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文化概要
36459300000028

第28章 回族名人(1)

一、赛典赤·瞻思丁

赛典赤·瞻思丁(1211—1279年)是元代优秀的政治家,对云南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赛典赤·瞻思丁全名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al-SayyidShamsal-Din‘Umar)。在阿拉伯语中,赛典赤意为荣耀的圣裔,瞻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儿意为长寿。据考证,瞻思丁是穆罕默德的第31世后裔,生于中亚布哈拉,少年时就随祖父率部众追随成吉思汗,直至忽必烈时代,深得蒙古皇室的信任和重用,先后升任丰、靖、云内三州(今大同市西北、呼和浩特市一带)的都达鲁花赤、后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燕京路断事官、燕京路宣抚使、中书省平章政事(位同宰相),受命出任陕西和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云南平章政事。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云南,率先推行行省制,是第一个在云南建立孔庙,传播儒家文化的回族政治家。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委任瞻思丁为云南平章政事,这时他已63岁。临行时,忽必烈特地面谕,“云南朕尝亲临,比因委任失宜,使远人不安,欲选谨厚者抚治之,无如卿者”《元史·列传第十二·赛典赤·瞻思丁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鼓励他以“谨厚”的政治风度治理云南。瞻思丁到云南后发现,亲王、军人和行政部门之间职权不明,而少数民族地区又有土司统治,社会秩序紊乱,人民生活困苦,曾激起各族人民的暴力反抗。至元十二年(1275年),瞻思丁向朝廷陈奏,“云南诸夷未附者尚多,今拟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并听行省节制”《元史·列传卷十二》。经世祖允准后,把宣慰司和元帅府纳入行省的管辖,加强了行省权力,改制郡县,使武官不再管理民政,首开中国政治史上的行省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行省建立、郡县改制基本结束时,瞻思丁开始了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其中治理滇池是云南历史上第一个“民众至今受其赐”的规模最大、最科学的水利系统工程。元代以后历代对滇池的治理,基本上是沿袭瞻思丁疏六河、扩海口的办法。松花坝经历代加修,至今仍是滇池地区水里枢纽工程之一,仍在造福春城人民。

针对云南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状况,瞻思丁下令修筑驿道,并沿途设置驿馆,派驻官员,保护行人商旅。驿路的修建打通了云南与中原及邻省、邻邦的交通往来,为先进技术和外来移民的进入、各民族的交往创造了便利条件,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瞻思丁对民间的商业贸易采取了支持与鼓励的态度,“薄征税以广行旅,筑驿馆,导水治桥,兴市进,皆候农隙”《元史·列传卷十二》。并从云南民族习惯出发,仍用民间传统货币——海贝作为交换媒介,而不强制实行全国统一的钞法,保障了云南民间贸易的发展。瞻思丁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恢复、发展经济,增强了边疆地区对中央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瞻思丁入滇以后,在中庆首建孔庙,兴办儒学。至元三年(1266年),瞻思丁在鄯阐的五华山上修了一所学校,劝导各族子弟入学,并从内地选聘学者、文士前来任教,宣传儒学,使儒家文化在西南边陲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作为穆斯林,他在中庆等地建立了12座清真寺,发展了伊斯兰文化。

至元十六年(1279年),瞻思丁与世长辞,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悼,“百姓巷哭”。元世祖忽必烈“思其功德,嘉念不忘”,对其“四川分陕,朝廷无西顾之忧;六诏行台,郡县奠南服之理”的功绩给予很高的评价,追封为“咸阳王”、“雍国公”。《元史》,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1976年。春城的老百姓在昆明建起了“报功祠”,俗称“咸阳王庙”,以表达他们永远的哀思。云南的回族尊称他为“咸阳王巴巴”,每年都举行“尔麦力”深切地怀念。纳为信着:《元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世家》,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

二、明代开国功臣中的回族

元末明初,回族劳苦大众中的不少人参加了反元起义,有的成为明朝开国功臣。明代开国功臣中的回族主要有常遇春、胡大海、丁德兴、沐英、蓝玉、冯胜。

1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濠州怀远(今安徽怀远县)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开始了与朱元璋开创大明和统一中国的事业。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常遇春自参加采石矶渡江战役,到1369年夺取元上都开平,无役不从,战无不胜。常遇春“勇力绝人,猿臂善射”,“为人沉鸷果敢”,被誉为当时的天下奇男子。他善领兵,作战中长于机巧,常以智取胜,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送他绰号叫“常十万”。在军中,常遇春“爱抚士卒”,“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明史》卷一二五《常遇春传》。与此相关联,就是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常遇春与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议,免收百姓给军队交纳的粮草——寨粮,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注重发展屯田事业,以解决军队的粮饷,从而减轻了占领地区百姓的沉重负担。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时年39岁。朱元璋也对常遇春特别爱重,认为常遇春“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遇春居七八”,其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三。常遇春信仰虔诚,民间传说他是阿訇出身。据《清真释疑补辑》记述,常遇春“生平勤斋戒,当戎马倥偬,即入寺谈经习,虽军中亦然”[清]金天柱撰:《清真释疑补辑》,清光绪七年(1881年)刻本。

2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民间相传,胡大海原以炸油馍为生,人们还以“铁指头胡大海”的绰号相称。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页。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县时胡大海投入帐下,朱元璋看他身材魁梧、相貌威严,说话十分投机,甚为器重,于是留于军中,命为前锋。胡大海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先后任右翼统军元帅、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金华(今属浙江)。胡大海虽目不识书,但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张廷玉:《明史》卷一三三,《列传》二十一。胡大海领兵军纪严明,曾说“吾武人不知书,唯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胡大海待人诚恳,对降将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将蒋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后,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3丁德兴,生卒年不详,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因皮肤黝黑,朱元璋常以“黑丁”相称,授万户。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页。丁德兴沉勇威严,仁而有信。行军纪律严明,有功不伐。初归朱元璋后,攻敌洪山寨,以百骑破敌兵七千,首战取胜。陈友谅乱龙江时,丁德兴镇守石灰山,以全力反击,取得胜利。朱元璋捣安庆,克九江,援安丰,败吕珍,走左君弼,丁德兴皆随从作战,受到赞赏,擢左翼统军元帅。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组织楼船数百艘,以精锐部众攻南昌,丁德兴再从朱元璋迎战。陈友谅惊恐胆怯,东出鄱阳湖,企图回避。当陈友谅军行至康郎山,丁德兴奋勇抗敌,连战三日,敌军大败,陈友谅战死。此后,丁德兴从朱元璋平武昌,克庐州,略定湖南衡阳诸郡。后再败张士诚兵于旧馆(今浙江吴兴县旧馆村),下湖州,围平江,不久卒于军,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

4沐英(1345—1392年),字文英,安徽定远人。沐英幼年父母相继亡故,8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页。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目无迕视”《明史·沐英传》。18岁被授帐前都尉,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后擢指挥使,纵横闽赣两省,所向无敌。

1370年(洪武三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本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沐英在府中7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出征吐蕃。次年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兵锋至昆仑山。回师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和蓝玉等统兵西征。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十八番族头领。次年二月,朱元璋认为“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明史》卷三百三十,遂置洮州卫,沐英修洮州卫城(今临潭县新城,古城遗址保存完好)。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和林,一战而定,俘元国公脱火赤等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

平定和治理云南是沐英军政生涯的巅峰时期。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镇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提兵三十万征云南,沐英为前锋,出奇制胜,直取入滇噤喉之地曲靖,突破白石江防线,击溃元梁王所遣十万大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直下昆明,仅百余日扫平云南残元势力。次年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攻大理,扫平段氏数百年割据势力。

沐英镇守云南期间,置卫所、辟驿道、重农桑、修水利、开盐井、促商业、兴教育,促进了云南的稳定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48岁。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享太庙。沐氏家族从沐英开始镇守云南,世代相传,至明清之际的沐天波结束,这个家族作为云南王与明朝相始终。

5.蓝玉(?—1393年),安徽定远县人,洪武后期着名将领,多次领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为明朝统一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页。蓝玉为常遇春妻弟,早年隶常遇春帐下,作战勇敢,善谋断,受到朱元璋器重,初授管军镇抚,后升武德卫千户,旋改任亲军千户,积功至武德卫指挥使。洪武五年(1372年),蓝玉为大将徐达前锋,在山西境内初败元末军阀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复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图拉河)。洪武十一年,与沐英统兵西征甘青,置洮州卫,因功封永昌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征南大将军傅友德扫平云南割据势力。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蓝玉率兵大败北元残余势力于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朱元璋闻讯后兴奋异常,比蓝玉为汉之卫青、唐之李靖,大加褒奖,后封凉国公,蓝玉的政治军事生涯达到巅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夷三族。

6.冯胜、冯国用,安徽定远县人,朱元璋率军至定远妙山时,冯国用(1323—1358年)带着兄弟冯胜前来归附。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页。朱元璋遂向他询问天下大计,冯国用答道,“金陵(今南京市)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明史·冯国用传》。朱元璋听后大悦,当即留他在自己身边当谋士。后来朱元璋采纳冯国用的建议,定都南京。

冯国用屡建军功,擢升亲军都指挥使。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月十五日,在攻打浙江绍兴之役中,因疾卒于军中。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国公。

冯胜(?—1395年),安徽定远县人,冯国用弟,袭兄职主管亲军,曾转战安徽、江西、山东、辽东、山西、河南及西北各地,最后迫降北元丞相纳哈出,战功赫赫,累进亲军都护、征虏右副将军、征西将军、征虏大将军等,封宋国公。冯胜功高望重,屡遭奸邪谗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赐死。

三、郑和七下西洋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世界变革之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叶,位于地球之东方,在波涛万顷之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之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耀灿烂之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英)李约瑟着,陆学善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这里,李约瑟所说的“世界变革”指现代世界历史的开启与“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长久以来,“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与欧洲的历史并轨在一起,成为一个不被质疑的欧洲神话。然而这个神话在21世纪初被颠覆了。2002年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遍访120多个国家,查阅900多个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资料,积14年的潜心研究,出版了其巨着《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以翔实的资料向世人宣布:“郑和首先环球航行发现新大陆”。(英)加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京华出版社,2005年。我国邮政主管部门曾两次发行《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体现了国家对这位伟大航海家的尊敬与赞赏。

(一)才负经纬,七下西洋的和平之旅

郑和(1371—1433年),原姓马名和,小名三保或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出生于云南显赫的穆斯林世家,是元代着名的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六世孙。曾祖父赛典赤·伯颜(纳速喇丁长子)曾在元朝任刺桐城(福建泉州)长官,世祖晚年至成宗时期两度入相(中书平章政事),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因参与安西王阿难答与元武宗海山的夺位事件,事败被杀。敏贤麟:《蒙古游牧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交汇》,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325~326页。郑和祖、父均称哈知,都曾前往麦加朝觐。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页。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付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灭元梁王残余政权,俘前朝权贵子弟,十二岁的郑和作为俘虏入燕王朱棣宫为太监。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燕王朱棣受封北平,督师北伐蒙古北元政权。当时身为宦官的郑和以文武双全、精明果敢,深受燕王的赏识。建文元年(1399年),29岁的郑和“以内臣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征战”《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特别是在建文三年(1401年)的郑村坝(今北京东)一战中,功勋卓着,受到朱棣器重。朱棣赐其姓郑,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故时人称之为“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郑和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作为“钦差总兵正使”,率领由62艘宝船和百余艘供应船只组成的庞大外交使团,历时28年(1405—1433年),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永乐三年六月,郑和携带明成祖朱棣给各国的“敕书”,率领27800余名将士,分乘62艘宝船和140余艘其他船只,满载织锦绸缎、布匹、陶器、瓷器、金银铜铁器及钱币、馈赠品等,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船队经福建五虎门,抵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南渤里(以上均属今印度尼西亚)、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等国,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初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