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马骏举行了公祭仪式。1951年10月,在北京日坛公园为他竖立墓碑。马骏家乡宁安县有“马骏烈士纪念室”,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馆内镌刻有前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题词“纪念马骏同志”,“马骏纪念馆”的馆名亦为邓颖超的题词手迹。
九、民族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1901—1944年),原名守清,经名尤素夫,河北献县人。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在奉系军队(东北军)供职,任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的支持,很快扩充、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1938年5月,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领导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为回民干部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中共党组织委派东北回民丁铁石到冀中回民教导总队担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9月,部队在河间整编时扩大到六七百人。10月,经丁铁石介绍,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我决心为回回民族的解放奋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续修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1939年奉中共中央军委令,改冀中回民教导总队为“冀中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
1940年日伪军疯狂“扫荡”冀鲁豫边区,冀中回民支队在保南方圆不到15公里的范围,坚持战斗了52天,先后作战30余次,击毙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杨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1997年。康庄是衡水至安家庄敌人据点之间的一个村庄。1940年5月30日,回民支队以少数兵力佯攻安家庄,待敌人打电话到衡水求援后,迅速割断电话线,将我主力布置在安家庄一带。敌人增援部队经过康庄时,回民支队用炮火猛烈袭击。这场战斗除少数敌人逃跑外,其余全部于半小时之内被歼灭在衡安公路上。康庄伏击战的重大胜利,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冀中军区授予锦旗,上书“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十、抗日名将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经名乌默尔,广西临桂(今桂林)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7—1922年任桂军连长、营长、统领。1923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参谋长。1924年任定桂讨贼军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1925年结束旧桂系军阀对广西的统治,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地位仅次于李宗仁、黄绍竑。北伐时期,白崇禧率新桂系军队转战苏皖江浙,所向皆克,为国民党“统一”中国建立了殊勋。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擅长谋略,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的雅号,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军政领导高层看重,甚至后来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电召白崇禧“共赴国难”。1937年8月4日,白崇禧从桂林乘蒋介石派来的水陆两用坐机到南京。第二天,日本报纸即作报道《战神到了南京,中日战争终不可避免》。苏志荣、范银飞:《白崇禧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白崇禧抵京不久,蒋介石委任白崇禧为副总参谋长,并兼任军训部长,参与制订作战计划,成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白崇禧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对持久抗战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积极参与制订了松沪作战计划,并亲临前线督战。后又参与制定徐州会战方案,虚心听取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意见,是台儿庄大捷的主要策划者、指挥者之一。代行第五战区长官职务,指挥武汉保卫战。任桂林行营主任后,亲自指挥了桂南会战和长沙会战,其中桂南会战两度挫败日军大兵团进攻,收复昆仑关。长沙会战后,白崇禧主持编写了《游击战纲要》一书,认为游击战是长期抗战,消耗敌人,争取主动地位的战法。《游击战纲要》成为国民党军事院校研讨游击战的教本与实施游击战的依据,其中白崇禧所制定的六条对日军作战的指导原则,后来便成为各战区对日作战的基本原则。白崇禧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华民族抗日反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白崇禧关心回族的发展,积极组织回民爱国团体,支持发展回族教育,培养各种人才。1938年5月“回民救国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推举为理事长。同时,在桂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6分校内,专设回民大队,号召回族青年报考入学,当时云南一省就有300多回民青年报名响应,后录取200多人。他委任回民上校主任教官尹光宇主持回民大队学生的生活。据统计,从该校毕业的回民学生约2000多人,不少成为抗日将官,也有不少为国捐躯。
十一、史学大师白寿彝
1999年4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隆重集会,祝贺白寿彝教授90华诞,同时祝贺由他任总主编的12卷、22册、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江泽民专门为他发来了贺信,“您主编的22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白寿彝(1909—2000年),经名哲玛鲁丁,字肇伦,河南开封人。中国着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1929年,白寿彝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从此开始了他的历史学研究生涯。1937年,白寿彝参加了顾颉刚组织的考察团,到绥远、宁夏、甘肃等省区进行了民族、宗教、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考察。1949年前,他先后在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
1937年,28岁的白寿彝出版了《中国交通史》一书。在这一时期,他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的研究当中,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37年7月1日,他参加西北考察团,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了《绥宁行纪》和《甘青行纪》,详细记载了西北回族的状况,留下了珍贵的史料。1943年,他的长文《中国回教小史》发表,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是“中华民国”时期回族史研究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在1949年前对回族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作品,后来大都收集在《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一书中,成为今天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
1949年7月,白寿彝与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并受聘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71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白寿彝开始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白寿彝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于1980年出版,至今已印刷30多次,累计印数100余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罗马尼亚文等。1986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史》第1册,被认为对史学史研究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1989年,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第1卷《导论卷》出版,这是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进程而创造性地阐述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国通史编纂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重要着作,被史学界和理论界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历史理论发展前沿的代表性作品,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1999年,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22卷全部出版。《中国通史》是白寿彝学术成就的典型代表,是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史学着作之一,也是本世纪最高水平的史学着作之一,被称为一件宏伟的世纪工程。白寿彝在全面研究通史着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大思精”的编纂设想,在体例和历史观上也有创新,尤其是第一次真正把少数民族史纳入了中国通史的框架之中,充分肯定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业绩。
在致力于中国史研究的同时,白寿彝始终没有放弃对回族史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持续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出版的《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收集了他60年来从事民族宗教研究的论着。1997年,他主编的4卷本《回族人物志》全部出版,是新时期回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2000年,91岁高龄的白寿彝教授在北京去世,被安葬在北京卢沟桥回民公墓。他生前最后的一篇文章,就是口述了《中国回回民族史》的“题记”部分。现在,这部《中国回回民族史》已经正式出版。
白寿彝认为研究史学史,还要研究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史学与社会现实的相互作用等,他重视史学思想,认为史学史是对史学进行反思的学问,是比研究客观历史更高层次的学问。他关于史学史的学科理论,在许多方面超出了梁启超关于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代表了20世纪后期关于中国史学史基本理论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史上和梁启超成为代表20世纪前、后时代的两座学术高峰。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