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而技术指具体的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广义上的物质与技术文化的范畴。回族的先民们在继承阿拉伯、波斯科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华科技文化,发展本民族的科技事业,对促进中华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一节)回回天文学
回回天文学,指起源于阿拉伯、波斯的天文学,或称伊斯兰天文学。伊斯兰天文学是在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波斯以及印度天文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伊斯兰天文学自成体系后,它又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进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回族天文学在伊斯兰天文学和中华天文学知识的共同滋养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天文学。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一般称“天学”,一直被天子所垄断,天学机构及其直接象征——“灵台”(即观象台,类似于现代的天文台)也为皇家独占,其他任何地方政权或个人都不能建立,否则就是“犯上作乱”的行为。与现代社会天文学家的身份截然不同,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属吏都是政府官员,天文学机构则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通常在地方上没有常设的下属机构和人员。
一、唐宋时期的回回天文学
唐代,随着中阿文化交流的加深,以伊斯兰天文知识为基础而制定的“回回历法”也随之传入中国。唐代出现了一种《九执历》。“该历度法六十,周天三百六十度,无余分。”[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年。而当时中国传统历法则以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清代《历代职官表》明确指出,《九执历》是中国“回回星学”之始。[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可以说,《九执历》是唐代来华的穆斯林对中国天文历学的最初贡献。宋代,随着来华穆斯林“蕃客”长期留居和身份的置换,伊斯兰天文学开始逐步影响中华天文学。据回族《怀宁马氏族谱》记载,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精通西域历法的卢眉国人(塞尔柱帝国附庸罗姆国,宋代称“卢眉国”,今归属土耳其)马依泽“应召入中国,修天文”转引自马自树、马肇曾《马依泽与宋初,(应天历)及主要后人》(《东南文化》1996年第2期),参与了由司天少监王处讷主持的《应天历》的编撰工作。《应天历》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引进了阿拉伯星期制度,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第一次记载了黄道十二宫(即今天我们熟悉的12星座: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日期,这些都可能与马依泽父子来华从事天文工作有关。[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应天历》编成并奉诏颁行后,马依泽及其子马额、马怀等留居中国,并长期在宋朝的“司天监”(天文台)担任重要职务。马依泽的三儿子马忆在军队中任职,常将占星术应用到军事活动中。
二、元代的回回天文学
蒙古帝国及元代时期,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起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加速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元代是穆斯林在中国天文历算方面作出贡献最重大的时期。元朝统治者对伊斯兰天文学非常重视。世祖忽必烈时代是中国天文学与伊斯兰天文学交流的高峰时期,忽必烈早在继位之前就任用了以札马鲁丁为代表的一批回回天文学家。至元八年(1271年)设置回回司天台,秩从五品。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为回回司天监,秩升为正四品。延佑元年(1314年),回回司天监秩再升为正三品,并于四月设立回回国子监。从《元史·百官志》中可以了解到,回回司天监共有37人编制,其中监丞以上的负责人有8人,分天文、历算、三式、测验、漏刻等五科。札马鲁丁、爱薛、可马剌丁、苫思丁、瞻思丁等一批天文学家先后在这里任职,[明]宋濂、王濂:《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为中国天文历算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对中华天文学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他们将大批的“回回书籍”和天文仪器从西域带到中国。这些书籍主要是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书写的,内容广泛,其中尤以天文、数学等科技图书为多。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进献了自己制作的七种天文仪器:浑天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当时,这些仪器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其原名音译、意译、形制及用途等皆载于《元史·天文志》,曾引起中外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这些书籍和仪器进一步推动了元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二、元代回回编修了较完善的历法。他们修订的历法主要有两种:元代第一次正式颁用的,是札马鲁丁依照阿拉伯历法编制的《万年历》,在中国通用了14年。比《万年历》稍后的还有一种《回回历》,它实际上就是各国穆斯林通用的阿拉伯太阴历,即迄今一直使用着的伊斯兰教历。仅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官府印刷出售的《回回历》就达5257册之多,可见该历在当时的流传情况。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时,也曾参用了回回历法,穆斯林传入中国的《积尺诸家历》(48部)、《速瓦里可瓦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群历法段数》(7部)等天文书,也都成为郭守敬的重要参考资料。转引自喇敏智主编《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
三、明清以来的回回天文学
在明朝近300年的统治中,对回回天文学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首先,明政府为回回天算家设立了专门的天文机构。洪武元年(1368年),在司天监外又置回回司天监。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改名为回回钦天监,下设天文科、漏刻科、大统历科、回回历科四科。此后不久,又在南京的雨花台建成回回观星台,作为回回钦天监天文工作的附设机构。这种天文机构的设置直至明终。其次,明政府录用了大批的回回天算人才。洪武二年(1369年)夏四月,征元回回司天台官郑阿里等11人,至京议历法、占天象。着名回族学者王岱舆的祖先,因精于天文历算,洪武中授为钦天监,子孙世受其职。第三,明代回回天文学者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比元代强化了。明代编订《大统历》,同样有回回科学家黑的儿、郑阿里等人参加。到后来,由于《大统历》的某些不足,明政府干脆又将《回回历》并入《大统历》,参照使用长达270余年。回族对明代天文事业的又一贡献是回汉学者对回回天文历法典籍的翻译介绍工作。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朱元璋称赞“西域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明史》卷三,令回回太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洪武初年得之于元都的《回回历》等书籍。翌年(1383年)五月,《回回天文经》译成,吴伯宗、马沙亦黑分别为此书作序,而马沙亦黑等人也因翻译了这批珍贵的阿拉伯文书籍,被皇帝誉为“不朽之智人”喇敏智主编:《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明朝人对伊斯兰历法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1475年左右,贝琳整理所译回回天文历算典籍,编纂成《七政推步》一书,成为中国古代系统介绍伊斯兰天文学的唯一一部重要着作。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至清代,回回天文学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逐渐暗淡下来。清军入关之初,还设钦天监,内分天文、时宪、漏刻、回回历等四科,可知“回回历”仍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康熙八年(1669年),最后一任回族钦天监官员杨光先罢职,清朝废除回回科,专用西洋法。从此,回回历法自元朝起在中国官方使用的历史,便永久地被画上了句号。
20世纪以后,丁子瑜、马以愚、黄明之、胡继勒、马复初、马坚等回族穆斯林学者又着述了《寻月指南》《回回历》《天方历源》《环宇述要》《伊斯兰历源详解》《回历纲要》等众多的天文历法着作,这些着作的问世,是新的历史时期回族穆斯林对中国天文历法史做出的重大成绩。
(第二节)回回医学
回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理论、学科、药物、炮制方法、民间疗法、验方、体疗、食疗及卫生保健方面,回族医药都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回回四大药方
(一)《海药本草》。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李珣所撰着的《海药本草》原书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经亡佚,没有刻本流传。但其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现代着名医史学家范行准辑得《海药本草》一本,共辑药物124种。李珣和他的着作《海药本草》丰富了中国药物学,是回族医学的重要基础与典籍。
(二)《回回药方》。产生于明代前期,该书是多种波斯、中亚、阿拉伯医书、方剂的编辑译注本,原书共36卷,现仅存4卷明代抄本的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书中载有580余方剂,其中还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给亚历山大大帝的方剂。书中载有数百种产自波斯、中亚地区、阿拉伯、希腊、罗马以及印度、中国的药物。《回回药方》原书未具名,但从全书内容看,很可能是多人合着。其中内容很多出自波斯着名医学家伊本·西拿的《医典》之中。
(三)《瑞竹堂经验方》。明代中叶后原着在国内已失传,但书中许多内容却散见于国内外许多医药文献,其原序两则及明清两代若干辑佚和抄本,分别在中国和日本有关部门和私家珍藏,作者及成书年代国内外专家争论不一,清乾隆年间修纂的《四库全书》将明代《永乐大典》中散存的《瑞竹堂经验方》内容搜采编辑为5卷24门,集得内、外、妇、儿、眼、齿、调补、美容等科验方170余首。作者沙图穆苏·萨谦斋。陈垣在《励耕书屋丛刊·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将本书作者考证为“华化”了的回回。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书中记载的悬吊水桶淋浴方式是回族自古以来独特的卫生传统习惯,另有治急气疼方、治恶疮方、治疔疮方在其方名上标有“天方”等字样,有的验方特别强调忌马、驴、猪肉等。
(四)《饮膳正要》。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着,成书于元代天历三年(1330年)。从序文和进书表来看,作者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是仁宗时的宫廷回回饮膳太医。书中配方多以羊肉为主料,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葱、回回青、回回小油。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心理健康,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二、回回医药机构、医药及名人
元明清以来,政府都设有回回太医院。至元七年(1270年),元政府在大都设有“广惠司”,专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为诸宿卫士治病。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设“回回药物院”和“掌回回药事”机构,可见回回医药影响之大。
民间诊所也相继开办,明代,北京菜市口附近的“鹤年堂药铺”,自己制药,主要有丸散制剂,这种药直到清末仍名扬海内外。明代还有有名的“王回回膏药”、“马思远药锭”等等。另外,着名的民间诊所还有北京“鹤年堂”、云南“万松草堂”、四川“伍舒芳草堂”等。还有近代的着名回族学者和医生丁竹园,主持和创办了中医研究会,使回回医药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
在回族医学中,还产生了许多医药名品,白敬宇眼药就是其中之一。元代医家白敬宇,借鉴中西亚医学,创制了白敬宇眼药。其后人继承他的事业,于明朝永乐年间开设了白敬宇眼药铺。1905年之后,白敬宇第16世孙白泽民继承祖业,生产的药品不仅在国内享誉四方,而且还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在回回医药学丰厚遗产的基础上,当代也产生了不少回族医药专家。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医世家的哈荔田(1911—1989年),早年师从国医泰斗施今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享誉津门,在中医诊治和理论研究上造诣颇深,尤擅长妇科,他提出了“气血动静”的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荔田创立了天津首家公立联合诊所,又参与创建天津中医学院,为教育和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付出了毕生辛劳。安迪光,1929年生于河北保定,是致力于挖掘回族医药学传统的当代着名医生之一。他对中医的哲学理论及回族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张一体多元化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回回医学是消化吸收、继承古希腊医学主要内容的阿拉伯医学与古代中医学的融合,是东西合璧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