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政治修养
36239000000009

第9章 道德伦理(4)

指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标准规范在职人员的言行,调整职业内部及职业之间关系的教育。它是以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根本目的,以共产主义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使他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思想上筑起防和平演变,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牢固钢铁长城;培养他们对社会尽职尽责的自觉性,树立主人翁的劳动态度,立足本职,创一流成绩,为社会做贡献;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热爱、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讲文明礼貌,规范化服务;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互相支援,互相帮助,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型的职业道德关系。要以正面教育为主,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突出职业特点,运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强化教育效果。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社会实践中加强教育。要大力宣传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干群关系

指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干部同群众之间应有的平等、和谐、密切相联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本质上根本对立。无产阶级的干群关系,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干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是人民的公仆。干部和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群众既是工作的对象,又是四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应该注意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每一名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公仆意识,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得到社会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建四化大业。

上下级关系

指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上级与下级只是工作分工不同,无论职务、地位有多大的差别,在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性格、爱好、能力各有多大差异,作为社会和集体中的成员,没有上下之分,大家都有做人的尊严,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社会主义的新型上下级关系,应该体现平等、理解、尊重、和谐的原则,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首先,作为领导者要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利,把它看作是团结同志、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开明、公正,与人为善,任人唯贤,关心下级的疾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下级的信任和支持,树立起真正的尊严和威信。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领导者要了解和信任下级,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个同志,坚持原则,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把领导意图变为下属的自觉行动,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每个领导者,待人宽厚、容忍,善于同各种性格和不同工作方法的同志一道工作,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较为融洽、亲密的关系。其次,作为下级、即被领导的同志,要把它看作是正常的工作关系,尊重领导,维护其威信,坚决反对那种怀有个人目的的讨好奉承,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领导之间的关系

主要指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人之间在思想和工作中的基本关系。它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组织上把几个领导人安排到某个部门或单位,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领导集体,其目的是更好地带领干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领导人之间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由于每个人思想道德、文化、个性、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同意见和分歧,甚至会造成感情上的隔阂和对立,直接影响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不利的。

如何正确处理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一是领导者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特别是出现问题和矛盾时,要冷静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二是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各种性格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去工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三是思想感情上相互沟通和信任。通过谈心和民主生活会等多种有效方法,经常交流思想感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工作方法,求得工作上的一致,保持心理和情绪上的稳定、和谐,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四是工作上既有分工,又要相互支持。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尽职尽责,并及时向领导集体汇报,争取其他方面的支持,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合力,推动工作全面、协调的深入开展。

产业工人道德

指产业工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产业工人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我国产业工人有着优良的品质,光荣的职业道德传统,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严密的科学性和思想上的先进性,与资本主义产业工人被剥削的社会地位和雇佣关系有本质上的区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产业工人道德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工人道德,其基本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和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发扬中国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以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是社会主义产业工人道德的基本方面。要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从事职业生产和劳动,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遵守劳动纪律,提高生产效率,做到文明生产,多做贡献。尊师爱徒,勤俭节约,爱厂如家,互相帮助等。

工农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两者在根本利益上完全一致。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工农关系上,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建立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工农联盟,充分体现团结互助、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工农关系。工人阶级要把其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在工农关系中。通过生产和劳动,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质保证。农民则要学习工人阶级的好思想、好作风,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通过辛勤的劳动,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粮食、原料和劳动力。所以说,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支持,共同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厂长经理与职工的关系

指正确认识和处理厂长经理与职工在工作中的基本关系。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的企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与企业兴衰共命运,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厂长经理来自于工人群众,代表企业利益。因此,厂长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是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这与资本主义工厂主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有根本的区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很多厂矿企业实现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这对于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一项积极的改革措施。在新形势下,处理好厂长经理与职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就厂长经理来说,实行承包责任制,并不意味企业性质改变,而是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这也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合格的厂长经理,要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靠优秀的品德建立威信,靠真才实学确立威信,靠做出成绩树立威信,靠以身作则和言出必行维护威信。知人善任,体贴和关怀职工,听取不同意见或建议,善于解决矛盾,把严格的科学管理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职工群众要理解厂长经理,在思想上沟通,在工作上支持,在行动上维护厂长的威信,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为推动企业进步与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商业道德

指个人和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主要规范和调节商业组织内部关系,同消费者、服务对象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从行业特点上分,它包括商业服务、粮食、供销等。社会主义商业道德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向生产和生活,服务于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其具体内容是: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热爱集体,热爱本职工作,把集体和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商业组织内部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服务网络。讲究商业信誉,文明生产。文明服务,周到、热情,礼貌待客,公平信实,清洁卫生,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钻研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服务行业道德

主要指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群众的“窗口”行业,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服务行业的特殊体现。随着社会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起来越高,商业服务业、公共交通、环保卫生等众多的直接面向社会和群众的“窗口”行业及单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窗口”服务行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面向群众,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主线,要求做到:确立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增强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干一行爱一行;树立良好的职业风尚,视顾客如亲人,讲究服务态度,言行文明礼貌,不以权谋私;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社会服务的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坚决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扫除“六害”,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接受群众监督。

个体劳动者道德

指人们在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体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它对调节市场、活跃人民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个体经济,把为群众服务、注重社会效益作为对个体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个体劳动者道德必须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个体劳动者应该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讲求社会信誉,顾客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当做基本行为准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各项有关规定,服从管理,如实缴纳税金,做到守法经营、文明经营,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倡导文明礼貌的良好职业风尚,热情服务,礼貌待客,文明用语,讲究卫生,公平信实,童叟无欺,坚决制止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杂使假、短秤少两等不良行为,真正为社会、为四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劳动者道德

指农业劳动者在生产和生活中,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民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其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农村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对农民道德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力量,深化农村改革。其次,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遵纪守法,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移风易俗,实行计划生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富裕,勇于同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坏人坏事开展斗争。三是积极发展生产,辛勤劳动,科学种田,增强商品意识,拓宽经营渠道,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积极完成国家征、购粮任务。

军人道德

指现役军人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道德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在本质上区别于以往的旧军队及旧道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随着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使之更加完善。主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扞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拥政爱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军事技术水平,服从命令,保守秘密,团结同志,艰苦奋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争取胜利。

军民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军队与地方、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里,我军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的革命优良传统。“军民团结一家人,视看天下谁能敌”,是军民关系的经验总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阶段,新型军民关系具有时代新特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军地双方都要立足于培育“四有”新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建立军爱民、民拥军的新型关系。部队要发扬革命的传统,把驻地视故乡,把人民群众视亲人,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传给地方,发挥部队技术、设备、人力等优势,支援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把拥军作为大事来抓,帮助部队排愁解难。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拓宽共建领域,提高共建水平。

教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