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36432100000024

第24章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2)

在古时,男称儿,女称婴,但笼统而言皆称儿。“儿”字还可用作成年女子的自称,例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木兰诗》中的“送儿还故乡”等。因为“儿”常常指男儿,所以引申为“雄性的”之义,例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则以牡为儿马,牝为骒马。”

“儿”字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作词尾,没有实在意义,读轻声。如这儿、那儿等。在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有一种儿化的语音现象,如盆儿、小车儿等,这些“儿”字不自成音节。

关于“儿”字的用法,古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女为一只猫和邻居家发生争吵。那妇女说道:“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非儿猫,则非儿猫。”妇女的这一段话用了四个“儿”字,其中第一和第三句中的“儿”字是形容词,是“雄性”的意思。第二、第四句中的“儿”字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代词,是“我的”的意思。这段话译作现代汉语是:如果是雄性猫,就是我的猫;如果不是雄性猫,就不是我的猫。邻居完全被这四个“儿”字弄糊涂了,在另一个邻居的帮助下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看,果真是一只雄性猫,于是将猫还给了那位妇女。

襁褓中的婴儿——“子”字趣释

“子”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子”字,均像一个头大身小的婴孩形象,既像新生婴儿裹在襁褓之中双手乱动的样子,又像小孩双脚立地而突出表现其头发稀疏、脑囟未合的特征。因此,“子”字的本义是指婴儿。

“子”在古代不仅仅用来指孩子,也用作人的通称,既指男的,又指女的。“子”的引申义还有种子、小物件等,如菜子、子弹。“子”用作词缀表示物体,如桌子、椅子。汉字中凡从“子”的字,大都与婴孩或子嗣有关,如孩、孙、孝、孕、字等。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子部的书籍分为十四类,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等,主要是关于哲学、政治、军事、科技、艺术的书。

“子”在古代用作尊称,如孔子、孟子。“子”还有表示某种次序,例如爵位高低、时间先后等用法。在产生与战国时期而延续到清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中,子爵是第四等爵位。作为地支,“子”排在第一位。表示时间,子月是阴历的十一月,子夜是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相代鼠。子还用来表示方向,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线是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一条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

关于“子”字有这样一则笑话:从前有一位秀才,胸无点墨还自以为是,一天,他正在读《韩非子》一书,当他读到“卫人嫁其子”一句时,突然停下来,感慨地说:“这卫国人真是糊涂,儿子怎么能出嫁呢?”这位秀才连“子”在古代既指男子也指女子都不知道。

子孙绵延——“孙”字趣释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中国人对待香火是很看重的,子孙绵延、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从“孙”字的造型可见一斑。

“孙”字从子从系,子是小儿形,系是绳索形,绳索有牵系之义,表示子孙连续不断之义。孙的本义指孙子,即儿子的儿子,也泛指孙子以后的各代,如曾孙、玄孙。

“孙”字字形,很容易让人想到《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故事中,当智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质疑的时候,愚公回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此后,人们用“愚公移山”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在****“七大”致闭幕词时,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愚公移山”从此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新中国成立后,它又发展成“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动员口号。

纪晓岚妙释“老头子”——“老”字趣释

所谓“老”字,《说文解字·老部》云:“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古人是怎样创造“老”字的呢?

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中说:“(甲文)老者倚杖之形。”可见甲骨文的“老”为象形字,是一持杖老者的形象。甲骨文、金文的“老”字,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手拄拐杖的样子。老的本义即指老人,即年纪大的人。

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稳重,因此“老”引申为“老练”的意思。又由于年龄大的人,活的时间长,对过去的事物经历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所以“老”又指历时长的、陈旧的或原来的等意思。

宋代的帝王笃信中国传统的道教,崇尚黄老之学,受其影响,宋代不少人名中喜欢带上一个“老”字。在宋史和宋代诗文中,以某某老命名的人常常可以见到。自古至今,老,也是对老人的尊称。

关于“老”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他聪颖睿智、出口成章、风趣幽默,连皇上也十分喜欢。乾隆素知纪晓岚体胖怕热,夏天总喜欢脱衣纳凉,因此就想戏弄他一下。这日,纪晓岚正赤着上身与群臣办公,忽闻“圣上驾到”,纪晓岚猝不及防,衣不蔽体,情急之下,钻入案底。乾隆心知纪晓岚藏于桌下,便假意要走,纪晓岚不知就里,只顾问:“老头子走了没?”一句话被皇上抓个正着。乾隆坐了一个时辰,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趴在地上,屏气凝神,心里发慌,加上天热,已然大汗淋漓。这一下乾隆也忍俊不禁,说:“你如此无礼,说出这样的轻薄话。你给我解释清楚,老头子是怎么回事?”纪晓岚说:“臣还没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话呢?”乾隆让太监给他穿上衣服,说:“亏你还知道跟我说话要穿衣服。”趁穿衣服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想好了说辞,他十分恭敬地对皇上说:“皇上万寿无疆,还不是‘老’吗?万物之首,皆为‘头’,您老人家顶天立地,是百姓之‘头’呀!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于天地来讲,就是‘子’,而且‘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皆称为‘子’,连在一起就是‘老头子’。”说的都是好话,乾隆皇帝龙颜大悦。

拄拐杖的长发老人——“长”字趣释

古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都是须发很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古人正是用这种具体的形象来表示“长”这种抽象概念。

甲骨文的“长”是人披着长发并拄着拐杖的样子。“长”字本义是年长发长,引申义有空间时间距离大、长度、长处、擅长、多余等,如天长地久、长短、一技之长、长于写作、身无长物。

长头发并拄着拐杖一般是老年人,所以引申为长幼的长;又引申指排行第一、辈分大、长官等,如长兄、长辈、部长。长头发和老年人都有一个生长过程,所以又引申为生长的长。又引申指增加,如长见识。

关于“长”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户人家以卖豆芽为生,他希望自家的豆芽长得好一些,于是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整幅对联全部是由“长”字组成,真是妙趣横生。

血统的标记——“姓”字趣释

在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最初也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群婚制,群婚制的特征是族外婚,氏族内部禁止婚配,在婚姻方式上是男婚于女方,不是女嫁于男方,即一个女子可以同时与其他氏族的许多男子保持夫妻关系,所以“太古之民只知其母而不知父”。为区别氏族以别婚姻,“姓”便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甲骨文“姓”字从“女”从“生”,会意字,“生”字像草木生出土上,此处表示人的出生;“女”则表示人生之所由。意思是“姓”标明人由谁所生,即是一种血统的标记。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

群婚制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使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的血统当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因而必须姓母亲的姓。根据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古人自然也会选择一个字(即一种符号)作为本部族的标志,这样就产生了“姓”。上古之时,姓是宗族图腾的符号。后来,姓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封地(国名)为姓,有的以官名为姓,有的以出生及定居地名为姓。也有的取姓是很随意的,例如生在竹林中的,以竹为姓;因年纪大而坐车的,以车为姓;东方朔,父姓张,母姓田,因生时东方初明,就以东方为姓。

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搜集姓氏5730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

娶妇以昏时——“婚”字趣释

关于“婚”字,《说文解字》云:“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从女从昏,昏亦声。”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所谓的人生四喜之一就有“洞房花烛夜”,古人为什么要从“昏”字,还要行之以“昏”时呢?

先说“昏”字,《说文解字》云:“昏,日冥也。”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落下的意思。“昏”是会意字,其造字意义是:太阳已经落下。“昏时”就是夜幕降临的黄昏时候。

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刘申叔《古政原始论》中说:“其行礼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乘妇家之不备,且使之不复辨其谁何耳。”这正反映出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中的抢婚制度。

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度,女子一般生活在自己的娘家,以维系母系的完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男子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父权开始形成,为保证父系的延续,男子势必要求女子从夫而居,这种婚姻形式必然会遇到妇女的反抗。为了对付这种反抗,男子便直接以武力解决,这样便有了抢婚习俗。为了便于逃遁,抢婚当以天黑时进行为宜,即“娶妇以昏时”。

上古的“昏”有“结婚”的意思。其后,“昏”专指“日落黄昏之时”等意思,而结婚的意思古人则用“婚”字表示,即在“昏”的左边加一“女”字为意符而成。最初,“婚”字的含义专门指的是男子娶亲,不指女方嫁人。后来,“婚”字既可以指男子娶亲,也可以指女方嫁人。

现在,有些少数民族,如瑶族,迎娶新娘一般都选择在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不到这个时辰,新娘不准进男方家。这可以作为古代先民“娶妇以昏时”的有力旁证。

抢婚——“妻”、“娶”二字趣释

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男性成为主要生产劳动力,妇女的地位下降,逐渐成为男子的所有物,成为部落与部落、氏族与氏族发生斗争时的掠夺对象。有学者认为,抢婚风俗就开始于这一时期。而“妻”、“娶”二字就是这种婚姻方式的见证。

甲骨文“妻”字,左边是一个跪跽的女子形象,右上方有一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婚的风俗。“妻”字再往后发展,其原始意义越来越模糊了。“妻”指“配偶”,与“夫”相对,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

关于“娶”字,《说文解字》云:“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所谓“取妇”,就是用武力“抢老婆”的意思。古时候,“取”、“娶”通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取,假借为娶。”以“取”表示“娶”的意思,透露出古代抢婚的风俗。“娶亲”义是由“抢婚”义引申而来的。“娶”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结构的字,“取”与“女”会意为:把女子抢(或接)到自己的身边作妻。“女”表示“娶”的对象是女性,“取”既表示“娶”的行动,又表读音。

有学者认为,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婚习俗的痕迹。抢婚的习俗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留着。哈尼族娶新娘时,男方必须请强壮的青年数人,佯装闯入女方家,背上新娘就跑。这时,新娘的女伴们上前来阻止这些抢亲的男青年,而抢亲青年不能还手,只是背着新娘夺路而逃。不过,这种抢婚是象征性的,不是古代的那种名副其实的真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