蚯蚓粪在盐碱地上施用具有改良盐碱地的作用,因而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蚯蚓粪在水稻田的施用效果也显著,施蚯蚓粪的水稻比对照组增产2735%~427%(盆栽试验)。
蚯蚓粪对月季花、菊花、鸡冠花、水竹、花石榴、仙客来等花卉的肥效也比较显著,主要表现:植株长势旺、开花早、开花多、花色鲜艳、花期长。
(4)改良土壤试验。1981年进行利用蚯蚓改良土壤试验,每个试验小区放养蚯蚓400条,折每亩放养133万条,放养蚯蚓的同时种植作物。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变土壤的三相(固、液、气)比例,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3%,土壤固相降低3%~5%,液相增加11%~14%,气相(空气)增加16%~39%。施马粪的菜豆产量为301斤/2m2,放养“北星2号”蚯蚓的为349斤/2m2,比施马粪的增加048斤,增产16%。
(5)生物小循环的研究。利用棉籽壳生产蘑菇—蘑菇的废渣养殖蚯蚓—蚯蚓粪改良盐碱地种植棉花—蚯蚓作为鸡鸭鱼的蛋白饲料。
生态农业大有可为
随着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着化肥使用、资源开采等遭到破坏。因此,农业的出路必定是要建立在保障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上,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的本意是农田推行轮作、间作、套作,多种牧草,防止水土流失,让肥沃的土壤长出良好的作物,饲养出健康的牲畜,发挥农牧结合的作用。但是,生态农业中的“生态”二字,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不断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
我国的农业、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在进行生态农业理论研究的同时,和农民一道,创办了许多如“生态户”、“生态村”和“生态场”的生态农业点,甚至还出现了“生态县”的雏形。尽管这些试点存在规模小、现代科技和设备缺乏等不足之处,但是,它们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南方的农田栽种水稻,已经是历代相传,习以为常了。前些年,有些聪明的农民不甘守旧,他们想到过去有人在稻田养鱼及田里放养红萍,能够使稻田水肥沃,水肥了会长出很多的水生浮游植物和动物来。水稻田又常常有许多害虫,而这些浮游生物和小虫及红萍又是鱼儿求之不得的饵料。何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这就是生态农业的观点。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生物“共栖”的原理,把农民的实践经验集中起来,提出了“稻、萍、鱼”共栖的技术方案,在和农民一道进行试验、示范后发现:水稻开沟栽培,通气,根系长得好。肥料增加,害虫减少,产量提高。水上放萍,固氮肥遮荫,相当于30~35千克尿素的氮素化肥。水里养鱼,可松土、吃虫,又吃多余的萍。亩产鲜鱼50~75千克。一项小小的生物“共栖”技术,就使稻田产值翻了一番,把稻田中的小虫、杂草变成高价值的鱼的动物蛋白。现在,这种“稻、萍、鱼”技术正在南方稻区发展起来。
你看,生态农业巧夺天工,不是一项很有希望的现代化工程吗?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生物物质,仅占20%~30%,而70%~80%的生物物质,如秸秆、糠蝣和动物的血、毛、骨、内脏、粪便等,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往往作了肥料或燃料。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动物粪便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比动物采食饲料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高出50%。草食动物瘤胃里的微生物,几乎能分解动物粪便的全部代谢物。因此多级利用生物物质,大幅度提高生物物质的利用率,是生态农业面临的又一项任务。
1987年,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留民营村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农场,有120个国家的朋友曾前来参观访问。
1982年起,留民营村走生态农业之路,发展养殖、加工业,实行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全村初步形成了生物物质多级利用体系。村级规模体系是:将秸秆粉碎作饲料送入牲畜场,动物粪便送入沼气池生产出沼气燃气,沼渣送入鱼塘、蘑菇房、菜田等,用作饲料和培养肥。家庭规模体系是:鸡粪和猪粪送入家庭小沼池,沼渣作为自留田和承包田的肥料。由于推行了生态农业,每年节煤100吨,环境污染减少,村里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人均收入也有了增加。
生态农业的成功范例,国内外已有很多。它们虽都尚在萌芽之中,却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还有巨大的潜力正等待人类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