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下)
36239600000002

第2章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2)

指企业间或企业内部,围绕某类中心产品,为完成同一产品的各零部件及配套产品,或为完成统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互相协作的生产体系。它表现为工厂、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或企业内部的互相协作。在企业内部,它有利于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技术;便于提高指挥管理水平,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在企业之间,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干带头作用,能够把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管理科学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也是打破部门、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的有力措施。

投入产出法

又称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联法、部门联系平衡法。它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运算,综合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复杂联系和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的一种方法。投入产出法的投入,是指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使用数量。

物化劳动消耗

指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的消耗或生产资料的消耗。生产资料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来的。它是劳动与物相结合的结果。由于劳动已物化在劳动产品之中,并同物结合在一起,所以叫物化劳动。而对生产资料的消耗,也就叫物化劳动消耗。

活劳动消耗

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是劳动力的支出。离开活劳动的消耗,任何生产资料都不会改变它的物质形态,变成新的劳动产品,也不能创造出任何东西。在商品生产中,只有活劳动消耗,才创造新价值。

经济结构

指国民经济各种成分、各种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结构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也包括生产力方面的结构。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生产力方面有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等等。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合理的经济结构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向前发展;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则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停滞和破坏。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在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失调,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治理整顿过程中,需要认真加以调整和解决。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

指社会主义国家一国范围内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非生产部门构成的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由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业、商业、物资、信贷、服务、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险等众多的部门系统组成的整体。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成就,也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政治上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保障。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也经历了一个调整改革的过程,向着更加符合社会再生产的宏观要求、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运行更有效率、组织更加协调、结构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劳动力从业结构

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生产部门、不同行业就业的比例关系。劳动力从业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如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安排,1980年我国工农业劳动者的比例为1∶5.4,在工农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84.4%,工业占15.8%,其中重工业占9.3%,轻工业占6.3%,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人们对社会生活服务方面的需求,因此应增加轻工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又如所有制结构,1980年城镇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全民所有制占76.19%,集体所有制占23.04%,个体占0.77%,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取决于自身,而更主要取决于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化。目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就业人数显着增加。

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比例或分配比重。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看,劳动力的部门构成反映了工业、农业、交通、商业、科教卫生、金融等部门中劳动力的比重;从各部门内部劳动方式看,劳动力部门结构则反映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从事体力劳动和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劳动力的各自比重;从性别结构看,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又反映了男女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自比重。劳动力的部门构成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社会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就业观念的更新。劳动力部门构成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劳动制度改革

劳动制度是指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就业、培训、用工制度、劳动力管理等内容。我国原有的劳动制度的特点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用行政办法把劳动者统一分配到企业,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和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制度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劳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是:逐步消除原有的弊端,建立一套能够责权利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制度,做到统筹就业,择优录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有利于劳动力合理使用和合理流动,逐步实现劳动力管理的社会化。目前,我国进行这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在新招工人中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②招工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③给企业以辞退违纪职工的权力;④建立职工待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劳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劳动力流动

一般指劳动者在部门、行业、地区、单位之间的工作调换。劳动力流动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它同劳动交换规律有着密切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交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劳动力流动对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挖掘各类人才的潜力具有积极意义。

劳动合同制

指用劳动合同形式,建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用工制度。通过劳动者和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签订的关于参加劳动、工作的协议,进而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了在劳动关系中责、权、利的统一。签订劳动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其内容和程序必须合法。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合同一经合法成立,即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的保护。根据生产和工作任务的性质,可将劳动合同分为长期合同、短期合同、定期轮换合同、临时合同等。社会主义的劳动合同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同资本主义的雇佣合同制有本质区别。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劳动制度改革的规定,今后在新招收的工人中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实行劳动合同制改变了过去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僵化的用工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个人的职业选择权、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与国家宏观调控权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改革措施。

优化组合

指企业在改革中为提高经济效益,按照最优化方案重新配置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物质生产要素),使其充分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一种具体措施。它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观念,激发了职工的竞争意识、劳动意识,使企业充满活力。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实行优化组合后富余劳动力如何安置等,这类问题需要由企业和社会共同创造条件才能解决。

产业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中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受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控制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②根据产品性质,分为农、轻、重三大产业。③根据社会分工发展的先后顺序,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④根据产业发展程度,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我国的产业结构处在一种“二元化结构”之中,即有机构成很高的重工业和有机构成极低的农业并存的局面,这带来了社会经济中生产力的闲置与紧张并存,资源的短缺与积压并存等一系列矛盾。研究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产业结构,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宏观控制的重要课题。

基础产业

产业结构中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基础作用的产业。农业、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都是典型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基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整个工业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片面地理解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诸如指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钢为纲”。另外,基础产业产品价格偏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国家多次调整了能源、交通运输价格,在资金投入上采取了向基础产业倾斜和有意识地压缩加工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基础产业落后的局面已经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新兴产业

泛指正在迅速发展的以科学技术革命为主要依托的产业部门,如: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新能源等产业部门都属于新兴产业。由于这些生产部门产生的历史都较短,而且每年都在大幅度地增长,犹如初升的太阳,所以又称之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开拓了人类征服、利用、改造自然的新领域,扩大了就业需求,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夕阳产业

外来语,又称“衰退产业”。指现阶段正处于衰落过程中的传统产业或产业部门。这些产业或产业部门,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饱和、国内或国际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同类产业的赶超、相对价格的变化、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原因,造成生产下降,开工率低,产品滞销,因而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和增长力,这样的产业或部门便被称为夕阳产业。

瓶颈产业

瓶颈一词的本义是指瓶子上端最狭窄处。引申到当今经济发展中,是指一些产业处于类似瓶颈的位置,它们是其他产业发展,甚至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本应优先发展,但却因资金、设备、原材料等困难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因此限制了其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也限制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样的产业便被比喻为瓶颈产业。如因电力和原材料不足、交通运输不畅,阻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等等,这些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被称为瓶颈产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因不同的原因,瓶颈产业亦不尽相同。原有的瓶颈问题解决了,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不平衡,还可能产生新的瓶颈产业。

各产业平衡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通过各个产业部门的同时发展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的战略。平衡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是各个产业在生产资料的供给和产品的实现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有平衡发展才能实现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合理的比例关系。平衡发展战略实现的社会条件是国民经济的计划化。

各产业非平衡发展战略

指通过首先发展某几个产业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有些部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较多,如果把资源投入这些部门,促使其首先发展,对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产生压力,诱导这些部门相应发展。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实现条件是:政府选择主导部门的正确性;市场具有正确的导向能力;投资主体的决策敏感性。

产业结构高度化

一国产业结构在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所达到的较高层次或阶段。这种历史和逻辑的序列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看,存在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进;②从产业构成看,存在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③从产品制造看,存在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即是产业演进高层次化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尚处在低层次阶段,实现我国经济起飞的战略,必须加速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

产业结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