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36369500000004

第4章 皇城、内城、外城与北京街巷地名(2)

东四、西四和东单、西单,四座牌楼的建制皆同,均为四柱三门七楼式。四根主柱下面有一米多高的汉白玉夹柱石,各顶柱顶部前后斜向支撑着一根戗柱。其中,西四牌楼,明代时还是杀人的刑场,当时称为“西市”。斩刑在西边牌楼下执行,而凌迟(剐刑)则在东边牌楼下执行。明末杨士聪所撰写的《甲申核真略》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直到清代,刑场才移至宣武门外菜市口。老北京城的这种街道牌楼,以木质结构为主,大小不等,形式多样。大者,如外城正阳门门外大街上的五牌楼,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大型牌楼,小者,如内城国子监街的四座牌楼,为两柱一间三楼式的小型牌楼。

那么,为什么称做“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呢?其原因就是因为东城、西城的主要街道原来各有四坊,所以取其“四”与东城、西城紧密相结合,称之为“东四、西四”,或者分别称之为“东四牌楼大街”和“西四牌楼大街”;而长安街的东西两边,与东四和西四一样,虽然亦各有一座牌楼,但没有像东四西四那样各有四坊,只是单独各有一座牌楼,即单牌楼,所以就分别称之为“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长安街上的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虽然早已经都被拆除掉了,但是“东单”、“西单”的地名都仍然是存在着。

改革开放后,古都北京突飞猛进地跨入了世界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东单、西单的变化很大,在西单十字路口的东北侧,出现了北京著名的文化广场;而西单十字路口往北的街道,已是北京相当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了。

牌坊牌楼,尽管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形:

(1)坛庙寺观的牌坊牌楼。这种牌坊牌楼,至今全国各地仍然保存有不少,但还是北京的最具有代表性。例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内都有不少牌楼。其中特别是天坛的“圜丘坛”,每面的三列牌坊,就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寺观的牌楼有大高殿和帝王庙牌楼;北海公园里的天王殿、西山卧佛寺、香山昭庙和国子监的琉璃牌楼,雕制烧造得都十分精美。色彩艳丽,可称得上是牌楼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2)陵墓祠堂牌坊。这类牌坊建筑中,最为最著名的是位于北京明十三陵的牌坊。

(3)桥梁津渡牌楼。这类牌楼,它们不仅是桥梁津渡的指示标志,而且给桥梁津渡增添了艺术性美的价值。老北京城这类牌楼,亦有不少,如原来北海大桥两头的“金鳌”、“玉蝀”牌楼,以及北海公园团城后面,通往琼岛永安桥南北两端的“堆云”、“积翠”牌楼,是相当壮观的。这两座牌楼,都是三问四柱三楼式的木牌楼。

(4)街道牌楼。木质结构的这种街道牌楼,是我国古老城市街景的特殊建筑。在全国来说,属北京的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如前文所提到的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就很有特色。

王府井

改革开放后,随着首都北京建设的高速发展,王府井大街亦逐渐成为北京最繁华的现代化商业街了。然而,今日北京这条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商业街,与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亦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

据元末明初的熊梦祥著的《折津志》一书中载:元朝时,王府井大街原名为“丁字街”。据《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一书中记载:

“由于明代在这条街的东侧,也就是现在的金鱼胡同至东单三条胡同,建立起了‘十王府’,因此,这条街就改原名‘丁字街’,为‘十王府街’了。”

“十王府”,现在虽然是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用“王府”这二字命名的地名,确实一直被沿袭保留了下来。据《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一书里记载:

“在清《乾隆京师全图》上标名为‘王府井大街’。到了清宣统时,这条街从南向北有三个地名,南段从东长安街至金鱼胡同叫‘王府井大街’,中段从金鱼胡同到灯市口又恢复了‘丁字街’的地名,北段从灯市口至东四西大街叫‘王府大街’。”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其南段的王府大街又加上个“井”字,叫“王府井大街”呢?

王永斌先生在《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一书里指出:

从前旧北京大多数胡同街巷都有水井,但苦水井居多,甜水井很少,所以北京有‘苦海幽州’之称。但是在这条街的西侧有几口甜水井,现在这里还留下‘大小甜水井胡同’的地名。由于时间久远。这两口井早已没有了。关于是一口井还是两口井,以及井的具体位置,说法不一。”

然而,按照笔者的理解和认识来说,尽管其“说法不一”,但亦不妨碍大局,因为在王府井大街的地域范围内,确确实实曾经有过井,并且正因为有井,才被人们称为“王府井大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到了民国年间,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曾经被叫做“莫里逊大街”,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个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政治笑话。莫里逊是英国人,是英国政府派驻北京的《泰晤士报》记者,他就住在王府井大街的西侧。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所了解。当时,袁世凯一心想做皇帝,莫里逊看穿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就投其所好,撰写文章吹捧袁世凯,为袁世凯当皇帝造舆论。袁世凯对莫里逊很感激,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下令改王府井大街为“莫里逊大街”,但是,北京的老百姓没有承认它,依然叫这条街为王府井大街。1948年,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原在王府大街南口所立的用英文书写的莫里逊大街路牌也被老百姓推倒。

王府井大街曾是一条古老的街道,现在已经发展演变成为现代化的繁华的商业大街,并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这条大街现为步行街,禁止各种车辆通行,以方便国内外旅游者,自由自在地游逛和欣赏北京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究竟如何发展演变成为北京比较早的一条新式的商业街呢?其成因与王府井大街迤南的东交民巷是分不开的。因为在东交民巷的地域内,原是清肃王府、庆公府、梁公府、宗人府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翰林院、参事府等府邸、衙署所在地。到了清同治末年,俄、英、法、美、荷、德、日、比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德、日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交民巷取得了驻兵权,从而使东交民巷变成了外国人的天下。

“众多的外国人住在东交民巷里,虽然他们的国家定时为他们运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但日常生活所需,如理发、购置服装,选购他们喜爱的中国手工艺品等都需外部提供。当时,东交民巷的南边紧靠北京内城的南城墙,西边是狭窄的户部街,只有北边的王府井大街和东北的东单、东边的崇文门大街离东交民巷最近,来往也最方便。所以,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看中了王府井大街和东单、崇文门大街,认为如果在以上的大街上开商店做洋人的买卖,生意一定会很好,最能赚到洋钱的。从清宣统年间起,在王府井大街、东单、崇文门大街上,一些新式商店、洋行像雨后春笋一样开办起来。”(引自《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

北平解放后,1965年国家在整顿地名时,将这条街的南、中、北三段统一起来称“王府井大街”。“****”的时候,在几天之内,王府井大街,各家商铺门脸,都用红漆刷了个红,王府井大街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并一度改名为“人民路”。当然,后来又复名为王府井大街了。

前门大栅栏

大栅栏原叫“廊房四条”,《京师五坊巷胡同集》里有记载,说正西坊有“廊房四条胡同”,不仅如此,在《明北京城复原图》上,在前门外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胡同以南也绘有廊房四条胡同。

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到乾隆年间,全城治安管理很严。这有点像唐古都长安城管理,唐朝廷对长安城的社会治管理很严,主要集中表现在:“每天中午击鼓三百下,商店必须关门。”全城实行宵禁。

而北京城,不论是内城还是外城,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正像王永斌先生在《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一书里所描写的:“为了加强北京内外城的治安,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到乾隆年间,城内街道胡同处建起栅栏,共有1746处,每处栅栏都有出入的门。起更(掌灯)时关栅栏门,‘有奉旨差遣及紧要军务,应及时启门’,其他人等一律不准通行,全城实行宵禁。”当时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全城各街巷胡同,建立起了栅栏。

前门廊房四条的东口和西口,建立起来两座木栅栏,既坚固又高大,与其他处建立起的栅栏都不一样,所以,人们都很习惯很自然称之为“大栅栏”,日子一久了,人们将其原名廊房四条就忘掉了。不仅如此,后来在《乾隆京城全图》上,也把原廊房四条胡同处的地名,给改称为“大栅栏”了。

大栅栏和廊房头条、二条、三条这四条商业街为什么能够成为北京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呢?

这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明朝的大内,就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就在前门内不远之处,而且中央政府的工、户、礼、兵、刑、吏六部也设在前门内大明门的东西侧。因此,各地官员到北京朝见皇帝或去六部办事,住在前门外附近就显得比较方便。到清朝建立后,大内和六部没有变动,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因此,各省、各州县设在北京的会馆也大都建在前门外东、西两侧。会馆虽然不是旅店,但要给本省、本府、本州县来北京办事或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提供食宿,起着招待所的作用。此外,会馆还和商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清时,北京的商业、手工业兴盏,外省人在北京经商的很多,所以商业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像山西人在北京经营颜料、干果、杂货业;山东人多经营米面、饭馆业;江浙人多经营广货、银钱业等。这些地方商人为了维护同乡、同行业的利益,都结成行会,以便同外乡、外行业竞争,所以也建立会馆。据《朝市丛载》上写:“省有省馆,府有府馆,县有县馆。”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末年北京有会馆近四百个,而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外就有会馆三百个。除会馆外,前门外一带“寄寓客商”的旅店也特别多。清朝末年,京奉(北京至沈阳)火车站、京汉(北京至汉口)火车站又都建在前门外,所以,前门一带流动人口多。由于以上原因,使大栅栏和廊房头条、二条的商业逐渐繁华起来。

总而言之,前门著名的大栅栏,之所以发展演变成为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其原因亦是多方面的。大栅栏里有不少著名的老店铺,例如药店有“乐同堂”(现称“同仁堂”)、饭庄有“衍庆堂”、“同兴居”;绸布店有“瑞蚨祥”、“谦祥益”等;戏园子有“广德楼”、“庆乐”等。不仅如此,每年北京人正月十五日有逛大栅栏看花灯的民俗,从历史上来说,“以清朝同治年间到民国间为最盏。灯节期间,特别是正灯日(正月十五日)人最多。当天,人们很早就把晚饭吃好,天一黑,北京四九城(指皇城四个门,内城九个门,其意为全城)的人,扶老携幼,结伴纷纷向大栅栏涌来。大栅栏里各个店铺,门前都挂花灯,种类有纱灯、宫灯、冰灯等。花灯上有的画着《三国演义》的故事,有的画才子佳人谈情说爱的故事……从傍晚掌灯开始,至深夜方能逐渐地散去……”(《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

这样,前门的大栅栏,名声逐渐响亮,到大栅栏来的人,逐年增多,自然而然为大栅栏里的店铺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景山

景山街名的由来

老北京城作为明清两代的国都也称做“京都”,三国魏文学家应璩在《与从第君苗书》里,就已经出现将国都称之为“京都”。他说:“来还京都,块然独处。”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国都还被称之为“京师”,例如,儒家经典之一《公羊传》里记载:“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

北京何时出现有“京”字的称谓呢?《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的“御制白塔总记”里,一开始就作了这样的介绍:“京都于唐为范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明因之。”

北京城有一条从南到北的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

这条中轴线上有两座山,一座名为景山,另一座山,就是在皇家禁苑北海,即今日北海公园的白塔山。

景山在明清的时候,曾叫做“煤山”、“万岁山”等。这座山,据说是明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皇宫周围护城河时,挖掘出来大量的渣土堆积而成的“山”,并且自然而然形成了5座山峰。后来,造园装景的艺术大师们,经过精心设计,在五座山峰上修建了5座精美的亭子。这5座亭子,将景山点缀得格外美丽。

紫禁城的护城河,环绕紫禁城城垣。明代开凿,河水源于五泉山,自积水潭、北海经景山西墙引入,又经地沟注入内金水河。宽5.2米,深6米,岸陡直,条石垒砌。内侧河岸沿城垣有守护系统,明设看守红铺40座,清建守卫房合736间。神武、东华、西华三门外各有一平桥,连接城门与大路。沿河植柳,清代河中养莲,为宫城外观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