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日价值哲学新探
36199000000003

第3章 三、科技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兼论循环经济的发展价值

黄德良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适度的调控和寻优,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结合,从而推进人类继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经过人们理性选择的一种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全面发展价值的新型发展模式。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无限欲望,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发明创造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技术体系,从自然界索取越来越多,以满足自身物质的精神的需要。但是,必须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劲推动下,我国经济总量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超过11万亿元。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总体小康”,并进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机遇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超过800美元,2003年超过1000美元。但是,我国发展经济所耗费的环境资源代价惊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2003年,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加拿大的3.3倍,美国的4.3倍,英国的5.3倍,法国和德国的7.6倍,意大利的8.6倍,日本的11.5倍。以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快速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即使全球的石油、铁矿石、铝、铜等资料,也支撑不了中国13亿人口现代化的需求。我国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仍然居高不下,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是美国的8倍、日本的61.6倍。由于污水的大量排放,2001年黄河、长江、珠江等七大水系中达到Ⅲ类水质,即可作饮用水源的仅占29.5%,而污染极重,基本丧失水体功能的劣Ⅴ类水质却高达44%。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GDP的6%~8%。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已日益严峻地面临着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态资源与良好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高度短缺。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如果沿袭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我国的经济社会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一、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选择

科学技术既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断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求大力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公共资源等。这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强大需求,必将改变科学发展方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纵观历史,人类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曾前后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只污染、不治理的模式;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模式;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它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就是说,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这是基于微观技术的定义。在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发展既关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也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为重点领域。这实质上是在技术范式革命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它已为世界不少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所采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有:一是在企业的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在原料的替代上,该公司寻找到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他们让这个车间的废物到下一个车间变成它的原料,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零排放。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有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卡伦堡工业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把发电厂的热供给炼油厂和制药厂,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发电厂脱硫产生的硫酸钙是石膏板厂的原料,同时硫酸可以被制成稀硫酸;发电厂用燃煤产生的粉煤灰来铺设公路,并供给小型的水泥厂。炼油厂的废水又可以供给发电厂用来冷却。这样在发电厂、石膏板厂、炼油厂、制药厂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企业之间形成了共生,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日本资源有限,所以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的资源再生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废物回收系统,废物拆解、利用系统以及无害化系统。

显然,要想持续地发展国民经济而又摆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纠缠,除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别无选择。这就是说,传统线性经济的发展模式无助于实现中国未来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中国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四赢”,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生态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中国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央其他领导也强调指出,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科学发展观中,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筑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实现途径,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所在。

二、具有全面发展价值的选择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考虑发展时,不再像传统的工业经济那样,把资源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而是把它看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地球的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的财产来维护。人们在发展时不仅对资源进行索取,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修复和完善,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充分考虑自然界生物、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等因素,视自然界一切物质为宝贵资源。只有这种理念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才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说,循环经济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含有的特殊价值。

(1)新的环保价值。循环经济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基于传统线性经济的末端治理环境保护模式的局限,即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循环经济的环境目标,是要在整个经济流程中系统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这具体地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减量、再用、回收”之中。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源头的污染产生量,因此工业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者在使用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的处置。因此,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说得通俗些,就是需要绿色的GDP,把国民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压缩到最低。

(2)新的经济价值。循环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实现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的变革。这首先表现在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同,循环经济遵循的是在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些要求和限制,归结为具体工作就是人们通常讲的“三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要求生产和经营者,考虑生产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不给环境留下污染物。改变过去认为生产过程就是对资源消耗过程的片面理解,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合理利用再生资源和废弃物,做到物尽其用,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它要求改变目前靠大量生产低价格、一次性、低质量产品增加GDP的生产方式,转向生产高价格、耐用型与高质量的产品来创造GDP。按照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地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更多的短寿命和低质量产品,而是必须提高用于消费的商品与服务的质量和价值。由于循环经济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优化物品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循环经济有可能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从生产优先社会向服务优先社会或真正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即服务社会的转变。

(3)新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在推进社会就业方面,要求实现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的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合组织研究均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作为新的生产力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性产业之一。循环经济通过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可以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它为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耐用保值性产品的生产、保养、维修、服务以及再利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德国学者拉封丹在《不要恐惧经济全球化》(2000)一书中指出:“只要人们从一次性原则转向耐用性原则,就能创立新的劳动岗位,取代趋于消逝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岗位。从净值看,新设的劳动岗位将多于消失的劳动岗位,并且新增劳动岗位将出现于人们的生活地。”与传统线性经济缩短经济的链条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的。例如,在生产中,用能够从事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人来取代机器;在销售中,需要熟练人员给消费者提供咨询和出租服务;在使用中,用于保养和维修的劳务费用的分量会越来越大;在报废时,对产品进行拆卸再利用有很多的就业效应;在处理时,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创造就业。

(4)新的消费价值。循环经济的消费范畴,是对资源的利用和发现新的资源,它不是资源的终结。过去人们误认为经济发达国家是在拼命地生产和拼命地消费。其实,循环经济要求,通过生产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通过税收等行政手段,限制一些不必要的生产。制定一些产业政策,关闭一些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实施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模式,规范生产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方式。这是一种低消耗和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型消费方式,既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合理的物质消费,更要注重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文化等精神消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将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倡导“小即美”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它与我国人们仍在追求“大即美”的审美观念和物质消耗多多益善的消费方式截然相反。

(5)新的协调价值。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思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良性发展。与传统经济协调发展相比较,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更注重系统性、统筹性,其价值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全面系统化。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发展。一方面,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的同时,把人的发展与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基础不稳,则无法满足当代和未来人口的幸福生存与发展。核心背谬,将制约人类行为的协调统一,进而又威胁到基础的巩固。

第二,最优化。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减量、再用、循环”。资源利用的减量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二、延长和拓宽了生产技术链;三、对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四、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的规模,扩大就业。

第三,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以人为本”是协调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协调发展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促进人们的德、智、体、美全面提高。首先,协调发展通过建立人与环境更加和谐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善了日益恶化的环境、资源,从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协调发展通过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保持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增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使中国社会彻底摆脱贫困的威胁。再次,协调发展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素质差、文化教育程度低的落后面貌。最后,协调发展通过建立经济与社会和谐、健康互动的发展模式,使社会的各项事业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纠正了以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只重视经济能力的扩张而忽视环境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忽视人的自身能力增强的片面性,为寻求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发展道路扫清了障碍。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观演变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更有条件倡导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更有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