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与北京街巷地名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人中国后,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几百年间,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了隋唐遂产生了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生活风俗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佛教传人和日渐兴盛,我国各地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包括许多繁华优美的城市在内,因深受佛教的影响,不仅出现了许多佛寺建筑,而且随之相应产生了很多的以佛寺命名的地方、地名。北京也不例外,因深受佛教文化思想的影响,随着精美佛教寺庙建筑不断地出现,相应地逐渐出现了许多以佛寺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
佛寺建筑的布局与佛殿造像
在我国大江南北许多优美的风景区,遍布着精美的佛寺建筑,佛殿中供奉的各式各样的佛像,都格外引人入胜。
佛教自东汉传中国后,寺院、石窟、佛塔逐渐演变为佛教的三大建筑类型。我国各地的佛教寺院,尽管有许多,但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发展演变,归纳概括说来,可分为不同的两个阶段:
宋代以前,佛教建筑盛行“伽蓝七堂”的制度,所谓“伽蓝”,是属于对佛教寺院的通称,“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堂。一般说来,较大的寺院,还有讲经堂、钟鼓楼等建筑,
到明清时,佛教寺院的建筑与以前的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其突出的特征是: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佛寺建筑格局。具体说来是在佛寺的中轴线(俗称为“正中路”)上依次建有寺院的各种建筑:最前面为名曰“山门”;在山门内,其左右两侧的建筑,分别为“钟楼”“鼓楼”;中轴线上,正面的第一个佛殿一般说来,名为“天王殿”,殿内塑像,名为“四大天王”(或曰“四大金刚”);天王殿的后面,大多为佛寺中的主体建筑(俗称为正殿),殿名大多数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称号来命名,如名为“大雄宝殿”、“如来殿”等。大雄宝殿的后面,一般为“藏经楼”。大雄宝殿往后至藏经楼的中轴线的两侧,一般建有僧房、禅堂、斋堂、方丈室等。
明清以前的寺院比较讲究佛塔建筑,并在寺院内中央建塔。而明清以后,基本上“寺塔分家”了,寺院内,一般就不讲究有佛塔的建筑。
我国比较早就出现了宫殿建筑,特别是自秦王朝开始,宫殿建筑越来越讲究,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等,都是像小城池一样的建筑群,宫内有前殿寝宫及其他殿宇台池等,所以,亦被称做“宫城”。到明永乐年间,北京修建成的紫禁城,就更为典型和有代表性。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寺院的佛殿建筑,亦深受宫殿建筑的影响,尤其是隋唐以后,佛教寺院的建筑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建筑的布局,还是殿层的结构等方面,皆逐渐模仿精美的宫殿建筑而建。
佛寺中的主体建筑,一般皆名为大雄宝殿,或者称做为“如来殿”等。此殿不仅高大,而且建筑亦格外讲究,斗拱交错,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外观庄严雄伟。几乎所有的寺院都有大雄宝殿。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辽代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总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气势雄伟结构坚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大雄宝殿之一;再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内的大雄宝殿,高达33.6米,为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1954年进行全面修整后,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大殿规模宏敞,气势雄伟。
漫谈佛像
我国各地的佛寺中保存有大量佛像,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金佛像,这是最讲究的一种,但极为少见;用铜和铁制的佛像,以铜质的为最好,铁质次之;玉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木雕佛像等。各地佛寺中的佛像,大多都是泥塑木雕的,仅在外表涂彩、贴金而已。
我国现存最大的铜质佛像有两尊,一尊在河北正定县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内,另一尊在北京西山卧佛寺里。
河北正定县的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为龙藏寺,宋初更名为龙兴寺。清康熙年间定名为隆兴寺,因以铜铸大佛而著名,所以亦俗称为“大佛寺”。宋开宝四年七月(971年),在寺内建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并铜铸大悲菩萨像于阁内。此像高22米,有42只大臂,俗称“千手千眼观音”,是我国现存铜质佛像中最高最大的一尊。这尊铜质的大佛像,像体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有宋代造像艺术风格,但其两侧40只手臂,在清末时已被改为木质,现仅胸前的两臂为铜质。
北京西山卧佛寺里的一尊铜制大佛像,据《元史》载,用铜约50万斤左右,前后所用工役约有一万人,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佛像铸成。这尊释迦牟尼像铸造得相当精美,一臂直伸,一臂曲肱而枕,别具一格。
铁铸佛像出现得亦比较早,据说我国隋朝就已经铸造过高达70尺的大铁佛像。而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大铁佛,在福州开元寺中,该铁佛盘足坐于寺内莲台之上,外表披泥贴金,法相庄严,整个佛高5.3米,人立其肩。手摸不及顶,重达数万斤,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
我国现存最大的木质佛像亦有两尊,其中一尊在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大乘阁中,佛像高度为22.28米,也是42只手臂,全部由榆、杉、松、桧、柏等几种木料拼制而成。由于佛像每个手心上均雕有1只眼,头部雕有3只眼,脸上除正常的两只眼睛外还雕有45只眼睛,因此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在这尊观音的佛冠上和头顶上还各镶着一尊一米多高的小坐佛,名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另一尊木质大佛是北京雍和宫内的弥勒菩萨佛像,它用整段的檀香木雕成,高10余米。这尊木雕佛像,虽然没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木制佛像高大,但因为它采用了稀有的檀香木料,故而也成为现存十分名贵的木雕佛像之一,特别是这尊用檀香木雕制的佛像上还嵌有各种珍奇的宝石,更显得五彩斑斓,
以佛寺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大佛寺街
此地原有一座大佛寺,在今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这座大佛寺,创建年代无考,解放后,1957年,大佛寺被拆除。现仅存“大佛寺”的街名了。
隆福寺街
隆福寺街原有一座隆福寺,在今隆福寺街路北,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明清两代曾屡次修缮。解放后,这座隆福寺被拆掉,改建成为“东四人民市场”。后来又在遗址上修建成了一座经营外贸的隆福大厦。
护国寺街
护国寺位于西城区护国寺街西口路北,是北京的著名古刹。该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原为元丞相故宅,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年间,蒙古王公贝勒对此寺大加修缮扩建,名护国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又称西寺。
旧时,护国寺在农历每月逢七、八有庙会。当时北京庙会很多,盛时有20多处。规模最大的是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和隆福寺,而最热闹的是护国寺庙会和隆福寺庙会,即所谓“东西两庙”。((京都竹枝词》中说:“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以护国寺命名的街巷有:
护国寺东巷(西城区):东起棉花胡同,南至护国寺街。门牌1号至19号,2号至23号。
护国寺西巷(西城区):北起百花深处,东起护国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南至护国寺街。门牌1号至54号,6号至14号。
双寺胡同
双寺胡同原在旧鼓楼北街,双寺胡同内有一座“双寺”,为明成化元年(1465年)神宫监太监刘嘉林舍宅建寺,为大应法王下院。分为东西二区,东为嘉慈寺(现已无存),西为广济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胡同因寺得名。
法华寺街
法华寺在崇文区法华寺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城外大寺之一。现仅存山门、三大殿和部分配房。
法华寺街(崇文区):东起南岗子街,西至天坛东路。
报国寺前街
报国寺,在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路北。该寺创建于辽,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年),因周太后之弟吉祥在此出家,重修旧寺,改为“慈仁寺”,但俗称仍然呼之为“报国寺”。现在为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国寺街(宣武区):北起报国寺西夹道,南至广安门大街。
天宁寺前街
天宁寺在广安门外滨河路,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寺庙之一,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
天宁寺前街(宣武区):东起广安门外北街,西至手帕北街,北至天宁西里一巷。
除此之外,今日北京,尚有天宁寺西里、天宁寺北里、天宁寺东里等地名。
(北京街巷地名,以佛寺命名的,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他与佛教有关的北京街巷地名还有:
大乘胡同(西城区):东起锦什坊街,西至阜成门南顺城街。门牌1号至77号,2号至34号。
小乘巷(西城区):西起南草厂街,南至大乘巷。门牌3号至41号,2号至90号。
大乘巷(西城区):东起赵登禹路,西至南草厂街。门牌3号至37号,2号至48号。
庙与北京街巷地名
何谓庙,简要说来,是属于旧时祭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庙有各种各样,有“宗庙”、“土地庙”、“药王庙”、“孔庙”、“关帝庙”等。
祠,又称祠堂,是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祠除了有祭祖的宗祠、神祠而外,还有先贤祠——它们是用来祭祀思想家、学者,或者英雄人物的,如武侯祠、文天祥祠、于谦祠和顾处祠等。庙与祠,尽管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论是庙还是祠,都是根据古代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逐渐发展演变来的。
从我国历史上来说,秦代以前,帝王、诸侯、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都称做为宗庙。北宋经学家邢曷对“宗庙”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立庙者即《礼祀·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庙’……旧解云:‘宗,尊也;庙,貌也,言祭宗庙,见先祖之尊貌也。一到了秦代,秦始皇对“宗庙”作了统一规定:除“天子”(皇帝)外,其他人一律不允许营建宗庙。天子以下,诸侯或大夫、士,可以建祠于墓地,作为祭祀祖宗的处所。对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里,作了这样的记载:“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宗庙……(秦)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
庙会和庙算
从前,我国的市集或曰集市,其形式亦有各种各样,其中就包括“庙会”这种集市的形式,称之为“庙市”或者“庙会”。从我国历史上来说,早在唐代时,庙会就已经存在。因这种集市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如,《北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里有记载:“京师(指北京)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庙会。”庙会这种市集的形式,一直被流传了下来。现在北京每年逢春节期间,仍举行各种各样的庙会,如地坛庙会、天坛庙会等。
何谓“庙算”?其实指旧时朝廷的重大决策,如古籍《孙子兵法》里记载:“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为何称做为“庙算”?对此,古代学者张预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古有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从全国来说,尽管是有各种各样的庙,但是相比较来说,北京的皇家祭祖用的“太庙”,还有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以及“药王庙”等;因其规格高、建筑精美、在全国来说,亦是最具有代表性,亦是最有影响。
所以,下面接着将太庙、孔庙、关帝庙、药王庙等,分别地介绍一下。
太庙
同西方古代社会不同,中国古代社会没有明显的自然神和人格神的崇拜,而是以祖先崇拜为其主要特征,这也是中国宗法社会的必然需要。在宗法社会里,人们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这必然要求后代子孙对同一祖先的认同。因此,祭祖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是人们十分重视的大事。过去祭祖活动兴盛与否,被人们视为国家兴衰的一种标志。
在我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不仅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而且对祭祖的宗庙作了新的规定:除皇上祭祖的场所外,社会上其他祭祖的地方,一律不允许称做“宗庙”。封建统治者在营建都城时,都将营建皇家祭祖用的宗庙(或曰太庙)作为一件大事情。
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家古庙,要首推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建成的太庙。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惠帝,用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而被封镇守北平的燕王,即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不服,借口出兵,攻陷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了帝位。惠帝朱允炆被迫在宫中****而死。(另一说,惠帝朱允坟从宫中地道出逃,改换僧装,流浪各地,自号为“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