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34752600000018

第18章 戏曲唱演的道理

京剧《清风亭》又名《天雷报》,说的是宋朝时的一个故事:薛荣赴京赶考,家中妻严氏虐待其妾周桂英,甚至命仆人将周桂英于元宵夜在磨房所产之子抛至荒郊。周无奈,将血书、金钗藏于襁褓中作为标记。婴孩被以磨豆腐、打草鞋为生的张元秀拾去,取名张继保,抚养成人。十三岁那年,继保因遭同学讥讽而回家询问实情,张怒责之,继保遂逃往清风亭,恰遇周桂英。周为其调解,后见血书,认子进京。张元秀夫妻失子后便疾病缠身,沦为乞丐。后,继保中状元,张元秀夫妻前去相认,继保却翻脸不认人,二老双双碰死于清风亭,张继保也被雷击毙。“做官不把恩父认,逼死恩母在亭前……可怜世人心太贪”,数百年来,这出讲述因果报应的传统剧以“清风亭”或以“天雷报”之名,以京剧、豫剧等不同的剧种演绎于戏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民间的慈风孝行。由民间故事《贫女报恩》改编成的传统京剧《锁麟囊》,蕴涵慈孝之元素,上演了一百多年,影响巨大。“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河南上蔡则是京剧《四进士》故事的发生地。慈孝与京剧的文缘是源远流长的。

戏曲是戏剧与曲艺的简称。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曲艺则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考察中心的各个城镇及古村落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中,有不少是祠堂、庙宇,其中不少建有古戏台。浙江宁海县保存至今的建于明清两代的古戏台有一百多座。据1952年的统计,浙江省新昌县有戏台829座,一些戏台上还留下了诸如“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悬一幅舆图,公开博览,可是阳春烟景;记千秋史事,合作新闻,居然大块文章”等对联。慈城一戏台还保留了一块书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戏台匾额——“寓褒贬”,由被誉为“清代王羲之”的书法家梅调鼎题写。戏台、戏联、戏匾是旧时的戏剧活动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戏台,那可是“借今人,演旧事,务使风淳俗美;奖善良,贬邪佞,唯期子孝孙贤”。

据记载,戏台最早见于北宋,是庙宇戏台。从那时起,戏台的形制便有定规,即在庙宇(后祠堂亦是)大殿的正南,面对大殿,中间隔个院子,人们站着看戏。有的庙宇两侧的厢楼则是大户人家看戏的地方。演戏的日子,厢楼下摆满了小吃摊,热气腾腾,油香诱人,实是一幅令人回味无穷的民间风俗画。应该说,祠堂与庙宇的兴盛时期是在明朝后期。那时,朝廷开禁,民间兴建宗祠。渐渐地,祠堂与庙宇成了乡土中国最为活跃的场所。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使戏剧空前发展,请班唱演、听戏成为一种时尚。这样,台上唱演着历史的故事,台下演绎着当下的故事,戏台像一个大课堂,戏剧是一部教科书,由古而今不知影响了多少看戏人,人们从中学到了历史,学到了伦理,戏里戏外,忠孝节义。宁波作家陈伟军擅唱越剧,还撰写剧本,这不能不说是缘于幼时随母亲观看乡戏的经历。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当代作家,虽说不出童年所看的戏名,却还能叙述戏中人吕蒙正和他的寒窑度日的故事。“文中有戏,戏中有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音者听音,不懂音者听调”,那便是戏曲演唱与听戏人的关系。

唱演同理

尽管戏台的形制千年不变,各地的戏台亦是大同小异,但台上唱演戏曲的剧种曲调却似万花筒,各地各不相同。据《宁波市志》记载:宁波戏剧剧种分地方剧和外来剧,前者有甬剧、姚剧、宁波平调、甬昆,后者有越剧、京剧、话剧、杭剧;曲种分宁波滩簧(串客)、四明南词、宁波走书、蛟川走书、评话、雀冬冬、唱新闻、采茶篮、四明宣卷和小热昏、奉化琴书、翁州走书与平调鼓词等。

宁波有谚语曰:“南词(四明南词)唱华堂,武书(宁波评话)进茶坊,走书下农庄,新闻唱四方”。这里的华堂、茶坊与农庄其实就是曲艺表演的场所。清光绪二年(1876)八月,宁波熙春舞台开业,上演京戏。1881年,上海咏霓茶园京班首次在宁波江北岸的馥兰茶园登台。茶园、舞台是继庙宇、祠堂的戏台后,在城镇出现的新型戏剧演出场所。而在乡村,除了庙宇、祠堂的戏台,还有露天的晒场、渔场,大户人家的明堂;有的水乡则是在船台或傍水搭建的水阁式舞台演戏,人们则乘坐小船靠到台前去看戏,鲁迅笔下的社戏便是那种情形。无论在哪里唱演,不管是哪一剧种曲调,戏曲几乎都是以“声奏兰陔,一曲和平神听乐;舞呈莱采,千秋兴起孝思同”而承载着民间的教化责任,恰如梅调鼎题写的“寓褒贬”。戏台唱演的戏曲无法统计,各地汇集的戏曲亦是无法统计,只能笼统地以百剧千调为计。那百剧千调演唱的总是扬善惩恶,讲述的又是如何做个好人的道理。

杂剧《目连救母》初演于北宋,这出以“报父母养育之恩”为主题的劝善戏文,经过不同时代民间戏曲艺人的唱演,尤其是经过南方戏曲不同剧种的改造,不仅流行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地,还因其影响大而在各地区产生了“目连戏”戏种,如以花鼓戏出名的湖南就盛演目连戏。早在南北朝时,湖南的和尚便在庙里说唱目连救母的故事,到宋朝之后演变成杂剧而搬上戏台。杂剧有目连的曾祖当长沙太守,目连的家在茶陵等设定富有湖南本土色彩。历代湖南人特别爱看以“谈忠说孝”为主题的目连戏,有意思的是,湖南老人都希望生养儿子如目连,视周边坏女人为刘四娘(即目连的母亲),不慈不仁。

宁波的目连戏统称四明宣卷,与湖南一样先流行于庙宇间,后走向民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无论是湖南的杂剧,还是宁波的曲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慈风孝行的要义——报父母养育之恩。旧时夏天,宁波城乡一些“大墙门”的客堂前会放上一张桌子,有一人或两人讲四明宣卷,听众有的自带凳椅,有的席地而坐,听《目连救母》《刘香女》《韩湘子度叔》《王氏女》《丁郎认父》《对菱花》等故事。这些故事虽有点宗教色彩,但也正是一曲曲孝子孝女的赞歌,如《刘香女》不仅赞美刘香行孝敬父母,还赞颂其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成为众人心中的活菩萨而得善终。对此,绍兴一目连戏草台上有句话叫“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哪个能逃?”在一定意义上诠释了目连戏劝人为善的功效。

其实,褒扬人间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丑恶是千年戏台教化的同一道理,也是不同戏曲唱演的同一音律。流传于慈城的民间传说《三娘教子》,刊录于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无声戏》中而流传,从此以后,民间故事《三娘教子》以京剧、豫剧、越剧、昆剧、秦腔、粤剧等剧种流行于全国的戏台。据传,慈城冯氏族人请戏班演戏时,大多不演《三娘教子》。原来,《三娘教子》讲的就是冯家先祖的逸事,子孙人人皆知。尽管冯家的戏台不演《三娘教子》,但《三娘教子》与《三县并审》还是慈城戏台常演的剧目,应该说,慈孝戏剧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潜移默化影响着小城人的慈风孝行。

纵观历史上的戏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演唱的戏剧,尤其是颂扬慈风孝行的戏剧,经典剧目不外乎《珍珠塔》《十五贯》等,而各地的民间艺人则将这些剧目唱演成符合各地区地域文化、欣赏口味的地方戏曲,如《珍珠塔》,既有戏剧,又有曲艺。清朝时期,《珍珠塔》是弹词作品,名为《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后来各地改演成越剧、昆剧等。在宁波,民间艺人将《珍珠塔》改编成四明南词。四明南词亦属弹词曲艺,俗称“宁波文书”,由于其辞章华丽、曲调优雅,多被邀请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

慈城戏文

作为一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慈城,在明朝已是戏文之乡。时至晚清乃至民国初年,城镇周边一年四季乃有灯头戏、礼拜戏、庙会戏、端午戏、龙王戏、太平戏、花熟戏、兰街戏、蓬头戏、开光戏、还愿戏,这些戏曲活动大都与敬神祭祖有关。在城内的大关圣殿、小关圣殿、柳山庙和秦家祠堂常有徽班(京戏)、绍兴大戏、新昌高腔及余姚滩簧等戏班演出各种戏文。戏文班子是富家大族请来的,因而当年慈城的市井风俗是“午前开肆,午后闭肆,击鼓吹箫,讴歌唱曲,凡戏翫(意、音同“玩”)无不为”。

清道观是慈城东门外一胜景,也是慈城人梦里梦外的祈福之地。对此,慈城后新屋冯家子弟冯祖延回忆道:“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又烧毁由冯家汝霖、汝震、汝霆三兄弟重建于道光九年(1829)的文昌殿。25年后,诩廷公与族人冯全墉集资重修了烧毁的清道观文昌殿。父亲(晋鋆)早年在上海的元昌顺绸缎布店(南京路)当伙计,1937年,沪松(会战)后,回到慈城。父亲喜搓麻将,爱听、唱京戏,我记忆最深的是他经常背我到清道观去,那儿有戏台,他去听戏……”回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冯大爷虽记不清当年唱的是哪出戏,却记住了清道观的戏台曾是一邑小城的京剧票友过戏瘾的平台。

关于慈城戏文的记忆,有一篇旅居美国费城的软板桥陈家后裔陈倩凤写的题为“在新屋娱乐”的忆旧短文。

我家有全副十番锣鼓,及各种丝竹乐器。晚上,挂上汽油灯,光似白昼。饭后,我家不是锣鼓喧天,好像过新年敲新年锣鼓,就是丝竹叮咚,咿呀唱弹。

祖父会拉胡琴,中城小学校长应先生和祖父合奏胡琴,二叔敲锣最好,四叔笃鼓出名,三叔会吹笛。隔壁碗店老板翁公公会说“四明文书”,他说的书目《刁刘氏》《大红袍》《文武香球》,每晚说一段,由祖父和叔叔们音乐伴奏,“四明文书”既好听又热闹。

短文中的“四明戏文”,即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这种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片段的曲艺形式曾经流行于宁波、舟山、台州等地,且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在夏夜乘凉或在冬日闲暇之时,凑拢几个人张口演唱一段走书,那人间的悲欢离合,那世上的喜怒哀乐,一次次在音律间演绎,人们自然而然地在笑声、歌声与掌声中受到慈风孝行的熏陶。

应该说,慈城老人口述的慈城戏文,既描绘了小城“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的民俗,也给出了“邑有董孝子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事旧矣”的民风为何能延续数百年的答案。这也许便是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慈城戏文,唱演的虽还是“妙舞酣歌,聊把声容娱祖考”,而其宗旨依旧是“教忠训孝,且留榜样传儿孙”(东阳一戏联);还有那些戏文子弟于闲时扮作生旦净丑,其意还不是以戏劝诸君,要尽孝耕读吗?此乃小城人的传家之宝也。

据介绍,山东吕剧源于民间说唱——山东琴书,由于是采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感情的地方剧,故为山东人所喜闻乐见,有着慈风孝行传统文化的《李二嫂改嫁》《逼婚记》《小借年》等剧目更是受到人们欢迎。河南皮影戏以桐柏皮影为主,有的演出剧目已失传,保留至今且仍在唱演的还有《杨家将》《狄青传》《界牌关》《五虎平西》,这些戏剧宣扬的即是人间的真善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民间故事《常德刘海砍樵传说》在戏曲艺术中的传承,这出表现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颂扬孝顺、忠贞的传统美德的地方戏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还在全国各地流传。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的女人,名萧绰(953-1009),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京剧《澶渊之盟》是围绕萧太后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这段历史而改编的剧目,后晋剧也延植了这出传统戏,以忠君爱国、嫉恶如仇的主题影响了数代人。

对于戏曲的影响,陈独秀的评价是:“普天下人之大学堂,普天下人之大教师。”由此可见,戏曲唱演的道理也曾是“渔樵农俗之夫,街巷里闾之妇”信奉的诗书,影响着人们的慈风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