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36239000000008

第8章 道德伦理(3)

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在社会主义道德范畴中,父母子女关系属于社会主义家庭道德之列。社会主义新型、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为父母子女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要求父母子女关系必须是完全平等、具有一定规范性,特别是家庭由过去的三四代同堂演变为基本上由两代人组成的现代核心家庭,父母子女关系显得更加重要。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育的义务。不能把子女看成是单纯家庭血统的延续者,而应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学习、生活、思想品质等各方面加以耐心的教育和培养。其中,父母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言传身教,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子女做出榜样,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要带头做到。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还要求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是当父母处在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的晚年生活中,子女要从思想上安慰、开导,生活上细致、周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子女也有个双向交流的问题,每个父母要理解子女的心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孩子。子女要理解父母的苦衷和愿望,真诚袒露自己的思想,与父母在心灵上取得沟通。

兄弟姐妹关系

指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应处理好的平等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在家庭道德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规定了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有义务和责任的。首先,年长的哥哥姐姐对于年幼的弟弟妹妹有抚育责任。特别是在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去世的情况下,要主动担负起对弟妹的抚育任务。同时,在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兄弟姐妹要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其次,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谦让。在日常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不要为一些生活琐事纠缠不休,哥哥姐姐要宽宏大量,不仅要做出榜样,还要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关心、体贴弟妹,弟妹们也要理解和尊重哥哥姐姐。尤其是兄弟姐妹成家立业后,要处理好妯娌关系、姑嫂关系等,尽量各自其力,减轻父母负担。如兄弟姐妹中遇到困难时,其他人应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父母去世之后,要尊重父母遗嘱或生前意愿,妥善处理好父母财产分配问题。

婆媳关系

指家庭中婆婆与儿媳之间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婆媳关系是家庭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规定了婆媳之间应该是平等、和睦的。儿媳要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待婆婆亲如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上细微体贴、尊重老人的合理意见。尤其是当公婆年事已高,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怪癖,不仅不能嫌弃他们,还要有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尽到对公婆照顾、赡养的义务,使他们安享晚年天伦之乐。尊老敬老还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购置大件家庭用具、安排当月生活开支等,都要主动同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合理意见。同时,要尽量多承担家务劳动,坚决反对把老人当做干活工具等不道德的做法。对公婆身边未成年的子女,要关心爱护,相互尊重。作为公婆来说,要把儿媳视为己出,关怀体贴,指导帮助安排好家庭生活。对儿媳存在的缺点,要真诚地加以帮助和纠正,并注意讲究方式方法。要力所能及多做些家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生活幸福、和睦。

恋爱道德

在恋爱期间应遵守的一系列基本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恋爱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每个人到了恋爱阶段,既表明了他即将成人,也是整个人生中又一重大生活转折的前奏,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阶段,男女双方感情的变化微妙、热烈而又充满着浪漫色彩。在这个阶段,双方关心的焦点是各自的人品、家庭经济状况和体态容貌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恋爱应该是自由、平等、坦诚的。无产阶级恋爱观,首先要求恋爱双方坦诚相见,把衡量对方的思想品德、社会和家庭经济状况、体态容貌等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从中找出双方共同的基本点,从而使自己的选择既不庸俗又接近现实生活。对恋爱双方的了解,要把思想品德放在首位,这需要时间检验,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培养和深化思想感情。那种金钱地位至上、以貌取人的思想和妄想通过各种卑鄙的手段以达到占有对方的目的和行为,都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行不通的。坚持爱情服从革命事业的原则,使恋爱生活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充实,爱情不断升华,真正做到恋爱的过程,也是交流和培养思想感情、促进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从而使恋爱生活更有意义,为今后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邻里道德

邻居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邻里道德应该建立在为四化多贡献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它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相互信任和高度自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家庭结构趋向单纯型,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户与户之间联系减少。因此,在新时期更应该大力加强邻里道德建设,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①坚持平等、信任的原则,是邻里间和睦相处的基础。各个家庭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虽有地位高低、经济收入多少等现实问题,但在邻里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关系,互相信任,不断增强邻里间生活和感情的交流。②邻里间相互关心和帮助,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和帮助是双向的,双方都能积极主动从生活小事做起,热心地关心帮助他人家庭,才能使邻里间的和睦相处落到实处,坚持长久。尤其是当别人家庭遇到困难时,大家都应该伸出温暖的手,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支持,这也是反映每个家庭道德面貌的集中表现。③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坚持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各个家庭天长日久地住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这就需要相互理解和体谅,严格要求自己,不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影响邻里团结。同时,也要反对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一团和气等不良做法,坚持正义,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型邻里关系。

路人关系

指人们出门在外时同周围其他人发生的各种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公德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除了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比较稳定、熟悉的社会关系圈外,在客观上还要同周围的陌生人发生多种联系,如上下班的路上、出差或旅游的路途中等。这种联系常常是很短暂的,或对视一下,或擦肩而过,有时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一起相处。路人关系的这些特点,说明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人的严峻考验。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既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路人关系的根本准则。首先,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因为路人相处是萍水相逢,生活经历不同、性格各异,观点上也不尽相同,彼此很陌生。所以,要有个了解的过程,彼此相互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给予帮助。这是处理好路人关系的基础。其次,要文明礼貌、互相谦让。不同类型的路人之间相处,不能一切按照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要求别人,注意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多向对方学习,谈吐举止要文明礼貌。当路人间发生摩擦时,双方先要冷静,避免发生争吵,以礼相见,以诚相待,妥善处理矛盾。对损害社会风气的各种坏人坏事,路人都要见义勇为,坚决制止。

主客关系

专指各种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与顾客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化服务的迅速发展,主客关系的内容不断丰富,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客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相互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从主方,即服务人员来说,同客方打交道是工作要求、基于义务。由于主客双方的思想境界、自制能力和交际水平各有差异,特别是服务人员接触社会面广、量大,往往会有各种摩擦和误会的发生。这种要求服务人员以自己的优良服务影响客方,消除误会和摩擦。在这方面,首先,服务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其次,“关心顾客,礼貌待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顾客视亲人,研究和掌握不同类型顾客的心态,广泛开展微笑、优质服务活动,在热情、周到的服务中化解矛盾,消除主客间的隔阂,为顾客当好参谋。从客方,即顾客方面来说,关键是互相理解和尊重。因为服务人员也是希望自己的劳动被人理解和承认,所以,顾客要多体谅服务人员,不能感情用事,讲文明,有礼貌,平等相待,冷静忍耐,即使服务员态度不好,也应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避免当面吵架。只有主客双方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推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人际关系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

指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有正当职业的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特定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由于社会职业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体现本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特殊要求。职业道德的形式和发展,是同社会生产的分工和各种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随着原始社会末期畜牧业、农业等大分工,孕育了职业道德的萌芽。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职业分工日益发展,职业道德也随之出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社会上逐渐出现了许多新兴职业活动,因此,在资本主义时期,职业道德形成了相对的独立体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赋予了职业道德全新的内容,使之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职业道德,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阶级道德的要求。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的社会里,被剥削阶级的职业道德与剥削阶级道德是根本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消除了人们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职业关系,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要求。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在范围上,它只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起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在内容上,职业道德也要吸收传统职业道德中的精华,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习惯,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表现形式上,各行各业都有相对应的制度、工作守则和公约等多种形式要求,使职业道德具体化,便于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指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逐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种职业道德中的积极成果和经验。它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指导下,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也是评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大力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职业道德关系。热爱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待同志和顾客,满腔热情,团结互帮;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四化建设做贡献。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身道德素质,还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社会民主监督。

职业道德与精神文明

职业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为指针,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这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在社会职业生活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仅规定了在职人员的职业活动准则,还规定了人与人、局部与整体、职业之间等一系列的关系准则。它从根本上要求人们,要把个人利益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中,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立足本职,创一流、多贡献,建立起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职业道德关系。这对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中调节人们相互关系,评价人们的职业行为标准。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各行各业都有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是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指导下,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增强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以主人翁态度,热爱本职工作,履行社会主义职责;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廉洁奉公,秉公办事;遵纪守法,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识大体,顾大局,关心集体,团结互助;文明生产,文明服务,礼貌待人,热情周到;实事求是,公平信实,接受群众监督,不断修正错误等。只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自觉地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