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栽培中,各地选育出上百个品种的荔枝,仅广东省就有60多个品种。在为数众多的品种中,有不少名贵品种,如增城挂绿、糯米糍、妃子笑、状元红、白糖罂、水晶珠、香荔等。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上品,据增城县志《杂俎》记载,增城挂绿在明朝是贡品,明万历三十六年间,有钦差巡抚增城县治,有一天赴荔枝宴,发现增城西园有一棵名为挂绿的荔枝,果味甘甜异常,品至饱腹。翌年,皇帝下诏书:“贡挂绿一百上京师。”后来,年年荔枝成熟时,县令差武士押送挂绿若干盒送往京师,作为御果。从此,挂绿身价百倍,成为举世闻名的岭南佳果。
荔枝,果肉晶莹,白如水晶,甜香沁腑,味似醴酪,营养丰富。据测定,500克鲜果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3克,糖分170克,钙30毫克,铁25毫克,磷170毫克,维生素C18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民、B2等),烟酸35毫克,热量320大卡。所有这些,都是人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用荔枝果制作罐头、果汁、果酒,味鲜可口,别具风味。药典认为,荔枝果味甘微酸而性热,常食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其肉与核均可入药。肉性平汁多,味甘能止渴,益人颜色,具有散气、消腹胀、养肝血、解毒、止泻等功效。荔枝核味涩、无毒,系中药的收敛剂,有行气祛寒之效,主治心痛、肾囊肿大、小肠疝气痛等病。
荔枝木材坚实,纹理交错,结构细致,心材褐红,鲜明美观,耐腐蚀,耐浸渍,是船舶、车辆、桥梁、建筑、运动器械和高级家具等的优良用材。尤其做台椅,独具一格,驰名中外。制作装饰镶嵌等美术雕刻工艺品,更为世人所喜爱。
荔枝树四季常青,姿态秀丽,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宋朝蔡襄在《荔枝谱》中描写荔枝:“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火昆如星火。”
水果中的上品——龙眼
在我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生长着一种叫做龙眼的果树。每到八月,龙眼果成熟,在一棵棵树上的碧叶之中,挂满一串串沉甸甸的淡黄色鲜果,秋风吹拂,香飘万里,令人垂涎。
龙眼属无患子科,亚热带果树,起源于我国。我国人民食用龙眼历史悠久,栽培龙眼已有2000多年历史。龙眼同荔枝一样,在历史上常被用作贡品进奉皇室。在宋人诗词中曾有:“琬液醇和羞沅瀣,金丸珠赛玑珠”的咏句,以赞美龙眼之珍贵。
龙眼别名桂圆(古人称八月为桂月,龙眼八月成熟,果圆形,故有此芳名),常绿乔木,生长期80~100年,结果期较长。我国龙眼约有230多个品种,其中有肉厚、味美、外形圆饱的兴化桂圆,有肉厚、质脆、色如凝脂、晶莹润泽、放在纸上不沾湿的东壁桂圆等。根据果实大小,又分为大三元、大四元、大五元和中元等四种。
龙眼这一名称的由来,在福建民间流传着两种饶有风趣的说法:一说是,古时候有一年轻樵夫,十分孝顺,家有老母双目失明,他每天上山打柴出卖,奉养老母。有一天,他在深山中发现一种鲜果,食之味美可口,便采了一些,拿回家让母亲吃。母亲食了此果,眼生光辉,双目复明。因此,人们就把这种果叫做“龙眼”。
另一说是,当时这一带有一条无恶不作的“龙”,害得民不聊生。
一位勇敢的少年为民除害,斩劈“龙头”,“龙眼”落地长出植株,所结的果实被称为“龙眼”。
龙眼果肉鲜嫩,汁多味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果肉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酒石酸等成分,有健胃益脾、养心补血的功效。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资益以龙眼为良。”《本草纲目》说:“实开胃益脾,补虚长智”,可治疗贫血、胃痛、久泻、崩漏等症。
龙眼树的根、叶、花、果核均可入药。根、枝、果核皮含有单宁,可提取栲胶。花多,花期长,是极好的蜜源树种,“龙眼蜜”
为蜂蜜中之佳品。
龙眼树喜温湿,不耐寒,但又要求冬末春初有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正常进行花穗分化。由于龙眼树对气候要求独特,所以世界上适宜栽培龙眼的地方有很大局限。在我国仅限于南方少数省(区),福建福州至沼安沿海宽30~60公里一带,为龙眼生长的最佳地区。
后来居上的“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是6~7万年前第三纪藤本植物水果;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是在近世纪才被世界所重视的新兴水果。
猕猴桃,全世界有54种,我国就有52种。因此,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猕猴桃原产国,是弥猴桃的种类、分布、产量均为最多的国家。国外引种的猕猴桃均引自我国,故称为“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在我国发现、利用和栽培,都有悠久历史。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尔雅》和后来历代的《本草》中,对猕猴桃都有记载。唐代诗人岑参有“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的咏句。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猕猴喜食,故有其名。”
中华猕猴桃在我国分布很广,野生猕猴桃蕴藏量约15万吨,尤以黄河以南各省区为最多。主产区安徽、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省,每年都有大量收获。如安徽省年产猕猴桃一千五六百万斤。猕猴桃单架产量也较高,丰年每架可产鲜果几百斤甚至上千斤。
猕猴桃椭圆形,个如鸡蛋大小,大的每个重100克左右。8月成熟,皮黄褐色。一般在果肉未变软时采收,收后需储藏一个时期方可食用。果肉浅绿色,松软多汁,酸甜适度,清香可口,风味独特。食后清凉解热,舒肝开胃。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酱、果汁、果糖、罐头、果酒等。猕猴桃酒,是色酒中的佳品。
中华猕猴桃经济价值很高,果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水果中含维生素C最多的一种。每100克鲜果一般含维生素C300~420毫克,多于柠檬、柑桔、柚子、山植。能与之相比的,只有红枣和刺梨。猕猴桃还含有维生素A、蛋白分解酶、多种氨基酸、钙、磷、钾、铁等成分,是从事航空、航海、井下等作业者的特殊营养品。
猕猴桃药用价值很高。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能“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下淋石热壅……”。近些年来,医学界发现中华猕猴桃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特别对消化道癌的作用显著。北京医学院从70年代开始研究猕猴桃汁阻断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体内外合成的作用,现已证明,它在体内外的阻断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剂和美国产的柠檬汁。
本世纪以来,中华猕猴桃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和前苏联等国争相引种,他们认为猕猴桃是世界性水果,堪称“水果之王”。这些国家中,以新西兰发展最快。
该国自1904年起年产量已达62500吨,1991年产量达到30万吨。
现在新西兰猕猴桃已占领国际市场,1978年创外汇1600万美元,1981年增至6500万美元。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85年著文介绍中华猕猴桃指出:“大约100年以前,猕猴桃在中国以外还不为人们所知,而今许多国家都在种植。美国和其他国家猕猴桃产量都在迅速增长。”
我国是猕猴桃的故乡,又有利用和栽培猕猴桃的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都在我国。我们应该利用这种优势,扩大猕猴桃生产,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使中华猕猴桃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并占据领先地位。
世界著名的干果——香榧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对江西玉山所产香榧赋诗赞曰:“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东坡居士所说的“玉山果”
则是因为江西玉山所产的香榧比较出名之故。但是,真正著名的香榧当属浙江枫桥香榧和安徽太平香榧。
香榧属红豆杉科,常绿大乔木。它的别名叫榧树、细榧、玉榧、圆榧。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江苏等省,以浙汀诸暨枫桥为最多。
香榧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优良品种有芝麻榧、寸金榧、米榧、圆榧等。香榧树经嫁接后,八九年到十几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很长,树龄二三百年的香榧树,仍然生机旺盛,结果不衰。如安徽省太平县新明乡有一棵树龄300多年的大香榧树,仍处于壮龄阶段,好年成年产香榧果200多斤。生长在土、肥、水条件好的地方的榧树,经济寿命可延长到500年。
香榧果在白露至寒露间成熟采摘。炒熟松脆可口,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在宋代被列为朝廷“贡品”。《物类相感志》中说:“榧煮素羹,味更甜美。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同甘蔗煮食,其渣自软。”
香榧果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0%,脂肪40%,碳水化合物28%。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加工成的椒盐香榧、糖球香榧、香榧酥等,都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热门”货,饮誉中外。
香榧树全身是宝。种仁含油率为40%,是上等食用油之一。
还可入药,有止咳、润肺、驱蛔虫及治疗便秘、痔疮等功效。
香榧木材纹理通直,硬度适中,不翘不裂,有弹性,是造船、建筑、枕木、水车板和家具等良好用材。香榧树皮含有37%~61%的单宁,提制工业用的栲胶。榧子壳也可炼油,是提炼柠檬酸和芳樟脂的原料。
香榧树树干魁伟,树冠如盖,细叶婆娑,是一种很好的绿化风景树种,植于庭园、道旁和名胜之地,夏季绿荫生凉,秋末可收佳果,一举两得。
红枣之国
红枣原产我国,我国历来是世界上盛产红枣的国家。枣树的面积和品种,红枣的产量、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堪称“红枣之国”。
我国人民食用红枣和栽培枣树有悠久的历史。《诗经·豳风》里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句子。到了战国时期,枣树成为燕秦地区普遍种植的经济林木。《战国策》曰:“南有碣石燕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食,足食于民矣。”
枣树为树李科,落叶乔木,高10米左右,在我国分布极广,北纬45度以南均有分布。大面积栽培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北京和天津。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甘肃、贵州、辽宁等省也有较多的种植。全国有枣树面积360多万亩,年产鲜枣7亿多斤。
我国红枣的品种多达四五百种,其中有大量优良品种。全国闻名的品种有河北、山东的金丝小枣、无核枣,北京的小白枣、马牙枣,山西的相枣、板枣、蜜枣,陕西的晋枣,河南灵宝的圆枣,新郑的灰枣,浙江义乌的大枣,福建福州的面枣等。金丝小枣具有核小、肉厚、糖多、味浓、色鲜、质细等优点,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鲜枣含糖20%~36%;干枣含糖55%~80%,并富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和维生素A、B、C等。
维生素含量极高,100克红枣中含380~600毫克。红枣对促进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民间有“每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易老”的说法。
红枣生食、熟食均佳,还可加工成多种风味食品。如蜜枣、醉枣、脆枣、牙枣、南枣等。
我国古代对红枣极为珍视。《周礼·天官》中记载:“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意思是祭祀祖宗以枣栗作供品。《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儿子孝奉父母,媳妇孝奉公婆,把红枣、栗子做成蜜饯让老人吃。古人还储备枣栗,以备灾年之用。《韩非子》里记载:“秦饥,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枣栗,请发与之。’”如今,枣区群众还有“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的说法。
红枣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大枣味甜无毒,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几疗身体一切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枣叶、树皮、树根、枣核均可入药,能治多种病症。
枣树材质坚硬,纹理细密,呈红褐色,用途很广。古时候用枣木做车子轮轴,刻版印书。枣树木材为著名硬木,多用于做硬木家具、印章和工艺品等。
枣花富含蜜汁、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枣花蜜,色清味香,糖度高,蜚声国内外市场。
我国的枣树,最早引种至小亚细亚、地中海沿岸和西欧各国。
19世纪初经欧洲引种到北美一些国家。
“东方珍珠”大板栗
板栗是我国特产,它是一种优良的干果树种。我国人民食用板栗历史悠久,在西安半坡村史前文化遗址发掘中就发现有大量栗子、榛子等果实。栽培栗树,也有2000多年历史,有关板栗的栽培和食用知识,在10多种古农书中都有记载。我国板栗具有四大特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产量多,质量好。这些方面均属世界领先地位。
板栗,通称栗子。属壳斗科,落叶大乔木,树高达20米,胸径1米以上。栽培后,一般5~7年即开花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为50~80年,少数200多年的老龄树仍结果累累。山东省沂水县有一棵树龄300多年的大板栗,年产板栗400多斤。板栗同枣、核桃、柿子等一样,都是一年种多年收的“铁杆庄稼”。
板栗在我国分布很广,东北到吉林省的集安,北到内蒙古,东到台湾省,西到四川,南到广东、广西、云南,西北至甘肃,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以黄河流域的华北各省和长江流域各省为集中栽培区。全国有板栗林面积380多万亩,年产板栗约14亿斤。
主产区为河北、北京、山东。
我国板栗栽培类型较多,可分为华北系和华中系两大类群,约有300多个品种。华北系品种,以燕山山脉及泰安等所产红明栗、红光栗、红栗子、毛栗为代表。这些品种,单果重7~10克,耐储藏,偏糯性,含糖量20%左右,果肉甜香可口,适宜炒食。华中系品种,以苏、浙、皖、鄂、湘等省所产的处暑红、魁栗、大红袍、浅刺大板栗为代表。这些品种单果重10~16克,偏硬性,含糖量10%~15%,适宜菜食。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07%,脂肪74%,糖10%~20%,淀粉60%,以及少量维生素和脂肪酸等。可生食、熟食、炒食,做菜食,还可制作各种精美糕点,自古以来被视为上等食品。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栗子可同莲子媲美。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其仁如老莲肉。”慈禧太后为求延年益寿,常吃栗子面窝窝头。
我国北方栗子特别是河北迁西的栗子,肉质细腻甜香,驰名中外,为传统的出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中国甘栗”,在日本享有“东方珍珠”的声誉。河北板栗在日本深受欢迎,原因有三:
①营养价值高,香甜可口;②板栗结果期间不施用农药、化肥,保持了天然风味,被称为“大自然赐予的美味食品”;③可作为祝福、婚礼的馈赠佳品。河北板栗在中日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已有70多年的出口历史,近十几年来,每年向日本出口1万余吨,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
板栗木是很好的经济用材,材质坚硬、抗湿、耐腐,是做枕木、桥梁、车船、建筑、家具和雕刻的优良用材。树皮、壳斗、嫩枝、木材髓部均含有鞋质和单宁,可提取栲胶。树皮、粟花、果壳、树根均可入药,能治疗喉疾、火霉、瘰疠、赤白痢疾等疾病。
粟花又是蜜源植物。板栗树也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多种植板栗,既有利于国土绿化,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利国利民,一举多得。
风味独特的柿子
柿子树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之一,它是木本植物中的明珠。我国是柿子的故乡,我国人民食柿子和栽培柿树有悠久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柿饼和柿子的种子,这说明距今2000多年前,神州大地已有柿树栽培了。现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栽培的柿树,多由我国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