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广
(西安邮电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教授、哲学博士)
继欧美发达工业国家不同层次上构建循环经济之后,日本后来居上,在一系列产品资源“再生法”的基础上,2000年内阁会议和国会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改变以大量资源消耗和严重环境污染为特征的以往浪费型社会,建设人类与自然得以持久地和谐生存为目标的循环型社会,遂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拟在介绍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并对浪费型社会和循环型社会加以比较基础上,从价值观角度对循环型社会进行透视。
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模式。循环经济的探索从欧美发达工业国家开始,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保运动的继续深入和八九十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化,已经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探索,进入法律和政策的全面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日本由于二战之后的快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产业公害,从70年代开始着手解决受到公众普遍诟病的生态环境问题,1970年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颁布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1995年颁布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1998年颁布了《家电再利用法》等多部法律,然后于2000年内阁会议和众参两院都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将欧美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概念提升为“循环型社会”。
一
发达工业国家对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探索,引起我国的极大重视。从学术层的介绍和探索逐渐转变为中央和省市领导层的决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与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谋而合。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力争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而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正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并将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探索,有如下三个层面:
企业层面:企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企业内循环。2002年我国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到2003年中期,有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以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制定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据2003年中期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多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采用“3R”方式方法,使1994年生产造成的塑料废气物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分别减少了25%和70%。我国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在企业内部构成了层次分明的内部“循环圈”,使各类昔日被认为是废弃物或污染物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梯级利用,仅在炼油厂增添了多级隔油、浮选、掺炼等“链环”一项,使年回收的石油资源价值达到2900万元。我国江苏沙钢集团2002年产钢360万吨,其中利用废旧钢铁就达到了250多万吨,在企业大循环中形成许多小循环,例如利用除尘灰作为烧结工段的生产原料,把高炉煤气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将高炉产生的炉渣、钢渣销售到相关企业生产建筑材料,仅这4项每年就增收节支达9000多万元,同时建成废水闭环利用系统,使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5%以上,每年节约新鲜水2亿多吨,减排有机污染物4500吨,节约资金接近1000万元。
生态工业园区层面: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工业园区内企业而形成共生企业群。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生态工业链关系,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到2003年初,我国共有9个工业园区,或者由国家环保总局确认或示范,即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制糖)园区、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或者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试点,即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区是由蔗田、制糖、酒精、造纸和热电等企业与环境综合处置配套系统组成的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规划将在石河子辖区内种植100万亩生态适应性强又能改善沙漠土壤的草种――芨芨草,每年产芨芨草秆50万吨,芨芨草叶50万吨;50万吨芨芨草秆经蒸煮可以得到23万吨芨芨草浆,可造纸30万吨;50万吨芨芨草叶添加部分精饲料可以供3万头奶牛、1万头肉牛、27.4万只羊食用。
城市、省、区和国家层面:区域和国家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办法》、《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弃物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生产,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在德国的影响下,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规。法国法令限定2003年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奥地利的法规要求对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欧洲还设计了一组回收象征性标记,包括:可重复周转再用的包装标记、可回收再生(再循环)包装标记、使用再生材料超过50%的包装标记以及绿色标记。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立法更是后来居上,以立法方式在全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循环经济建设当作经济持续发展或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措施体系,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江苏全省2003年决定在探索循环经济已初见成效的市、县基础上,将循环经济建设当作全省发展的“第一要务”,环保部门与计划、经贸、农林和政策研究等部门联手,制定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蓝图,已经完成了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三产和循环型社会四个子规划,并最终形成《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催生江苏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新高潮。
二
这里,对“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两个概念提法提出笔者的意见。“循环经济”概念为欧美国家率先使用,主要强调物质经济运行过程或资源利用的再循环。尽管物质经济运行过程可分为直接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和社会再循环过程,但不完全等同于“循环型社会”。后一概念为日本提出,并以最高立法形式加以建构,尽管建立循环经济仍然是其中心内容,但所指范围和内含要比“循环经济”宽广,着力强调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和资源循环。我国最高决策层现在主要使用“循环经济”概念,对“循环型社会”概念比较谨慎,很少使用。笔者认为,鉴于“循环经济”比“循环型社会”简洁明快、易于把握,可以首先使用,但同时由于“循环型社会”比“循环经济”含义更丰富,拟两者共同使用,并逐渐从强调“循环经济”向强调“循环型社会”过渡。
当然,以一定模式运行的经济过程是一定社会的物质基础,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起着根本的制约作用。以往社会之所以被称为“浪费型社会”,是与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经济运行模式密不可分的。目前的循环型社会建设其主导骨架应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直线经济的循环经济的建设。
在生产模式、流通模式、消费模式、人类与自然的交流模式上,循环型社会与浪费型社会或以往工业型社会明显不同。在生产模式上,不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因为劳动生产率主要强调自然物质输入社会运行过程的速度,而忽视这些物质以及促使这些物质运行的能量在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巨大浪费和遗弃,也就是说忽视社会物质运行过程的输出对自然产生的不利影响。现在必须将输出放在与输入同等甚至优先的重要位置上考虑,强调以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中心安排自然物质的输入和社会物质的输出。在流通模式上,循环型社会力图改变传统单纯的自由贸易在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造成的日益巨大的差距,因为发达国家利用没有附加环保义务的自由贸易模式,一方面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倾销工业品,另一方面又将污染以各种方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这种全球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平等正是造成和继续加重地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消费模式上,以往的浪费型社会以消费数量为比较优势,以刺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为生产的动力,其结果是单纯加大了自然资源的输入和废弃物的输出,而循环型社会强调绿色消费,以利用绿色消费品为中心,在不降低甚至提高生活水平的时候,尽可能降低自然资源的输入和废弃物的输出。在人类与自然的交流模式上,浪费型社会只重视物质在社会过程中日益巨大数量的运行,只将这一社会物质运行过程当作经济学考察的对象,而全然不顾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对自然造成的巨大压力,甚至还陶醉于这一社会物质运行过程对自然物质运行过程的剥离,现在循环型社会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就必须将社会物质运行过程只看作整个自然物质运行过程的一个有机部分,不能毫无约束地加以扩张而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也就是减少能量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达到社会物质的循环利用。
三
以经济运行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类型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引导,并反过来对一定的价值观起支撑作用。以往浪费型社会,尤其是西方文化引导下的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运行模式为基础,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与自然分离的超越价值观。即使一些民族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将“天人合一”置于重要的价值地位,但由于浪费型经济运行过程尚没有危及人类生存,这种价值追求仍没有彻底自觉地贯穿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全过程。
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对近半个世纪人类所探寻的生态价值观的自觉实施,又必将对全社会进一步普及这种生态价值观起持久的支撑作用。
第一,在社会的价值目标上,循环型社会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改变认为地球可以无限地提供资源和容纳废弃物的观念和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将原来封闭计算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过程放大为开放计算的“资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资源再利用”的大经济循环过程。将人类的经济运行过程当作大自然运行过程的一个环节,在大经济循环过程中求得生态平衡。改变以往社会尤其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善待一切物种,保护一切资源。同时,对“资源”这一概念需要正确理解,以往将“资源”只当作物质和能量相对人类的价值,而没有注意到其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价值。
第二,在社会的价值手段上,循环型社会建设需要运用复合手段,强调不同手段之间的有机协调。建设循环型社会要求促进公众、企业和政府的共识,自觉地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复合手段,扩大和延伸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的责任,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大经济循环的整个过程中统一起来,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合一切经济过程和社会运行机制。同时,不同团体和不同个人在循环型社会建设中具有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其区别在于随占有财富和使用自然资源的多寡而赋有多少不同的环境责任,将外不经济性充分内部化。
第三,在社会的价值标准上,依据一个社会以及人均的生态资本加以核算。改变工业社会将“资源”和“废弃物”对立起来的不正确理解,真正意识到“废弃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整个物质运行过程都当作同等可利用的资源,并且在每一环节上减少使用,在总体上增加循环,以此为基础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投入和产出的效益究竟多寡,社会制度的安排是否合理,社会文化的构建是否围绕长远利益,社会运行的机制是否处于良性互动。
第四,在主体的价值取向上,循环型社会要求以人类与自然的总体和谐为目标,提高各种不同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长远后果的自觉意识。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负有责任。生产者不以劳动生产率为最高追求,而是以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最高追求。消费者也不以消费支出额为生活质量的标准,而以物尽其用和全面和谐为基本生活态度,选择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当然,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涉及从传统浪费型社会的价值观向全新的生态价值观的转变,前景非常诱人,但困难非常巨大,主要在政策法规的支持、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引导、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公众的绿色消费、国民经济的绿色核算、绿色技术体系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环境报》2003年7月30日第1―2版。
2.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求是》2003年第13期。
3.高杰等:《春风初绿江南岸――江苏省探索循环经济掠影》,《中国环境报》2003年11月17日第1版。
4.孟伟、罗宏:《论生态工业园区的进展与障碍》,《中国环境报》2003年4月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