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可把湖阳公主气坏了。她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哭啼啼诉说董宣怎样欺侮她,要光武帝好好教训教训他。光武帝听了,也怪董宣不该冲撞公主。
光武帝立即召董宣进宫,吩咐人当着公主的面用刑杖杖打董宣。董宣沉着镇定地说:“我请求说完话再死!”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你还有什么话说?”
董宣昂首挺胸,义正词严地说:“陛下中兴汉室,其德业可谓至高无上,但却放任家臣乱杀无辜良民,还将凭什么去治理天下呢?您用不着打,请准许我自杀!”说着就用头撞击殿柱,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赶紧叫小太监拉住董宣,要他不要再撞了,同时吩咐他给湖阳公主磕个头、认个错,顾全一下公主的面子。但是董宣不肯。小太监就把他的头往下摁,董宣则两只手撑着地挺着脖子,就是不低头认错。
机灵的小太监明白不会真的把董宣治罪,也为了给公主留个面子,就大声回话说:“回皇上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按不下去!”光武帝听后,笑着对湖阳公主说:“董宣的脖子很硬,你看怎么办呢?”
湖阳公主知道光武帝是在袒护董宣,不满地对光武帝说:“您当平民的时候,也暗藏过逃亡和犯罪的人,官吏们都不敢上门来找;现在您贵为天子,威权就不能行使在一个小小的县令身上吗?”
光武帝又笑了笑,说:“就是因为我当了天子,所以不能再像过去做平民时那样干了。现在我要考虑如何治理国家,考虑如何取信于民。”接着,就下令让这个硬脖子的县令出去了。
为了嘉奖和支持董宣执法严明,光武帝赏赐给董宣钱三十万。
董宣自己分文未留,把这三十万赏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吏。
此后,董宣在光武帝的支持下,依法严厉打击那些骄横霸道的不法之徒,就是贵族豪门,以至皇亲国戚,也不敢不收敛了。他自己也威名大振,被人们称为“强项令”。
董宣居官清廉,直到七十四岁死在任上。董宣死后,光武帝派使者前去吊唁,使者看到董宣的尸体用布被裹着,家中只有一辆破车,几斗大麦。光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感慨地说:“董宣这样廉洁,到他死了我才知道!”于是,下令以大夫的规格安葬了他。
八、黄雀的规律
汉代有一个人叫杨宝。传说他九岁那年,有一次从华阴山北面经过,看见一只猫头鹰追赶一只黄雀,黄雀被猫头鹰抓伤后,掉在了树下。
杨宝赶紧过去一看,黄雀浑身伤痕累累。不能动弹,十分痛苦。杨宝很同情黄雀,小心地用手将它捧起,带回了家中。
回到家后,杨宝将黄雀放在一只小箱子里,每天都精心地照料它,用洁净的清水和新鲜的黄花喂养它。慢慢的,黄雀身上的伤口好了,吃的东西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大约一百天以后,黄雀的伤痊愈了,羽毛也重新长得丰满光滑,它终于又能在天上高高地飞翔了。但黄雀不舍得离开杨宝,它每天白天飞到外面玩耍觅食,晚上又飞回杨宝身边。几天之后,黄雀终于飞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一天夜里,杨宝读书到了三更时分。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个穿黄衣服的童子,向他跪拜行礼。杨宝异常诧异地地问他是谁,来干什么。童子再次下拜,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我就是你救出的那只黄雀,本是西王母的使者。那天我奉王母之命出使蓬莱,途中不慎被猫头鹰伤害。若不是你以仁爱之心救治我,我早巳死于非命。纵使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说完,他取出四个白色的玉环赠给杨宝,并对他说:“祝你的子孙如这玉环般洁白,位居三公。”说完他就立即消失了。果不其然,后来杨宝的后代都做了大官。
九、李世民对话颔利可汗
唐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骑着六匹马来到渭水边上,和颌利隔河说话,责备他背叛盟约,突厥的酋长们都大为惊恐,纷纷下马拜见。不一会儿,各路军队陆续到达,颌利看见太宗的军容强盛,又考虑到执失思力被囚禁,因此极为害怕。
唐太宗独自与颌利隔河对话,指挥各军后退并列成阵势。萧璃认为太宗轻敌,到马前极力劝谏,太宗说:“我巳经计谋好了,不是你所知道的。突厥之所以出动全境的人民,径直进军到渭水边上,必定是因为听说我们国家开始有内部的动乱,现在我又刚刚登上皇位,认为我们将会不敢迎战。我如果闭门不出,敌军必定大肆虏掠,谁强谁弱的形势,就在今天的一战。我因此独自出来,用来表示对他们很轻视洞时炫耀军威,让他们知道今天非战不可。事情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敌军巳经深人我国土地,按常理他们应当自己恐惧。这样,与他们作战必然胜利,与他们讲和必然有利,要制服匈奴,就从现在开始了。”这天,颉利请求讲和,太宗下诏同意,太宗的车马也在这天返回都城。
乙百日,太宗来到城西,杀白马作誓,与颉利在便桥之上共同订立盟约,颌利然后带兵退却。萧瑀上疏说:“当初,颌利还没有请求讲和时,谋臣猛将多数请求作战,陛下却不采纳,我也感到疑惑。不久敌军自己退却,这其中的计策是什么呢?”皇上说:“我观察突厥的士兵,虽然人多却不整齐,他们君臣的打算,只是贪图财利。可汗独自在河的西边,他的酋长们都来拜见我。我如果趁机袭击他们的部众。必然象摧枯拉朽一样。这样我巳经命令长孙无忌、李靖在幽州设下埋伏等待他们,敌军如果拼命逃跑,伏兵在前面截击他们,大部队在后面追击他们,那么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之所以没有作战,是因为我刚即位不久,治国的道理,以安静为本。一旦与敌军开战,必然就有死亡伤残;而且敌人一定害怕,然后修理内政,与我国结下怨仇,造成以后的祸害就很大。我现在收起武器,送给他们玉石丝绸。敌人的骄傲放纵,必定就从现在开始了,他们逐渐走向衰亡的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如果想要夺取它,就一定要首先给予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九月,颌利贡献良马三千匹,羊一万头,太宗没有接受,要求颌利把虏擦去的中国人口全部归还。
一〇、思路开阔的孙嘉淦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十月,孙嘉涂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当时京畿附近酒禁十分严厉,犯法的人很多。
孙嘉涂说:“前任总督李卫在职期间,一年中因私自酿酒获罪的有三百六十四起案件,犯法的有一千四百多名。我到任一个月,私自酿酒获罪的有七十八起案件,犯法的三百五十余人。这不过是申报的罢了,府、厅、州、县自行完结的案件,尚不知还有多少。吏役兵了巳经抓获而又因接受贿赂放掉的,又不知道还有多少。一个省这样,其他省可想而知。皇上好生恤刑,命盗案件犯了重刑的,还要再三斟酌议论,寻求一线可以原谅的生路。如今因为日用饮食的缘故,官吏兵丁以搜查私自酿酒为利薮,百姓软弱者失业,强硬者犯法,盐枭没有肃清,酒泉又兴起了,天下骚然不靖,很不是政体。我前次说酒禁应该在欠收的年成,不应该在丰年,这还是属于书生谬论。我亲身担任这方面的政事,才知道夺取民众的资财而加以破坏,毁坏民众的肌肤而加以鞭打,取消民众的生计而加以禁铜。饥馑的时候,民心不稳定,失业既然严重,什么事情干不出来?欠收年成不可禁酒。比丰收年成禁酒更加不可行。《周礼荒政》中‘舍禁去讥’的说法,是因为有田地的原故。而禁酒的实行,且不说恬恬骚扰了民众,而实际上最终还是不能禁止。即使禁酒不骚扰民众,并且能够永远禁止,而对贫民生计、米谷储藏,不仅没有好处,而且有所损害。制造酒浪费了粮食,这是指黄酒而言,其曲必须用小麦,其米则需要糯米,这都是五谷最精华的所在。至于烧酒则用高粱,搀杂以豆皮、黍壳、谷糠,酒曲用大麦做成,本来不是每天要食用的粮食,而豆皮、黍壳、谷糠之类,原本属于废弃物品,混杂起来做成酒,可以卖钱,酒糟可以用来饲养家畜。化无用为有用;不是制作无益的东西而妨害了有益的东西。如今要是禁止酿造烧酒而且一并禁止酿造黄酒,则没有用来供祭祀、宴请宾客、养老的东西。如果不禁止黄酒而只禁止烧酒,这样就会节省大麦、高粱等粗而贱的东西,更加耗费小麦、糯粳等粗而贵的东西,我说这是对民众储蓄没有好处的做法。各种工匠所制作的,都需要换成粮食,太贵则损害末业,太贱则损害农业,恰如其分,则农业和末业都有利。因此,农业有欠收的荒年,也有丰收的荒年,十年之内,欠收的年成占十分之三而丰收的年成占十分之七,则谷物应该有渠道流通,不能仅仅积存不用。北方农田不种高粱,则没有用来做柴火、席子、屋墙的东西,种植了用其秆秸,则其颗粒应该有出售的地方。烧锅既然被禁止,富民不买高粱,贫民又收获了高粱,这样虽然贱价也卖不出去。高粱卖不出去,而酒又为必需的物品,则必须卖米谷而买黄酒。过去一年之内,八口人的家庭,卖高粱的价钱,可以得到七八两,如今只有二三两了;而买黄酒的价钱,则需要花费七八两。收人少而支出多,又加上批糠等物堆积着不能换成钱,自然的利源丧失。日用所需,只有靠卖米麦。出卖米麦,则家中没有存粮;朵卖不出去,则各种用度都缺乏。我所说的有损于民众生计的就是这个。民众趋从利益,如水往下流。没有利益的地方,虽然奖励却不去做。利益所在的地方,虽然禁止却更加盛行。烧锅禁止则酒必然减少,酒减少则价钱必然昂贵,价钱昂贵则私自烧酒的利润十倍于过去。有十倍的利益的地方,民众必然冒着性命危险去做。
孟子说‘君子不以所养人者害人’,本来是民众生计,却如此骚扰,则立法不能不谨慎。”奏疏呈上,诏令驰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