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文化概要
36459300000012

第12章 回族的文化教育(2)

清末,回族知识分子的翻译活动进一步扩大到文学领域,在译文风格上也有了更高追求。由马安礼和马学海合作,按照《诗经三百篇》的体例、韵律,完成了《天方诗经》的汉译。1890年,《天方诗经》在马如龙的资助下在成都刻板问世,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马坚评价说,“阿拉伯诗译成中国诗,这是破天荒第一遭,这个尝试是相当成功的,对于后学者是一个鼓舞。这个汉字译本在巴赛的法文译本(1894年)和格卜赖里的意大利译本(1901年)之前出版,这是值得我们夸耀的。”转引自海正忠《回族学者翻译家马安礼》(《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3期)。

经过经堂教育翻译活动发轫和“以儒诠经”的伊斯兰教译着活动,不仅形成了被日本学者桑田六郎在《明末清初的回儒》一文中誉为中国伊斯兰教的“文艺复兴”活动,鲁忠慧:《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回族研究》2000年第6期。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伊斯兰教内部形成了宗教宣传中注重汉译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籍,以及用汉文从事写作的汉学派。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东方出版社,1999年。可以说,明清时期回族的翻译活动在弘扬民族宗教信仰和塑造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奠基性意义。

(第三节)近代回族的新文化运动

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遭受着同样的灾难与困苦。与之相应,这一时期回族的文化教育停滞不前,仅以经学教育为主,“阿衡之所倡,民教之所由,厥为寺之教育而已”赵振武:《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禹贡》第5卷第11期。基于这种原因,在20世纪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回族知识分子首先倡导民族文化教育,努力通过文化知识来唤醒民族自强意识。当时的回族知识分子从自己民族内部和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中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要振兴自己的民族,必须普及民族文化教育,进行宗教改良,从而推动全民族政治、经济的向前发展,这也充分反映了广大回族人民群众要求创造新的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祖国新天地的根本夙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回族知识分子从实际出发,掀起了设学校、创团体、办报刊和派留学生的热潮。着名学者顾颉刚先生称此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月华》第9卷。

一、成立回族文化团体

清光绪末年,回族中一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联络各地有识之士,倡导发展回族文化,在各地相继成立了数十个回族文化团体。这种文化团体发展迅速,到20世纪40年代时竟增加到7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团体有东亚清真教育总会、留东清真教育会和中国回教俱进会。

童琮(1864—1923年),江苏镇江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童琮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在江苏镇江发起成立“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又改称“东亚清真教育总会”,目的就是为中国全体回族谋求普及教育。“总会”会员达50多人,多为热心于回族教育事业的乡贤、商人和知识分子。他们呼吁各方人士赞助本地的回族教育,积极创办学校,推行新式教育,开回族教育团体之先河。张伟达、王美秀、杨廷久、李革:《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1907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回族学生创立了“留东清真教育会”。会员是来自国内14个省、市的36位回族学生。教育会以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为宗旨,进行教育宣传。

王宽(1848—1919年),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合曼,北京人。1911年,以王浩然为代表的归国留学生和国内的一些回族知识分子,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并在各地相继成立分会。目的在于联络各地回族进步力量,推动全民族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回汉民族团结。王浩然在《中国回教俱进会本部通告》序中写到,“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兴学”转引自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附录)》(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

二、出版报刊,提倡新式教育,传播新文化

随着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回族报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出现。自光绪末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有关倡导新文化的刊物竟多达70多种,其中多数为回族知识分子所创办。

1《竹园白话报》和《正宗爱国报》。由天津回族丁竹园、丁宝臣兄弟创办,两报以犀利的笔锋,大胆地揭露当时的黑暗社会。报刊除了倡导发展文化教育外,还鼓励回族青年开阔视野,积极进取,把国家的命运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各族人民一道,团结互助,不但要拯救自己的民族,而且还要振兴自己的国家。

2《醒回篇》。1908年,由留学日本的回族学生在日本创办。它是回族历史上最早的刊物。它虽只出了一期,但它在近代回族文化史上起到了“号角”的作用。

3《月华》。1927年1月创刊,由马福祥、唐柯三、马松亭等人在北京创办。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回民教育和伊斯兰教义,但也广涉其他学科,如史乘、文艺、回民概况等内容。该刊初为旬刊,1947年后改为月刊。《月华》是当时各回族刊物中影响最大、历时最久的刊物,不但在国内颇有影响,也曾行销国外十几个国家。

4《伊斯兰妇女杂志》。1936年创刊,由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何玉芬、陈云彩等创办,倡导“给予回教妇女以一种新的认识,并打破历来妇女所受一切束缚”《上海民族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民族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该刊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杂志,标志着回族妇女的觉醒。

除此之外,较有影响的还有《突崛》、《成师校刊》、《伊光》、《伊斯兰青年》等。这些刊物的创办,不仅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而且丰富了回族文化生活,推动了回族文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三、海外留学深造,求取新知识

自清末开始,回族知识分子开始竞相出国留学。起初,不少人东渡日本,仅“留东清真教育会”的会员就达36名。同时,大部分回族知识分子赴埃及或土耳其等国求学深造。随后出现了由回族学校直接派遣的留学生团,前后共四届。所派学生基本上都是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和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的优秀学生。这些回族留学生增进了回族乃至中国同西亚、北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双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回族文化运动的发展。

四、近代回族的教育

近代以来,海外留学的回族知识分子深感传统的、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回族教育,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社会,只有推行新式教育,普及回族的社会文化教育,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回族知识分子兴起了一股办校热潮。

1.回教师范学堂。1907年,王浩然从土耳其等国考察教育回国后,和王友三、达浦生等人在北京设立了回教师范学堂,校址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内。学校除讲授伊斯兰教经文外,还特设各门自然和社会学科,成为中国回族新式学校的开山之作。第二年,马邻翼等人又在北京设立京师公立清真第一高等小学校。随着这两个学校在北京的设立和新式教育制度的推行,各地的回族学校也普遍出现。

2成达师范学校。1925年,马松亭、唐柯三等人联络济南的一些回族知识分子,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智识,阐扬回教文化为宗旨”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1936年第五卷11期,在济南设立了回教师范学校。学校定名为“成达”,即取成德达才之意。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1929年,学校迁到北京。该校除设阿语经典课程外,还增设了历史、地理、汉文文法、法学等现代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造就了一大批回族知识分子。毕业生有的派往埃及等国留学深造,有的派往陕、甘、新等回族聚居的西北地区,从事回族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果。

3西北地区的近代新式回族教育。西北地区的新式回族教育主要是在民族觉醒及群众支持下,由地方回族军政人物、回族实业家、社会贤达与宗教界人士倡导兴起的。其中代表人物有马福祥和马邻翼等。

西北新式回民教育兴起后,建立了许多新型回民学校,为地区现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18年马福祥出资在宁夏府城(今银川)创办的蒙回师范学校;青海宁海回教促进会1931年设立的青海省回教促进会附设初级中学(简称“昆仑中学”)以及兰州西北中学。其中以西北中学最富代表性。

七七事变后,北平西北中学校长孙绳武联络兰州回族知名人士马焕文、拜伟、丁正熙等于1938年在兰州创办西北中学。该校初名北平私立中学兰州分校,秉承西北中学办学宗旨,主要招收回族学生,也兼收汉族和藏族学生,教师则回汉兼用,主要课程由汉族优秀教师担任。学校设有清真食堂,除教育部所定课程外,每周增设一二节阿文和伊斯兰教教义课程,每星期五由阿文教师率回族学生去附近清真寺礼主麻,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回族各界捐赠支持,成为培养甘肃回族人才的重要基地。西北中学从1938年建校到1949年兰州解放总计毕业学生645人,其中回族学生约150余人,为甘肃回族及其他民族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汝邻:《记兰州西北中学》,《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

此外,西北还兴起了一类由宗教团体创办的回族新式学校。如甘肃省张家川阿阳小学,是由哲赫林耶北山派宗教上层人物与当地绅士所办;张家川南后街回民小学是由哲赫林耶北山派教权继承人马重雍所办。西道堂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兴办了临潭普慈小学校、临潭旧城私立第四高级小学校、临潭旧城私立启西女子小学校,筹建了私立启西中学。嘎的林耶大拱北门宦创办了全日制的临夏大拱北学校;穆扶提门宦创办了廷养学校(后改为道家学校)等。其中私立启西女子小学校是西北穆斯林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在回族历史和回族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