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36440700000012

第12章 精神养生——好心情是女人健康的“守护神”(2)

1975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考察时,发现居住在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中百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为了找到他们长寿的原因,有几名丹麦科学家留了下来,对爱斯基摩人的周围环境、生活规律、饮食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考察和对比分析,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老人的血液像年轻人的血液一样,血脂不高,血压正常,几乎无一患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症。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爱斯基摩人从来不愤怒。并不是他们从来没有愤怒情绪,而是他们能够控制愤怒。能控制愤怒被爱斯基摩人看做高尚的品质。也正是控制愤怒,让爱斯基摩人健康长寿。

那么,怎样才能戒怒,达到心平气和、不焦不躁的状态呢?

首先,要学会自我控制。当你遇事而想发怒时,赶快提醒自己,吵架只会让自己更愤怒,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样,你就不会使用粗鲁的语言,更不会采取粗暴的行动,而收敛自己愤怒的情绪,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电影《林则徐》里,林则徐在墙上贴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制怒”,他借用无声的文字语言来控制自己的怒气。

第二,可以运用疏泄法,即把积聚在心中的愤怒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但必须学会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绝不可采用不理智冲动性的行为。否则非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疏泄情绪的方法很多,如找朋友去诉苦,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和盘托出,或去健身房去健身,到丛林中或湖泊旁散步,或到无人处去大哭一场等。

第三,采用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最后,采用闭目定志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当自己感觉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时,可采用闭目定志法。具体方法是闭合双目,然后凝神定志,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调整呼吸上,使呼吸均匀和缓,有“气沉丹田”的感觉,10~30分钟即可使人情绪逐渐平静,心平气和,精神内守,坦然舒畅。

健康小警示

怒气会使你的颈部和肩部内的肌肉紧张而引起头痛,自我按摩头部或太阳穴10秒钟左右,有助于减少怒气,缓解肌肉紧张。

胡文焕:笑口常开是健康长寿的维生素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类修要诀》

我国自古就强调,笑口常开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抗衰和防老。明代医学家胡文焕在《类修要诀》中写得很明白:“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笑为心声,是乐观的表现,常笑的人,形成习惯,就更容易时时乐观。笑是人的良好情绪的反应。笑不仅能使肺部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消除对健康有害的神经紧张感。会使健康的人更健康,生病的人更快痊愈。

清朝时候有位八府巡按,患了精神抑郁症。家里为他请了许多名医诊治,但都没有效果。有一天,一位老中医为他治疗,诊舌按脉,沉吟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老中医煞有介事地说:“唉呀,大人得的是月经不调症嘛!”这位巡按和他的家人听了以后,大笑不止,尤其是患病的巡按更是捧腹大笑。这次诊断过后,巡按每当想起此事,就禁不住笑了起来。可奇怪的是,就在他经历了一次次开怀大笑以后,他的病竟不药而愈了。巡按亲自拜访老中医,并询问其中缘由。这位老中医笑着说明原委:“我是故意让你经常笑一笑,使你精神愉快,心情开朗,这样病自然就会好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笑对一个人的健康多么重要。笑可牵动全身主要神经和数十块肌肉,能够行气活血、增进脏腑功能、防病祛疾、消除疲劳和抑郁情绪,使人轻松愉快,对健康十分有益。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进行的前提,有51%的疾病患者可以通过自身机能调节而获得痊愈。俗语所说的“乐以忘忧”、“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经常保持愉悦的心境,体验内心的微笑,更是维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大补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得好:“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不是吃补药,而是一句话:‘在微笑中写作,心情舒畅,可是说是我健康长寿的维生素。’”

健康小警示

进食或饮水时大笑易使食物或水进入气管,导致剧烈咳嗽或窒息。特别是儿童,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孩子吃东西或喝水时,千万不能逗他们大笑。吃得很饱后大笑易诱发阑尾炎或肠扭转等疾病。

丁福禄:病由心生,保持乐观心态是关键

“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

——丁福禄

祸从口出,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情绪与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情绪激动达到高潮时,便是愤怒,那时,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导致心跳突然增快,血压急速升高,如患有高血压,便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如患有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为此,我们不妨看看这则故事:

一位姑娘腹痛,经过多方面检查,也没查出任何疾病。可她腹痛没有停止,并且身体越来越差,境况一日不如一日。看到这样的情况,医生决定为她做剖腹探查手术。

手术后姑娘被告知是蛔虫症,并给她看了从腹中取出的几十条蛔虫。从此,这位姑娘腹痛消失,身体也逐渐好转了。

有一天,这位姑娘听到两个护士无意中议论,说她其实什么病也没有,医生只不过在她的肚皮上浅浅地划了一个口子并缝了几针,给她看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蛔虫。

姑娘听了这样的议论,腹痛再次发作,茶饭不思,最后早早去阎王那儿报到了。

不少疾病都是心病引起的,“病由心生”这句话很有道理。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近代养生家丁福禄曾说:“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很重要,药和营养品只起到外因作用,乐观健康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内因。

如何做到乐观呢?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吟唱,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让我们感受到旷达者的欢快与潇洒,热情和豪放。近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削官为民,两手空空,穷困潦倒之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向人们展示了“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的坦荡,表现出乐观者的豁达。同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不幸一目失明,但是他却专门刻了一枚“尚留一目看梅花”的闲章,以极大的热情去对待生活。

心理学家提出:以下7种方法可以帮助女性保持乐观的心态。

1.豁达法

人有很多烦恼,心胸狭窄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心胸宽阔,豁达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平时要开朗、合群、坦诚,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了。

2.松弛法

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后或感到烦恼时,应该迅速离开现场,进行深呼吸,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还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采用以意导气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逐渐进入佳境,使全身放松,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

3.制怒法

要有效地制止怒气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克制怒气暴发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诵传统名言“忍得一日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将相和,万事休”、“君子动囗不动手”,等等。万一克制不住怒气,就应该迅速离开现场,在亲人或朋友面前发泄一番。倾诉愤愤不平的怒气之后,自己应该尽快地平静下来。

4.平心法

一个人应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不要被名利、金钱、权势、色情等困扰,要看清身外之物,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生活乐趣。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常到公园游玩或到郊外散步,欣赏一下乡野风光,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5.心闲法

有一句话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态。

6.健忘法

忘记烦恼,可以轻松地面临再次的考验;忘记忧愁,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乐趣;忘记痛苦,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中的五彩缤纷。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你曾被欺骗的愤怒、被羞辱的耻辱,你就会觉得自己已变得豁达宽容,活得精彩。

健康小警示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在解释什么是乐观时指出:“乐观与悲观的区别就在于,如果面前放着半杯水,乐观者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

洪昭光:心理平衡的至高境界:做到三个“三”

“所有健康长寿处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因此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洪昭光

护心要靠“心理平衡”,这同样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当今,心血管病与癌症两大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性格偏执、过于争强好胜,或者长期情绪低落、忧郁等都是致病的心理因素。

因此,养成良好的健康心理,用阳光思维方式即积极的心理暗示去看待问题,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能够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洪昭光指出:“所有健康长寿处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因此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就是一个乐天派,1915年生于江苏无锡。他的养生秘诀就是不在乎年迈,不透支身体。老人对生死看得很淡,他深谙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能够坦然地面对疾病和衰老。

华君武是位和悦达观的长者,有幽默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考人属兔,笔下常出现活蹦乱跳的兔子形象。2000年他不慎跌坏了股骨,手术后卧床40多天。他为此还作了一首打油诗:“龙腾新千年,兔断股骨头。开刀动手术,喜遇新华佗。卧床四十天,下地学走路。轮椅靠边站,拐杖也可丢。龟兔在竞走,慢也不落后。”在85岁高龄逢此一难,华老还能这样达现,实在让人敬佩。

洪昭光认为做到三个“三”,就达到了心理平衡的至高境界。

第一是三个“正确”。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二是真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这样在社会交往和事业追求中才能给自己准确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观准确,基本上处事就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

第二是三个“既要”。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享受健康人生。二是既要怀殷殷报国志,在事业上力争一流,又要有颗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三是既要精益求精于专业知识,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闲爱好。这样人的心境和情绪,认知和感觉才能有深度和广度,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潇洒惬意,达观坦荡。

第三是三个“快乐”。一是顺境时要助人为乐。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二是要知足常乐。无须将心灵的标准定得过高,要懂得满足,懂得感恩,懂得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让心灵解脱。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乐,不能气馁。逆境时意味着光明就在前面,正如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放下心头沉重的包袱,走出命运的长冬,也许便会迎来生命的春天。

健康小警示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女性在饮食方面,主张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合并糖尿病者应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规定。人们喜欢食用的酱菜、咸海产品等,含盐量高,应限制或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